重庆 坚守法律的信仰和理想
张瑞雪
2008年以来的五年,是重庆法院极不平凡的五年。
五年来,重庆法院以“实现跨越发展,争创全国一流”为目标,坚守法律底线,严格依法办案,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践行能动司法,完善司法政策,全力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不断改革创新,坚持制度反腐,司法权力运行更加科学规范;强化科技应用,优化审判管理,审判质效指标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有信仰才有坚守,有理想才有追求。
底线: 人民法院的立身之本 这棵树的直径到底是1.1米还是0.11米?
这段时间,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环保审判庭的法官陈伟一直为此烦恼。
今年8月初,陈伟在审理一起盗伐林木案件时,控辩双方的争议焦点集中在了涉案林木的体积上,特别是其中一棵圆木直径达到1.1米,长1.7米。
“这么大一棵树,一个身强力壮的大汉都搬不动,更何况被告人已年过六旬。”为了解开疑惑,准确地定罪量刑,陈伟三次来到80公里以外的案发地点龙驹国有林场核实。在对林场现有林木进行仔细勘察和对搜查记录进行认真核对后,陈伟最终认定这根圆木的直径是0.11米。
“一个小数点,可能会给案件定性带来决定性的影响,可能会给当事人造成无法逆转的后果。办案就得一是一、二是二,任何人、任何单位有错都得纠正,否则错的就是自己。”陈伟是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的。
“坚守法律底线,是法院的立院之基,是法官的立身之本。始终保持高度的司法理性,尽最大努力确保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在党课上、在院长会上、在基层法院调研的发言讲话中,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钱锋都反复强调这个问题。
钱锋认为,作为一名法官,对法律的忠诚就是底线。要信仰法律,以法律为做人、做事、做官的底线;要敬畏法律,这样才能有底气、有勇气、有力量对明显有问题的案件说不。
为了不让“底线”失守,重庆全市法院对案件质量特别上心。在“两评查”活动中,各个法院都主动“出招”:巴南区法院、九龙坡区法院借助数字化法庭,采取回放庭审录像、集体观看评议的方式进行评查;重庆二中院推行“三查四评五满意”工作机制,向旁听的同行、专家、群众以及当事人发放问卷调查表;奉节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制定了《人大代表评议考核法院庭审活动的实施意见》,邀请人大代表到庭考评;城口县法院另辟蹊径,评选“最差裁判文书”……
重庆高院审管办主任张俊文表示,全市三级法院生效裁判服判息诉率连续4年超过97%,很能说明问题。
责任: 能动司法的价值内涵 “工作有力,很不容易,要及时总结成功做法,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运用和把握,把司法调解工作抓得更好。”近日,重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学普对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的一起执行案作出批示。
这起执行案是重庆“泰古广场”腾空搬迁案。“泰古广场”位于渝中区交通要道,其一层出售给242户业主后,被分租给了24户租赁户。因租赁合同终止,2011年12月1日,渝中区法院判决租赁公司立即从“泰古广场”该层房屋内腾空搬迁。但承租的24户租赁户拒不搬迁,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为了顺利执结此案,渝中区法院法官细致耐心地给租赁户讲解法律方面的知识,并从中协调,让业主免去了租赁户今年1月1日起至搬走之日止的租金。该院还发动全院干警力量,帮助租赁户寻找位置较好、租金适中的经营场所;组织多家口碑较好的搬家公司为租赁户打包、搬运,提供服务;对暂未找到适合经营场所的租赁户,积极联系临时堆放地点,编号分类按户管理,解除其后顾之忧。最终,24户租赁户主动搬迁,该案以和解方式结案。
这起执行案的圆满解决是重庆法院坚持能动司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来,重庆高院先后出台了《关于为“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二条措施》、《为两江新区创新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十条措施》、《为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等20余个规范性文件,积极完善司法政策,提前谋划司法应对,指导全市法院妥善处理了改革发展中涉及的房地产调控、重组改制、环境污染、农村金融创新、农地流转等案件,为投资兴业、生产发展、民生改善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2008年以来,全市法院处理涉旧城拆危和“城中村”改造执行案件多达5000余件,近75%的案件经协调约谈后促成自动搬迁。
科学: 审判管理的路径选择 如果说,坚守法律底线是重庆法院促进司法公正的一把“利器”,那么,以信息化建设助力科学化管理,就是重庆法院促进司法公正的另一把“利器”。
今年9月21日上午,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立案大厅内,律师王云径直来到一个立案窗口:“法官您好,请给我一张电子送达地址确认书。”
“原来是王律师啊,上个星期用了网上电子文书后,今天来继续尝试?”正在立案窗口值班的立案庭庭长黄玉文抬起头,笑着说道。
“是啊,不用不知道,一用放不下。”王云说,“你们也知道,我们一天到晚都在外面跑,路上交通又不方便,经常堵车,现在有了电子文书送达,省事多了。”
这样的电子文书,江北区法院已送达了1500余人次,1800余名案件当事人足不出户从网上接收司法文书,法院亦因此节约办公经费5万余元。
江北区法院的电子文书送达,是重庆法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片段。无纸化办公、视频远程开庭、网上办案流程管理……从2009年起,重庆法院开始强推信息化建设。
“这不仅是一次任重道远的建设,更是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与洗礼。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工作方式的改变,更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革新与飞跃。”钱锋表示,“我们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我们有全市三级法院整体推进的优势。”
三年来,重庆法院坚持“统一规划、三级联动、强推硬逼”,依托专业软件公司研发全市三级法院“同一版本”的审判管理系统,打造了服务法官的高效工作平台、服务管理的常态监控平台、服务决策的智能研判平台和服务公众的阳光司法平台,为审判管理插上一对会“飞”的翅膀。
“一个案件,从立案受理开始,一直到终审判决,所有的流程在网上一目了然。”重庆高院审管办副主任陈浩介绍,审判管理细化落实到了案件的立案、分案、送达、排期、审理、评议、宣判、结案、执行、归档和审批等各个环节,全市法院院长、法官都可以根据需要和授权,查看案件办理情况、卷宗材料和办案流程日志,对案件、法官进行实时跟踪监督。
今年10月底,依托重庆高院门户网站运行的“重庆法院公众服务网”上线,案件进度查询、网上立案、执行线索举报、律师快速立案通道等10余项功能被一“网”打尽。
点 睛
法院精神:崇法秉正
厚德为民
奋斗目标:实现跨越发展
争创全国一流
价值追求:审判理念为民
审判程序便民
审判结果护民
工作方针:抓基层 打基础
谋长远
工作方法:求创新 重细节
抓落实
法官队伍:靠得住 信得过
有本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