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左手钞票 右手选票
原标题 [美国大选:左手钞票 右手选票]
在美国总统竞选这场旷日持久、备受关注的政治活动中,对那些为数众多、其实不太关心政治的美国老百姓来说,吸引眼球的恐怕还是来自候选人身后星光耀眼的“名人亲友团”。总统候选人将各路明星奉为座上宾、掌中宝,看中的莫不是他们对钞票和选票的号召力。
不过,当选战战场亦成名利场,这张“明星牌”对候选人、对明星本人乃至“政治”这回事的信誉度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把双刃剑?
在追求精确制导的“总统营销战”中,每张“明星牌”的使用都有其目标受众。借助两党全国代表大会等窗口,从主办方对与会演讲者的精心选择就可看出其策略重点。
在奥巴马方面,三大重要选民票仓和四年前一样仍是女性、年轻人、拉美裔,最具看点的明星代言人当属新一代性感女神斯嘉丽·约翰逊。她用朴实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她在纽约市长大,手足五人,父亲艰难支撑一家人生活,曾经每年都得搬家,才在一个中低收入社区安定下来。可以想见,这番经由偶像之口、有成长细节的讲述会令选战宣传显得更“酷”,从而更易被年轻人接受。斯嘉丽的主要目标就是18至24岁的选民群体。
在罗姆尼方面,男性、白人、婴儿潮一代则是其支持者主要来源。因此,当现年82岁高龄的伊斯特伍德8月30日晚现身舞台时,你可以想象台下共和党支持者、特别是其中中老年人的振奋。
“这场选举,筹款额恐怕会前所未有。”奥巴马今夏在加州一场筹款活动上如是说。
所言不虚。据上周公布的最新数据,奥巴马竞选团队和民主党阵营、罗姆尼竞选团队及共和党阵营,共计筹款达20亿美元,已然将今年的角逐定格为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大选”。
筹款重要性的背后,归根结底还是花钱的需求所致。美国政治历来离不开资金支持,由于2012年选情持续胶着,双方在各渠道展开更大规模的广告大战,加之基层工作的全面铺开,也使得今年选举成为“最烧钱的大选”。
在庞大支出压力之下,明星们可谓总统候选人最惹眼的筹款发动机。据美国敏感问题中心统计,仅今年第一季度,影视及音乐业界就已为奥巴马筹集逾680万美元。当然,对候选人们来说,明星们对“选票”的号召力同样不可小觑。
名人效应究竟能产生多少选票号召力?马里兰大学两名经济系学者在2008年8月发表的学术文章中通过数据和数学模型分析,在当年民主党党内预选阶段,脱口秀女王奥普拉为奥巴马助选所产生的实际拉票效果可量化为逾100万张选票。
当然,“明星牌”也是“双刃剑”。“奥巴马总统和他的妻子米歇尔6月14日会来我家赴宴,希望你也能来。”这是奥巴马竞选团队6月初发布的一份竞选广告。不巧的是,这个广告发布之际,正逢5月份美国不理想的就业数据出炉,名人宴的邀约尤其显得不合时宜。
共和党阵营一方立即谴责奥巴马为了保住一己饭碗而只忙着与“最有钱、最有名”的人觥筹交错,却不顾还有数百万美国人仍正扎在失业泥沼中,甚至直接送给奥巴马一顶高帽不是“最高指挥官”,而是“名人指挥官”。
对奥巴马来说,明知授人以柄,但名人加盟诱惑力难以阻挡,归根结底还是金钱决定论在发酵。
其实,不少名人也心知肚明,“政治”在美国民众中名声不佳,须警惕过度助选的负面效应。以奥普拉为例,一个四年已是不同光景,尽管今年仍坚称支持奥巴马,却鲜见当初的亲力亲为,不可不说有反省意味。
政治圈套中名利场更加复杂,名人与候选人之间忽远忽近的真实缘由自然不是你我观众揣度得明白。但在美国这样一个信用社会,无论名人还是候选人都需谨记,“政治信用”在老百姓眼中本就不高,更别轻易透支。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