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海工大教授何琳:他把潜艇“藏起来” 中新网11月6日电 据中国军网海军频道报道,潜艇,现代军舰中最神秘的舰种,它靠隐蔽自己消灭敌人,被称为神出鬼没的“水下杀手”。而噪声是潜艇的致命弱点,因为在反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被发现就等于被消灭”。
30年间,从长江边的追梦学子到国防科研领域顶级专家,何琳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凝结成了一个心愿把潜艇“藏起来”。
何琳是海军工程大学某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明专利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今年,他率领创新团队获得“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
30年,何琳一路攻坚克难,先后研发出五代舰船隔振系统装备和系列核心元器件,使中国在机械系统隔振领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潜艇噪声太大,就会被敌人发现,成为活靶子” 1981年,怀揣着对大海无限向往的何琳,高分考取了海军工程学院轮机工程学科施引教授的硕士研究生。从此,他与大海打起了交道,与舰船减振降噪技术结下不解之缘。
当时,国防科技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国内大多数舰船的减振设备都依赖进口或研仿,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装备保障也受制于人……
“潜艇噪声太大,就会被敌人发现,成为"活靶子"。”何琳的忧虑,正是部队指挥员心中的伤痛。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何琳暗下决心,瞄准潜艇的这一“软肋”,向声隐身技术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他主动向上级汇报,申请承担了潜艇隔振装置研制任务,带领课题组经过数年调研 、上万次实验,最终攻克某潜艇隔振降噪技术难题。
隔振装置使设备振动与艇体“绝缘”,但噪音还可以沿着连接在机械设备上的各种管道向外传递,潜艇还是很容易“暴露”自己。
那年,何琳随潜艇出海演练。他所在的潜艇却在一场水下对抗中落败。原因是潜艇下潜到一定深度,艇上连接机械设备的接管就开始膨胀,不敢潜得更深,以至于被发现。这要是发生在战时,后果不堪设想。
1963年4月10日,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因为海水系统管路发生破损,使海水大量涌入机舱,导致潜艇沉没。
为绝缘沿管道传递的振动噪声,潜艇上需要使用特殊的接管。多年来,国内只能采用一种落后笨重的管接头来替代,既没有降噪效果,又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向发达国家提出进口该产品,但遭到拒绝。
“要走我们自己的道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减振降噪技术,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创新,不能受制于人。”面对困境,何琳的韧劲上来了,“我们自己动手研发。”
“不就是一根普通的橡皮管子嘛,究竟有多大的技术含量。”外行人看来不起眼的东西,研制起来却异常复杂。
为验证新工艺方法,何琳率课题组连续奋战3个多月,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符合预期的工程样品,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接管装上潜艇之后,潜艇振动噪声的二次传递被“拦腰切断”。这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海军装备要的是高水平的新技术,有竞争才能有活力” 为掌握减振降噪关键技术,何琳习惯走一步看三步。某种介质隔振是世界上一门新兴隔振技术,能让数十吨甚至数百吨重的动力机械宛如凌波仙子般轻盈地漂浮在介质层上。何琳瞄准这一世界难题,进行深入论证,研发出系列产品。
技术部门一开始选用的是进口产品,一试,却故障连连。这时,何琳站出来说:“我们自己有现成的产品,可以装上去试试。”但有的设计人员却认为,他们研制的替代产品安全性、可靠性得不到保障,不能冒这个风险。
何琳成竹在胸,据理力争,把所有的性能指标、实验经过摆出来给所有在场的专家看。最后,总师拍板同意了何琳的方案。果然,何琳研制的产品安装上去后,不仅承载能力强、可靠性高,而且隔振性能优越、安装维护简单、操作使用方便,从设计、使用和维护管理方面全部实现了智能化。
经使用测试达到了惊人的降噪效果。 消息不胫而走,何琳再次名声大震。一些研究机构和生产厂家纷纷找他,寻求技术合作与定购。用多名业内人士的话说:“何琳带来了国内减振技术领域的一次革命。”
近年来,何琳带领创新团队,瞄准部队装备急需,先后研制开发出7个系列、数百种规格,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性能减振元件,实现了潜艇隔振装置的5次技术跨越。
几年前,某型潜艇减振降噪急需研制一种低噪声、低摩擦系数的轴承。国内某科研单位专家断言:“我国在短期内不可能研制出这种轴承。”
何琳偏偏不信这个邪。征得上级机关同意后,他决定自主研发这种轴承。还没等项目申报批复下来,他就自筹资金,带领课题组成员展开了前期研究,经过一年多紧张系统的研究和反复实验,终于突破了轴承材料和结构等关键技术,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某些性能指标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标准。
在行业里,没有人不知道何琳的正直和耿直,甚至有人形象地把他比喻成行业“羊群里的狼”,推动了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何琳向上级机关汇报申请研制某潜艇减振降噪项目,地方有家研究单位听说后,随即组织由院士和专家组成的团队,也要申请这一项目。
面对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何琳非常坦然,他说:“我们是军队的研究所,我们的科研必须为部队战斗力服务,海军装备要的是高水平的新技术,有竞争才能有活力,只要能为海军装备解决一些问题,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在一系列的竞争中,何琳团队胜出。后来,参与竞争的几名专家反而转向投到何琳门下,组建成名副其实的“国家队”,攻克了潜艇减振降噪技术的一道道技术难关。
“比寻找创新突破更让我忧心的是人才” 培养人才,何琳从来没有门户之见。该校青年教员楼京俊在某个项目研制任务中,想解决舰艇振动主动控制问题。何琳全力支持,并就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难点问题与他进行深入探讨,临走时,还把自己研究的一撂厚厚的技术总结报告毫无保留地交给了楼京俊。
去年,何琳领衔的某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申报成功,一举把研究团队带到了国家级层面,近30年的努力终于得到认可。庆祝申报成功的那一天,何琳破例多喝了几杯,兴奋之情难以言表。他激动地说:“比寻找创新突破更让我忧心的是发现人才。我都50多了,早晚要退休的,不能我一退休就让实验室走下坡路。所以必须给年轻人压担子,让你们迅速成长起来。”
海军某型潜艇减振降噪科研项目,技术难度大,何琳却把重担压在了30出头的年轻博士徐荣武肩上。
项目方案审查会召开时,来自总装、海装机关领导及数十名专家教授济济一堂。令大家“大跌眼镜”的是,汇报总体方案的徐荣武,竟然是个年轻人。不少人心里犯起嘀咕:“这么大的项目,咋让个毛头小火子牵头负责?”
徐荣武显然是有备而来。从方案的设计思路,到具体细节把握,从理论原理到实际操作,条分缕析,滔滔不绝地作了详细论述。面对连珠炮式的轮番发问,徐荣武毫不含糊,讲得头头是道,赢得了所有在场专家的交口称赞,方案一致获得通过。
何琳常说:“一个人获取的科研成果再多,总是个定数,若带出几个高质量的人才,他们获取的科研成果则是个无限的变数。”
他精心托举青年才俊,为青年人才成长绘就成长线路图。如今在何琳创新团队里,每个人都承担着两项以上重大科研课题,数十项关键技术难题已获得重大突破。
2001年,毕业于海工大化学材料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帅长庚,高分考取了何琳的轮机工程学科专业方向博士研究生。刚开始因为专业不对口,一时没有找到攻关的方向。
何琳经过一番精心设计,把点选在这两个学科的结合部上做起了文章。帅长庚的潜力一下子被发掘出来,先后承担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攻克一系列理论和工艺难关。毕业时,其博士学位论文《某型接管设计理论实验方法与工艺研究》还荣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2011年,帅长庚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并获得了“中国青年科技奖”。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