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公约》颁布40周年京都会议开幕
原标题 [《世界遗产公约》颁布40周年京都会议开幕]
新华网京都11月6日电(记者杨汀)《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颁布40周年纪念活动最后一站京都会议6日在日本京都国际会馆开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柬埔寨副首相兼内阁办公厅大臣索安、日本政府代表,以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相关非政府组织代表等约600人应邀出席。
该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日本外务省、文化厅等联合主办,作为《世界遗产公约》颁布40周年纪念活动最后环节,将在6日至8日会议期间对全球各地举行的相关纪念活动和论坛的成果进行总结。
博科娃在致辞中指出,文化遗产是跨越地域、种族和民族,联系人类心灵的纽带,是一种和平的力量。她说,过去全球民众为保护世界遗产付出了大量努力,但同时因为战乱和纷争,很多宝贵遗产遭到令人痛心的破坏。《世界遗产公约》自1972年颁布以来,不仅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提供了国际合作的良好范本。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形势下力求“保护遗产与可持续开发”两全,变得日益重要。
将出任下届(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主席的柬埔寨副首相兼内阁办公厅大臣索安发表了题为《1972年公约重考》的演讲,对《世界遗产公约》颁布以来的40年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反思。他说,公约体现着全球化的文化侧面,在其指导下,各国跨越东西和南北差距、超越政治经济的不均衡,通过保护人类共同财富,加深了相互理解和感情。同时,他也指出了世界遗产认定偏向于欧美、自然遗产的认定数量大大少于文化遗产等问题。
开幕式上还播放了东京广播公司制作的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的纪录片。之后与会代表将就《世界遗产公约》未来面临的课题,以及各地区应在世界遗产保护中扮演怎样的角色等展开讨论,并在8日会议闭幕式上发表《京都愿景》。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的人类文明的遗存定名为世界文化遗产,为世界各国树立了全新的遗产保护理念和法律准则。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90个国家加入该公约。中国政府于1985年加入,已有42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作者:杨汀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