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开始的北京市家具“以旧换新”试点吸引了众多市民关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鉴于家具生产制作运输的时间一般较长,北京市商务委日前将发放“以旧换新凭证”和领取补贴的时间均延长两个月,至明年1月31日,欲参与的市民不必为“来不及”申领补贴而担心。
根据规定,消费者在试点家具销售企业购买4类家具时,单件家具将可获最高不超过1000元的补贴。
此前,“以旧换新”政策已在家电领域实施了较长时间,既有效地拉动了内需,又满足了公众家电升级换代的实际需求。有此经验,想必家具“以旧换新”能少走弯路。
与家电“以旧换新”一样,家具“以旧换新”同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北京的一些家具卖场也在积极“试水”,但品牌商的反应不一。由于物流等环节要产生不少成本,一些商户图省事,以打折方式省去了以旧换新的“麻烦”。
尽管家具“以旧换新”沿袭了家电“以旧换新”的模式,但两者又有明显不同,存在着隐忧:旧家电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技术已趋成熟,但家具除了一些优质木材打造的以外,普通板材家具的回收利用价值很低,目前除了作为燃料和废品收购外,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处理办法。
问题由此产生,由于人工、物流等成本高,鲜有相关企业回收旧家具,造成成千上万的旧家具堆积在商家的仓库中,成为“烫手的山芋”。
如今,新政尚处于试点阶段,废旧家具处理的矛盾还不是很突出。但家具“以旧换新”市场的空间巨大,倘若问题得不到解决,这项惠民政策要么走味变样,要么难以持续。
因此,我们在打开家具回收“入口”的同时,更要打通旧家具再利用的“出口”,实现“以旧换新”的良性循环。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建立起旧家具回收的合理机制,解决旧家具拆解利用等难题。
作为商家,也有许多办法可以尝试。比如,配合国家大力推行的保障房建设,将破损程度较轻的旧家具经过维修后,送给有此需求的房主;加强与房屋租赁企业的合作,把旧家具推向租房市场,实现互利双赢;学习借鉴国外的做法,推行网络或周末小区二手家具交易,促进家具的二次利用等。
对于那些的确没有利用价值的旧家具,政府相关部门也不能坐视不管,任由消费者或回收商家将其当作垃圾扔弃,如此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容易导致环境污染。未雨绸缪,做好预案,最大限度变废为宝,是当下就需着手的工作。这样做,才符合家具“以旧换新”政策的初衷,真正将这件惠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文/林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