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的帖子说:“高额悬赏寻找一名进行多次诈骗的诈骗犯,此人男性,自称杨××(案发后才知是假名假身份证)……协助警方抓住此人者,赏金5万元人民币!”
不少网友反应强烈。是什么样的人“刺激”得陈先生宁愿拿出5万元来个人悬赏?像这样个人悬赏有没有问题?
钱如何被“借”走?
对方大打亲情牌获信任
记者联系上陈先生才知道,原来被骗的是他的弟弟小超(化名)。昨天中午,记者电话联系上了身在浙江温州的小超。
事情要从3年前说起。2009年,小超通过亲友介绍,认识了自称来自广东汕头的中年男子杨某某。他自称在温州某建筑单位下属的一家分公司供职,承包了市内的一些大工程,人看起来很干练。
最初,杨某某经常请小超等人吃饭,还请了当地某些大公司的负责人,给小超一种实力雄厚的感觉。另一方面,杨某某也大打亲情牌。杨某某不仅经常来小超家里玩,遇上有事都会热心帮助。“我母亲生病住院,他不仅第一个来探望,还包了红包……渐渐地,我把他当成了大哥。”
获取小超信任后,杨某某开始以各种借口借钱。“有时说工程款没到位,有时又说需要买材料,而且很快就还了。”就这样,杨某某向小超借的钱越来越多。
借钱还是骗钱?
已经有12人向警方报案
今年10月上旬,小超已借给杨某某累计300多万元。“这些钱,除了自己的积蓄,其他的都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小超对记者说,他将钱借给杨某某,并不是和其他人一样,指望着高额的利息回报,而是“真把这人当成了朋友和家人”。
大约一个月前,杨某某说要去上海买一辆工程车。小超不放心,就提出和杨某某一起去。“他叫我等他一起出发,之后就关了机!”小超说,杨某某就此消失。
随后的几天,小超通过各种关系寻找杨某某的踪迹,不过,所了解到的情况让他心里一凉。
“到了他(杨某某)单位后,员工说杨某某所说的那家分公司早在几年前就不存在了。从这家单位的领导到员工,都不认识杨某某这个人……”小超感觉到问题严重了,于是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记者从温州当地警方了解到,目前报案的有12人,他们总共累计借给杨某某1600多万元。一名姓白的女子,被杨某某以“耍朋友”为名,借走了600万元。
受害人在报案后,发现了一个更加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杨某某的真实身份。“后来才知道,杨某某根本不是他的真实姓名,而且我也从来没见过他的身份证……”小超说,杨某某平时无论在宾馆开房,还是坐车买票,都称自己的身份证没带,要么用别人的身份证开房,要么就只乘汽车。
不知道怎么办?
哥哥无奈之下上网悬赏
几天前,出现了这样一个帖子。发帖人正是小超的哥哥陈先生。
陈先生说,这样做是无奈之举,因为嫌疑人失踪,欠款无法追回,弟弟的房子也将被抵押。“只希望网友们能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一起把骗子揪出来!”而提供了正确信息的网友,陈先生承诺给5万元。
小超说,亲戚朋友们还不知道借款被骗,“如果知道了,事情会闹得更加麻烦。”同时,小超也表示,哥哥在网上发帖是有成效的,已有不少网友向他提供信息。“其中一位网友就称,10月初的时候,看到过像杨某某的男子在广东汕头出现。”但小超表示,这位网友提供的信息与他掌握的信息不符,应该不是嫌疑人。
释法>
表述过激,可能侵权
网友发布的“人肉搜索”消息很多,但像陈先生这样网上悬赏追踪的信息却不多。
这样做是否违法?昨天,记者咨询了重庆丽达律师事务所的涂绪律师。他表示,陈先生在网上这样“过激”的表述是存在问题的。“是否诈骗犯,是否存在诈骗行为,是要法院才能下结论的。事情还未完全调查清楚之前,当事人就以‘诈骗犯’称呼对方,这可能构成侵权。”
涂律师说,如果陈先生单是在网上发布信息,称“悬赏寻找某某人”,这样的做法才是没有问题的。
记者谭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