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在饲养员杨诚心目中,13岁的奇珍“母性”极强,非常护崽。即使是在自己的兽舍里,一旦有陌生响动,奇珍就会拖着自己孩子,躲到她认为安全的角落中。昨天,奇珍带着自己最小的孩子1岁零4个月的女儿真真,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正式入驻都江堰青城山旁的“熊猫谷”,野化放归。
野化生态面积1.4平方公里
这对母女大熊猫都是圈养繁殖,打出生起就在人工饲养环境中成长。从昨天15时许,当兽舍铁门打开,它们走入山谷时,奇珍和真真,成为全球首对“野放”的母女大熊猫。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张志和解释称,“野化放归”,是指在模拟自然生态条件下,将迁地保护圈养动物,进行人工控制条件下的野化训练,使其逐步适应野外环境后,再放归其历史分布区或现有分布区的过程。
“熊猫谷”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于今年1月正式启动的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这里野化生态面积可达到1.4平方公里,将成为圈养大熊猫的野化放归“训练场”。值得一提的是,1953年1月,一只野外大熊猫在“熊猫谷”所在地都江堰玉堂镇被发现并救护,它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只被救护的大熊猫。
大熊猫暂住假山不再被喂食
今年1月,首批6只来自成都大熊猫基地的亚成年(2-4岁)大熊猫,已先期入驻熊猫谷,在接近于自然环境的兽舍和“小操场”内,接受第一期野化训练,适应山野里的温度、湿度、饮食变化等基本挑战。
奇珍和真真也暂时入驻类似的环境。傍山坡修建的假石山兽舍,和兽舍外呈葫芦形的“小操场”,其中树木林立,树木之间,还有用原木和麻绳编制的“木桥”,供母女俩在树间往来。竹子虽然还是饲养员杨诚从基地带来的,但“以前它们要吃东西时,会发出一种叫声,我就会把竹子递过去;现在,它们需要自己在周围寻找”。
一月后大熊猫自己找食物
大概一个多月后,奇珍母女,还有先到的6只大熊猫,将进入占地约120亩的“半原生态”野化训练“运动场”。那里有移栽好的成片竹林,但不再提供窝窝头或苹果等辅食,大熊猫们的饮食,只能自己想办法。
不过,通过GPS项圈等技术手段,“我们可监测到它们的动向和行为,以免发生意外”,成都大熊猫基地齐敦武博士说,一只大熊猫的野放训练,可能要历时3-5年,“一步步回到原生态环境,尽量缩减人为干预和影响”。
现场
奇珍留气味圈地
真真循味找妈妈
兽舍铁门打开的那一刹那,上百个镜头聚焦奇珍母女。在基地见惯了人的母亲似乎很淡定,步态从容。真真好像有点儿紧张,一度低着头,跟在妈妈屁股后面走出来。由于熊猫怕大响动,山谷周围没有人鼓掌、喝彩。
也许是看到人很多,也许是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奇珍紧走几步,巡视周围,边看边闻。真真似乎有点走神儿,上上下下,左顾右盼。往前一看,妈妈不见了。原来,奇珍已经走到葫芦形“操场”的另一端,中间隔着两座木桥和茂密灌木,母女俩就这样彼此看不到。
只见小真真原地转圈,左嗅嗅,右闻闻。在一棵碗口粗的树下,真真先把脸凑过去,犹豫了一下,突然后脚一蹬,整个身体“站”起来,同时两条前肢抱住树干,“噌”地一下,爬上树去。
周围突然安静了一下,只听到毛皮和树皮相蹭的“嚓嚓”声,真真又往上连蹿几下,瞬间已到达几米高的树杈。
站高望远,真真反复爬了周边的几棵树后,好像看到了不远处的妈妈,跳下树来,试探性向操场的另一侧走去。
快走到兽舍门前的木桥时,真真终于看真切,妈妈正向自己走来。一高兴,真真又“站”起来,爬上和自己身高差不多的木桥,使劲探头。
在完全陌生的新环境下,为什么母亲奇珍暂时丢下自己的孩子,却没有惊慌失措?
负责野放大熊猫饲养的“熊猫谷”主管李明喜说,奇珍很有经验,走出兽舍后,先观察了周围的环境,虽然有人围观,但没有异常的大响动,她应该也看到山谷周围有高的栏杆,确认新环境大致安全后,她就到处走,细细观察新居,同时,走过之处,留下特殊的气味,给自己的新领地做标识。而真真之前表现的转圈、爬树等行为,也是希望通过留下气味标识领地的本能,同时,她也希望通过嗅辨熟悉的气味,找到妈妈。
档案
真真 1岁零4个月,相当于人类三四岁的“小孩”。性格外向,活泼好动,体重约40公斤。除了吃母乳外,真真也很喜欢吃竹子,并且消化不错。饲养员杨诚说,“这种健康的饮食状况,从真真每天2-3公斤的粪便中,即可直观了解到”。
奇珍 13岁,成功生育过4胎双胞胎的“传奇”母亲。刚出生的小奇珍曾被摔落,身上的伤口缝了七针,竟然还是奇迹般的康复了。饲养员就给这只坚强的熊猫起名“奇珍”。“成熟、母性强”是奇珍的显著特点。
在基地圈养时,奇珍除了带自己的孩子,还会帮助别的大熊猫妈妈带孩子。
目前,“奇珍”体重106公斤,属于同龄雌性大熊猫中的“健康偏上”体格。来到熊猫谷前,奇珍还接受了短期的运动、觅食能力等初期野化训练。
释疑
为何野放母女大熊猫?
放归由硬转软丰富野放模式
目前,全球共有341只圈养大熊猫。同时,还有约1200只野生大熊猫,仅存于青藏高原东缘的6大山系中。近几十年来,由于河流、公路、森林采伐以及人口发展等原因,很多大熊猫栖息地和种群之间交流被阻断,大熊猫们又被分割成20多个相互隔离的种群。
如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已有114只圈养大熊猫,实现了种群的自我维系。但同时,圈养大熊猫,也在面临被城市和人包围,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生存能力渐退,人畜共患病威胁等严峻挑战。
为“复壮”野生大熊猫种群,中国的动物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并实践,如何让圈养大熊猫“野化”,回归其原生态环境。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进行了近10次“粗略放归”尝试,但其结果都不理想。近几年,科学家们借鉴黑熊等濒危野生动物的放归经验,将大熊猫放归的思路,由“硬放归”转为“软放归”。也就是奇珍母女即将开始的“野化放归”生活。
成都大熊猫基地副主任费立松介绍,首次选择母女大熊猫一同“野放”,是为了丰富大熊猫野放的模式和策略。国内外野生动物的放归经验中,幼体和老年个体都不适合“野放”,青壮年、青少年期的个体,是最为合适的放归对象。
野放大熊猫有何意义?
“野化”大熊猫保护生态多样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费立松介绍,在大熊猫栖息地,分布着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包括小熊猫、金丝猴,牛羚等中国特有的濒危保护动物。因此,大熊猫被认为是保护生态多样性,以及濒危动物的旗舰物种。
我国目前在四川、陕西、甘肃境内,设立了63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这里,是野生大熊猫种群的栖息地。通过建立“野放中心”,将圈养大熊猫“野化”,复壮野生大熊猫种群,不仅是保护大熊猫这个物种本身,还能通过加强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科学保护,带动对小熊猫、金丝猴等其他濒危动物的保护。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魏铭言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