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网商”为破解农产品“卖难买贵”提供新渠道
新华社济南11月18日电(记者 潘林青、席敏、叶婧)湖南柑橘滞销、甘肃苹果滞销、山东蔬菜滞销……近期,我国多地果蔬丰收后出现大面积滞销现象,农民损失较大。然而,在不少大中城市,果蔬价格却居高不下,市民也未受益。为破解“农民卖难,市民买贵”难题,许多农民走出田间地头,在互联网上销售农产品,成为勾通城乡果蔬市场的“农民网商”。
山东省菏泽市农民谢光华就是这样一位“农民网商”。去年秋冬季节,他种的14亩胡萝卜严重滞销,后来有网友帮他发布了一条微博,短短十几天时间,这些胡萝卜就销售一空。
“我以前真不知道网上还能卖胡萝卜,这次经历让我长了见识。”谢光华说,2011年12月,他在淘宝商城注册了一家“网店”,开始做起“农民网商”。今年,谢光华种了几亩芦笋,共收获2500多公斤,光在网上就卖了一大半,“动动鼠标”“打打电话”就赚了1万多元。
谢光华说,以前都是固定的几个菜贩到地头来收购,他们要是不来,蔬菜就卖不出去。今年第一次在网上销售,客户来自天南海北,一点都不担心农产品销售问题。
互联网不仅能帮助农民卖农产品,也可以减少中间环节,让市民得到实惠。谢光华告诉记者,一般蔬菜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须经历“农民-产地小菜贩-产地大菜贩-长途运输户—销地大菜贩-销地小菜贩-市民”等多个环节,层层加价推高了菜价,而在网上销售至少可以减少两三个中间环节,市民买菜可便宜30%。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农民胡尧杰也是一位“农民网商”,主要依靠微博卖土鸡蛋。“村里有很多土鸡蛋,都是放养的土鸡,吃五谷杂粮长起来的。”前不久,胡尧杰在个人微博上发布了上述内容,很快就迎来了一批客户。
胡尧杰告诉记者,村里家家户户都散养着二三十只土鸡,许多鸡蛋吃不完放着坏了可惜,于是才想到拿一些去微博上卖。没想到很受欢迎,一个月卖鸡蛋净收入就有1200元。
随着电子商务、微博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我国“农民网商”发展迅猛。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发布的《涉农电子商务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农民网店总数为131万家。阿里巴巴集团的网络商务平台淘宝网上,去年农民网商注册总数为171万人,平均每家农民网店带动1.63名农民成为网商。
短评:“农民网商”,一种新的生产力在成长
新华社济南11月18日电(记者 潘林青)《“农民网商”为破解农产品“卖难买贵”提供新渠道》一文读来令人振奋,振奋不仅在于其为破解农产品“卖难买贵”提供了新渠道,更在于从中看到了一种新的生产力正在我国农村中逐渐成长壮大起来,并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勾通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并日益显现出其作为最先进生产力在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变革中的巨大作用。
虽然不同农民的“触网”过程有其偶然性,但农民了解、掌握、应用先进生产力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必将带来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巨大变革。
作者:潘林青 席敏 叶婧 (来源:新华社)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