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亭施粥摊:民办非企业
温州现有慈善施粥摊三、四处,其中最著名当属坚持40年的鹿城区红日亭施粥摊。这是温州本土风情和温州人乐善好施的缩影。有关施粥摊的新闻,是龙湾区状元亭施粥摊先行一步,今年不仅从民政局办出了全国首张施粥摊 “慈善执照”,拿到了财税局“行政事业单位”正规发票,眼下正办理卫生许可证。
状元亭施粥摊由来
状元亭距离龙湾区状元街道办事处不足百米,唯一一次,街道办事员张晓勇上班早,单位食堂还未开门,他便到状元亭排队领粥,他没想到,除了白粥,状元亭还同样免费供应虾米拌咸菜、花生、土豆丝等10余种配菜。
已近冬日,不到七点,便有早起的环卫工人、外来务工者,包括拾荒者、流浪汉等集聚至此。用钢板搭建起的400平方米的大棚内,可同时容百人吃粥。自今年3月底开张以来,这里每日送出两三百碗粥,粥摊前设有捐款箱,常有过路人,不喝粥,却往箱内扔上几元钱略表心意。也有人走进粥摊财务室,捐钱之后要一张发票。
状元亭三位创办和主事人,是张宪定、梅雪良和吴南华,年龄都已过了65岁。三位生活无忧的老人常聚一起,琢磨着要干点不让晚年虚度的事。
一位张先生的倡议点醒了他们。据梅雪良说,这位“张先生”,曾是状元镇镇长,现在龙湾区政协工作。他建言三位老乡,状元街道内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大小鞋厂百余家,光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者就有10万人,是本地户籍人口的4倍多。何不将鹿城区的红日亭施粥摊复制到龙湾区,向这些社会弱势群体伸出温暖之手?
三位老人立刻来了兴致,随即辗转选址,终寻到一处业已废弃的变电站。整浇地面、盖建棚房缺钱,张先生又与某房地产企业老总商议,对方一听是办慈善,立马垫付20万元启动资金。此后,状元亭的筹建一路获各界支持,电力局承诺免费供电,400余人报名当义工,其中不乏外来务工者,张宪定们只能择优录取86人。3月初,状元亭雏形初现,社会捐增开始增多,最大一笔6万元来自某服装公司,状元街道也捐款3.5万元,当地阿婆还送来500公斤大米……
施粥摊也要高起点
状元亭主事者虽为六、七十岁老人,但其背后有人指点,诞生之初便被要求“高起点”。
“创办后不久,张先生便建议我们去民政局登记,只有出身正规了,才有公信力,慈善事业才能办长久。”张宪定说,由于有张先生等人士关照,面对施粥摊申请领证这样的新鲜事,龙湾区民政局极力支持,将状元亭归为“民办非企业”。所谓民办非企业,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凭这张“民办非企业”执照,状元亭又于今年8月在地税局首次领到了行政事业单位正规发票,由此,企业向状元亭捐款时,就能得到相应发票,方便企业自走财务流程,并可抵减企业所得税。
此外,86名义工均现已完成体检,状元亭正在为义工们办理健康证,并向药品食品监督局申请卫生许可证。
据梅雪良介绍,现在状元亭每日施粥两、三百碗,原料、煤气等费用再加上支付给两位熬粥工的工资,每月开支约1万元,但开张迄今,已收到捐款60余万元,扣除先期施工和购买设备所花20万元及每月运行开支,尚余30万元。“对于每笔捐款,我们全部登记并开具发票,哪怕对方不要。而外面的捐款箱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也会数点金额并统一开发票,自留做账。每到月初,我们会将所有开支和捐款详细公布在外,接受公众监督。”
红日亭还在纠结中
面对状元亭探索走慈善正规化之路,施粥“元老”红日亭负责人之一的孙兰香心情复杂,“我们20多位老人还没个统一意见”。
孙兰香说,状元亭开张前,张宪定他们几乎隔天就要来红日亭取经。事实上,在日常运作上,两亭的确颇为相似。论规模,红日亭稍大些,每天用掉80斤大米,施粥500余碗;论活动,红日亭在端午节分粽子,中秋发月饼,冬至有汤圆,过年有年糕,每个星期天都要换胃口,炒个粉干之类。状元亭也依样画葫芦,眼下正在筹办冬至施汤圆和腊月捣糖糕等;账务上,两亭都有自己的出纳和会计,每天都义务做好收支账目,每月定期账务公开并详列“乐捐榜”。
轮到红日亭学状元亭时,红日亭却有了顾虑。孙兰香说,红日亭虽未在民政局登记,也无税务发票,但对每个捐款人都交予收据。去年,红日亭收到多笔5万元以上的善款,其中来自当地烟草公司的9万元是红日亭开办以来最大一笔善款,但这些钱都是通过温州慈善总会定向转给红日亭的。“红日亭走过40年,从未出现开支青黄不接,去年我们开支40余万元,全靠各界捐赠。”
她坦言,正规登记好处不少。2009年,义乌商人林如新向农民工免费施粥和馒头,但当地卫生监督部门提意见,施粥人员没有健康证,碗筷消毒也无保证,65天后,施粥摊被迫停止,“所以,状元亭的做法的确比较周全。”
然而,红日亭26位老年志愿者,其中最大的88岁,年龄最小的也有60岁,他们“只想纯洁地做善事”,最担心的是“办了这证那证后,行善会不会变味?”孙兰香直言:“如果因为红日亭的一些变化而使温州好心人对我们不再百分百信任,我们宁愿保持现状。领取‘慈善执照’好还是不好,我们还看不清,会跟鹿城区、街道领导商量,接下来一定要把它当成重要任务来解决。”
本报记者 李晔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