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本周三“中常会”将讨论“中国事务委员会”组织架构,党主席苏贞昌开始有动作。媒体报道苏透过幕僚询问蔡英文,担任“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委”的意愿,随即遭到蔡办反驳。香港中评社发表评论观察指出,此动作被解读是要分化蔡谢之间的合作默契,也突显了苏、谢、蔡三方,正在两岸议题上抢夺主导权。
评论摘编如下:
民进党“中常会”订于周三要讨论“委员会”架构和组成,之前冷处理两岸议题的苏贞昌突然亲自点燃新一波“两岸热”。一方面,因为新形势机不可失;另一方面也希望以党立场主导两岸议题,苏不愿在谢登陆之后,又被蔡抢先一步,失去两岸议题的主导权。
谢长廷在上周“中常会”就和游锡堃有一番辩论,为“中国事务委员会”的成立开了第一枪,谢游两人都点出1999年“台湾前途决议文”与2007年的“正常国家决议文”,虽双方论述不同,也互有质疑,但也再度让谢长廷凸显了优势。
党内部份人士认为讨论两岸论述,不需动到党纲、党章与决议文,但谢直指核心,在“中常会”临时动议时,要求党针3个决议文,包括:“台湾前途决议文”、“正常国家决议文”以及2004“族群多元国家一体决议文”进行整合,并要求政策部门研究。
谢长廷登陆至今,继谢阵营公开要求党中央进行两岸论述辩论,又有再进一步动作。
针对苏贞昌是否邀请蔡出任“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委”,两个阵营各说各话。究竟是苏放话?或是蔡刻意否认?双方阵营各有其考量。苏企图制造蔡谢两人的嫌隙,蔡当然不愿意跳下去。
苏若真当面邀请蔡担任“主委”,有“挟蔡制谢”的意味。毕竟若非邀请谢长廷出任“主委”,苏自己担任,会被谢怪罪。以蔡曾任“陆委会主委”的背景,确实也适合。而且这个工作并不好做,一旦做不好,党内会怪罪“主委”;但做好整合工作,功劳又是苏揽在身上,对蔡来说是否加分,很难断定。
而苏贞昌另一个算盘是,蔡英文若有党职,出访大陆的机会就会降低,另一方面又可箝制蔡在两岸步调,早他一步登陆。苏、蔡、谢三人在两岸论述权上互动微妙,彼此竞争将随着“中国事务委员会”的筹设逐渐台面化。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