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1世纪网记者李耳的一篇调查报道把国内白酒行业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根据李耳的说法,经第三方检测,酒鬼酒中的塑化剂含量竟然超标高达260%。这一消息让经历过三聚氰胺奶粉、台湾塑化剂食品药品阴影的消费者再次绷紧了神经,在A股上市的酒鬼酒也紧急临时停牌。李耳还在报道中称,其他品牌的白酒,也存在塑化剂超标的情况。这一说法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内白酒上市公司昨天纷纷跳水,带动沪指一度跌穿2千点,截止收盘,贵州茅台下跌4.61%,五粮液跌5.89%,水井坊更是大跌7.09%。
那么李耳的说法是否属实,酒鬼酒里到底有没有鬼?对此,酒鬼酒副总经理范震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酿酒过程中根本不需要添加塑化剂,企业现在也感到很无辜。
实况:
【范震的这一说法得到了业内专家的认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酒类专家坦言,就制酒工艺而言,白酒中含有大量塑化剂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台湾饮料中塑化剂是为了乳化,是人为添加了,到目前我们这个酒类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生产过程中有DBP这个塑料管做运输的话会产生一点塑化剂,但是含量很少很少。】
如此看来,酒鬼酒中的塑化剂含量显然不可能超标260%,难道是第三方检测错误?就在昨天这个节骨眼上,酒业协会自己抛出的一份报告却给出了与企业和专家截然相反的说法。协会表示,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份,最高为每千克2.32mg,最低为每千克0.495mg,这意味着,即使是最低值也超过了国家规定的约1.7倍,而高档白酒的塑化剂含量比低挡白酒更高。
有消息称,白酒中含有塑化剂其实是行业没有公开的秘密,酒业协会早在去年6月份就知道了白酒中含有塑化剂的消息,但是并没有公布,仅在小范围传达。这也是为什么昨天李耳的调查一公布,酒业协会就能马上拿出报告为“酒鬼酒”辩护的原因。
那么白酒中塑化剂究竟从何而来?塑化剂领域的专家、四川大学教授雷景新表示,白酒在生产过程中是没有塑化剂成分的,但在管道输送和包装等环节会接触到塑料制品。如白酒行业普遍用的塑料管道,是传统高分子材料加塑化剂而成,并非环保的增塑剂,这是行业弊病。因此输送白酒过程中,酒体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很容易将塑化剂溶解到酒精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酒鬼酒检出的三种塑化剂成分都是邻苯二甲酸酯类,也就是台湾塑化剂事件的主体。这种塑化剂毒性很强,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对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甚至会毒害人类基因。在上海,不论是烟酒专卖店的销售员还是市民都把这起白酒塑化剂风波看作是又一起食品安全问题。
【我们肯定下架暂时不卖,这个问题应该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感觉还是挺恐怖的
毕竟人要喝的,吃的东西各方面都不要超标
食品这个东西怎么讲,现在老百姓都怕,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监督】
面对消费者的提心吊胆,早就对产品中含有塑化剂一事了然于胸的国内各大白酒企业却并没有在改进产品工艺上下功夫,而是把大量的金钱都放在了广告上。就在塑化剂风波曝光前,央视广告招标会刚刚结束,一向财大气粗的白酒企业再次投入36亿多元。在13个小时的竞拍过程中,全场竞争最激烈的两名竞价者都是酒企,一个是茅台,另一个是剑南春。由于酒类企业投标受限,明年央视仅有新闻联播报时等4个标段允许投放酒产品广告,这反而加剧了白酒企业的竞争。除茅台和汾酒外,剑南春豪掷6个多亿抢到了4个时段,成为最大赢家。五粮液的整个投入,也接近5亿元。
对于如此大手笔的广告投入,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解释说,在连续增长了几年后,受出厂价提高、销售不旺影响,今年白酒经销商确实压力很大。而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马勇也透露,白酒表面看来“财大气粗”,但目前行业利润率只有15%。这样看来,一向不差钱的白酒企业确实遇到了困难,但是,“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企业砸钱营销无可厚非,但在昨天的塑化剂风波曝光后,白酒企业动辄几亿的广告费还能在消费者中发挥多大作用呢?究竟把钱花在广告商还是提升产品质量,这笔账,精明的酒企老总们应该算得明白吧!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