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10点,成都市金牛区马鞍东路19号的13幢大院里,曾德安坐在小板凳上,手拿钳子和铁丝,正为鼠笼做笼门。这位已经84岁高龄的老人,因为设计和制作的鼠笼机关精巧、捕鼠准确,而成为远近闻名的“捕鼠明星”。
昨天,曾德安准备放心“收山”,因为他的手艺终于传给了一名徒弟,“人家还是大学生!”
鼠笼很好用有人专程赶来买
曾德安年轻时是工地上的塔吊工人,干起卖鼠笼的行当纯属偶然。1988年,老鼠闹得曾家不得安宁。曾德安找来木板、铁丝,做起鼠笼。“弹簧不好使。”曾德安便发明了“踏板式”鼠笼,四周铁丝交叉相缠,踏板、鼠门由几根铁丝、木销环环相扣,形成机关,老鼠一旦碰到进笼,只能有来无回。
10余年前偶然的一天,曾德安将鼠笼带到市场上去买麻雀。一位路人竟以35元将这个鼠笼买下。曾德安于是开始做鼠笼卖。
“大爷的鼠笼我买过,真的很好用。”老邻居曾祥衷说,好多邻居都买了曾德安的鼠笼,甚至还有家住简阳的顾客,专门到成都来买。
八年前,老人为女儿曾永丽家做了鼠笼。“原来我们家在底楼,老鼠特别多,这个鼠笼起码抓了两百多只老鼠!”曾永丽说。
如今,因为年事过高,曾德安的视力和体力都成了问题。原本一个星期就能做好一个笼子,今年却一个都还未完成。
大学生来拜师二十年的手艺可传承
还好,让曾德安放心的是,如今他花费了二十多年,苦心研究而成的手艺,有人继承了。
去年10月,杨海兵找到了曾大爷的住处“拜师”。杨海兵2002年大学毕业,曾在一所高校里教舞蹈5年,偶然得知曾大爷做的“捕鼠利器”后,便前来求学,没想到曾大爷爽快答应了。
从如何挑选材料,到制作细节,曾大爷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杨海兵。如今,杨海兵已能够独立制作鼠笼,不到一年时间,便做了五六十个。杨海兵说:“拜师不是为了赚钱,只是想多学一门手艺。
华西都市报记者庞山岚谭梦媛实习生李思佳摄影郝飞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