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11月20日电 题:命运多舛 大规模日军慰安所在南京终受立项保护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身份”不明,遭遇火灾,年久失修。记者20日从南京市白下区政府相关部门获知,位于南京利济巷的侵华日军慰安所遗址终得到当地政府的立项保护。今后拟建成慰安妇历史陈列馆。
利济巷一带的慰安所遗址包括:利济巷2号的“东云慰安所”,又称“东云旅馆”;利济巷18号的“故乡楼慰安所”;科巷南寿星桥口的“吾妻楼慰安所”(现已拆除)。
南京学者认为,利济巷的慰安所是二战期间日军在亚洲建立的最大规模、并且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
记者20日再次来到慰安所遗址处。这里破败不堪,所有窗户只剩下窗框,部分屋顶已坍塌,残留的屋顶瓦片四落。因无人打理,院内堆满垃圾,缠绕攀爬着各种植物。室内灰尘摞起厚厚的一层。大门的临时木板上,红色毛笔新写上了“遗址保护,禁止入内”字样。
利济巷的老建筑命运多舛。老宅没有“身份”:既不是文物,也不算近现代建筑。
2003年,由于位处繁华市段,遗址多次面临被拆的现实。甚至在2004年,当地政府少数官员提出“这是中国人耻辱的象征所以要拆”,当时即遭到学界、民众的不满和批评。
既不拆、也不保护,这种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持续了多年。
2008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引起一场大火,遗址房顶、天花板被烧塌。
南京史学界一直在呼吁对慰安所遗址进行保护。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从1998年就介入慰安所、慰安妇问题调查。“2004年开了两次重要会议,开过之后就不了了之了。从2003年到现在,就没有一个保护利济巷的文件出台。”经盛鸿说。
但史学研究工作没有停止。据经盛鸿回忆,在日本学者西野留美子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一位曾在利济巷慰安所充当了三年慰安妇的朝鲜老人朴永心。2003年,他们把老人从朝鲜接到南京,指认了利济巷慰安所就是她当年遭受日军蹂躏的地方。
“现在已经找不到曾在这做过慰安妇的活人证了。朴永心老人回去两年后就去世了。人证没有了,物证就更重要。所以房子一定要保存下来。”经盛鸿说。
刚刚对利济巷老楼做过全面测绘“体检”的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汪永平,认为建筑保护现状堪忧。
“L型的房子(东云慰安所)很糟糕,混凝土的钢筋已经暴露在外,民国建筑的钢筋一暴露,就说明这个房子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屋顶就要塌了,未来要加固,屋顶要重新修。”汪永平说。
老宅修缮初步预算为5000万元人民币。汪永平表示:“主要的平面布局都没变,一共是8栋楼,首先建筑要"修旧如旧",其次就是功能的展陈。按照历史记载,原来有个操场,还有厨房、用来检查身体的卫生所,如果要恢复,肯定要按照当年的功能进行历史复原。”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多年来从事慰安妇问题研究。苏智良告诉记者,当时学界估计中国的慰安妇在20万人以上,几乎分布在日军侵华期间所占领之处,目前中国还剩下约30位慰安妇幸存者,今年10月份还有人相继去世。
与活人证相对应的,在华慰安所在杭州有两处被保护下来,云南的龙陵董家沟慰安所遗址现成为陈列馆,黑龙江孙吴也正在原来的慰安所遗址上建立了博物馆。南京原有的40多处慰安所遗址,如今仅存四处。
“我上个月到南京开会,特意去看了利济巷,这样一个大规模的慰安所遗址应该要进行保护。”苏智良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