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开罗11月21日电(记者陈聪)“停火了?我还没来得及和我在加沙的三个姑姑通电话,但是感谢真主,无辜的人们,尤其是女人和孩子,暂时可以松口气了,”家住开罗的巴勒斯坦侨民艾丽娅在得知停火协议达成的消息后,欣慰而平静地对新华社记者说。
电视画面显示,没有死亡迫近的夜晚,加沙街头的交通在庆祝的人群中瘫痪;取代炮弹声的,是空中鸣响的鞭炮。
埃及外长阿姆鲁21日晚在开罗宣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装力量已经同意自当晚21时起实施停火。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同日宣布,“防务之柱”行动当晚结束,以方同意给埃及的停火倡议“一个机会”。
至此,持续8天的新一轮巴以冲突偃旗息鼓。
八日之痛,在加沙饱经风霜的龟裂皮肤上,又刮下一道伤疤:以军的连日空袭共造成162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200多人受伤。
以色列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加沙武装人员向以色列境内发射数百枚火箭弹,造成5名以色列人死亡。
根据停火协议,停火实施24小时后,以色列应该打开通往加沙地带的口岸,允许人员和物资进入加沙。不过,加沙长期遭受的封锁能得到何种程度的减轻,仍然未知。
虽然很多人在庆祝停火,但像艾丽娅一样并不因此欣喜若狂的人也有很多。在他们看来,“犹太人的承诺就和传单上的恐吓一样,令人难以相信”。就在停火斡旋如火如荼之际,以色列内阁批准了军队征召7.5万名预备役军人。
对巴以双方来说,信任,都是一种稀缺品。
在此次冲突中,经历了政权变更的埃及展开了强有力的斡旋。自14日巴以冲突升级起,埃及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予以回应:召回驻以色列大使表达抗议、派总理访问加沙予以声援、民众层面的大规模游行示威……埃及的情绪很快感染了整个阿拉伯世界,以阿盟为舞台,阿拉伯国家一致向以色列施压。
对加沙人民来说,创痛的锥心,让和平更加可贵,但希望的曙光并不清晰。巴以争端依然无解,地区动荡持续难安,巴勒斯坦内部派别分歧依旧。而在美国的强硬反对下,巴勒斯坦的“入联”行动,更像一场触手难及的梦想。
伤痛,也许可以用时间来抚平,但仇恨,却无法用战火来消弭。加沙街头的废墟,似在拷问世界:持久的和平,何时来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