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称气候大会中美印与欧盟就新框架分歧大
原标题 [日报称多哈气候大会成果难料 中美印与欧盟就新框架分歧大]
【日本《产经新闻》11月27日报道】题:
就新框架是否采取强制措施 欧盟支持美中印反对
协调应对全球变暖措施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26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开幕。制定2020年之后面向全体缔约方的新框架计划已经迫在眉睫。但是近200个缔约方分歧巨大,围绕新框架的谈判前景难测。
左右谈判进程的最大因素就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以“在经济上蒙受损失”为由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国家。因此对于具有强制力的新框架机制美国的态度仍旧消极。
虽然应对全球变暖的议题并未成为美国大选争论的焦点,但就在选战即将结束时横扫美国东海岸的飓风“桑迪”还是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由于有关气候变暖可能导致飓风灾害升级的预测已然变为现实,奥巴马总统特意在获胜感言中说:“不希望孩子们生活在一个被全球变暖导致的破坏性威力威胁的美国。”
谈判相关人员表示,虽然不能指望美国在此次会议上拿出具体的行动,但可以预见,本次会议还是能够“发出推进新框架建设的信号的”。
考虑到面临“财政悬崖”的美国在资金上的捉襟见肘,它不可能在推进新框架机制建立的问题上发生大幅度的转变。
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24%的中国与美国的态度基本接近。作为发展中国家,《京都议定书》没有对其制定严格的减排义务,所以中国也不希望在新的框架机制中被规定具体的减排目标。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教授高村缘(音)分析认为,中国一方面显示出积极推进新框架机制谈判的姿态,另一方面又对本国将被定下具体的减排目标保持警惕。
很多观点认为,中国在新领导层刚刚上任后还需要时间来制定其应对全球变暖的新对策。
比中国的态度更为激进的是印度。早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召开时,印度就坚持“发达国家应当承担起减排的主要责任”。预计本次会议上印度仍将采取相同立场。日本总研主任研究员三木优认为,印度将竭尽全力促使新框架不具备强制效力。
已经表明参加《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欧盟主张,新的框架机制应当具备强制力,这遭到了美国、中国、印度的反对。负责具体谈判的人士指出,如果欧盟过分强调新框架的强制力,有可能导致谈判本身的破裂,这也不是欧盟希望看到的结果。
另一方面,日本仍然表现出积极推进新框架机制达成的姿态,外务省人士表示“应当建立一个对所有缔约方都公平而有效的机制”。但是温室气体“削减25%”的目标也的确应当做出调整,世界自然基金会日本分部气候变化、能源项目负责人小西雅子也担心日本会在谈判中陷于被动。
目前各方分歧严重,难以找到达成妥协的方法。主席国卡塔尔的领导力也还是未知数,多数观点对于本次会议能否最终取得进展并不抱有过高的期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