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部网
严介和再造兰州城?
投资220亿,半年内推掉700余座荒山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赵磊 实习生 徐金忠 | 上海、南京、兰州报道
半年内推掉700余座荒山,今年52岁的严介和正在兰州上演现代版的“愚公移山”。在他自己看来,“严介和移山”的土方量超过当年的三峡。
“这是中国民间投资最大的一笔,单一项目220亿,这是历史上没有的!”11月10日,太平洋建设集团(下称“太平洋建设”)首席顾问严介和在位于南京的集团总部,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了其正参与建设的“兰州新城”项目。
在兰州一地,太平洋建设还参与了国家级开发区“兰州新区”的建设。不仅如此,太平洋建设近期在西部四处开花:在云南、青海、广西、贵州等地陆续签下数十亿到上百亿的大单。
与上述项目不同的是,兰州新城采用了全新的“国际BT”模式。与严介和的高调相比,兰州各级政府部门则显得低调、暧昧,这一项目的风险似乎也暗含其中。
一个新区,一座新城,兰州都选严介和
11月27日,世联地产顾问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战略业务中心总经理杨文斌在评论兰州新区和兰州新城并立的局面时,评论道:“兰州新区是再造一个新城的概念,而兰州新城是兰州老城区功能的溢出和延伸,可以解决兰州城市用地空间有限的问题。”如果说兰州新区是兰州市的“兄弟”,“兰州新城就是兰州市的‘儿子’”。
兰州新区与兰州新城
“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流而过,枕山带河,依山傍水”的盆地城市形态,注定了兰州局促的城市建设空间。
今年8月28日,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国务院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花落兰州北部。这一规划面积为806平方公里的新区位于秦王川盆地,距兰州市区38.5公里,辖永登、皋兰两县五镇一乡,现有总人口10万人。
但兰州并未就此满足,另一项大手笔——位于东北角的兰州新城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这一项目的背景依托于一个特殊概念,其完整的官方称谓是:国家级“兰州市低丘缓坡沟壑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利用试验区”。
兰州在今年4月提出,拟申请设立该试验区。兰州市政府网站显示,到今年6月4日,“在我市规划开发的未利用地中,国家已批准先期试点开发20平方公里,初步分为兰州新区、北部忠和镇盐池村及国道109旁三条岭片区、城关区青白石街道白道坪片区三个片区”。
已经上马的白道坪项目,显然已面积超标。媒体公开报道显示,9月27日下午,兰州市政府与太平洋建设“低丘缓坡沟壑等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双方就城关区白道坪区域的25平方公里低丘缓坡未利用土地开发项目达成协议,由太平洋建设进行总投资超过200亿元(预计为220亿元)的一期项目开发。
公开资料显示:综合开发1号片区即白道坪项目东起规划包兰二线(土圈沟),西至盐什公路,南起规划北快速路(砂金坪),北至分水岭(荞麦梁),面积约25平方公里的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土地。一期项目将劈山造地,整体推移山丘700余座,从而在兰州市城关区的东北板块打造出一座新城区——兰州新城。
10月26日上午,项目开工仪式举行,太平洋建设的推土机开始在飞扬的尘土中移山造城。
11月21日,兰州市城关区官方网站发布《城关区大规模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一文,对兰州新城的建设投资情况有了进一步完整的描述,其中显示,目前参与兰州新城建设的除太平洋建设外,还出现了知名地产开发商碧桂园的身影,后者将投入600亿元进行土地一级开发整理、后期实施基础建设、文化旅游综合体、生态园和商住、城市综合体建设等项目,完成城关区的“北扩”。
这座兰州新城规划面积为140平方公里,重点实施六大土地开发项目:太平洋建设主导的白道坪土地开发、碧桂园城关区项目、三条岭、三条沟、马家沟、九州北部等项目,力争每年开发土地10平方公里以上,同步配套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严介和“东成西就”
兰州新区的准备工作早在2年前就开始启动。201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文件;2010年11月,兰州新区挂牌,总体规划目标确认为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
与此同时,太平洋建设也进驻兰州寻觅商机。严介和曾对媒体描述新区建设初期“内外交困”的局面:一方面是部分人士认为西部地区荒无人烟,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对新区前景充满疑惑;另一方面则是时值新区管委会换届之时,新任领导对太平洋建设始终将信将疑。
但最终,在2011年10月,兰州新区管委会与太平洋建设集团签订了基础设施建设框架协议。
200亿的大手笔,使兰州新区在西部各地开发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中脱颖而出。今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兰州新区进入国家视野。8月20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国函[2012]104号),并随后印发了《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由此,兰州新区实至名归。已在兰州新区投资50亿元的太平洋建设被兰州市委书记陆武成赞扬为“为兰州获批第五个国家级新区立下了汗马功劳”、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钢铁军团。
公开资料显示,兰州新区的行政级别被设置为正厅级建制,对比先前获批的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副省级市辖区”,重庆两江新区“副省级新区”以及舟山群岛新区“经济合作区域”的建制安排,新区在建制上似乎是“放低了姿态”。因此,“升级行政区域级别,匹配国家级平台”的呼声一直存在。
但如若兰州新区升级为副省级建制,对于同样是副省级的兰州市来说,管理兰州新区将面临“建制的尴尬”。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姚欣保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兰州新区如果升级成功,“兰州市政府主要就是协调配合了”,“有点买了鞭炮给别人放的感觉”。
严介和也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甘肃觉得要对兰州说得过去,所以国家又批了一个兰州新城”。
事实上,兰州“移山造新城”的“冲动”由来已久。2010年兰州地方“两会”期间,一个以秦王川盆地、北山移山造地区和榆中盆地为依托的“兰北新区”在会上被提出讨论。如今已经开工建设的兰州新城项目并没有超出“兰北新区”的构想范围。
甚至在更早的2009年,这一项目已有雏形。据王志纲工作室网站兰州经济合作网显示,兰州市城关区发改委在当年委托王志纲工作室进行项目“总体策划和概念性规划”。据兰州经济合作网的工程信息显示,青白石白道坪项目“占地面积868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71.15万㎡,其中住宅面积约406.5万㎡,公建建筑面积64.65万㎡”,经过规划,项目形成了“一心两轴五园五区”的布局设想,项目总投资150亿元,资金“通过招商引资解决”。
2012年11月上旬,《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就青白石白道坪项目规划过程等问题致函位于北京的王志纲工作室进行采访,对方以“两年前做的项目了,不清楚现在的情况”以及“有合作关系不好评价”等理由婉拒。
公开资料显示,这一项目随后在2010年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推出,香港富丽集团和海锦集团对项目进行整体打包签约开发。《兰州晚报》2011年7月报道显示,香港富丽集团董事长蔡培辉表示:“已经完成了整体细致的规划,即将开工建设。”但随后,项目进展不了了之。记者试图联系富丽集团采访,但对方表示不便回答,并挂断了记者电话。
今年6月4日,青白石街道白道坪项目以“兰州市低丘缓坡沟壑等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一期项目的名义,重登舆论风暴中心。
由此,兰州“新区”与“新城”并立而建的局面形成。
对这样的“并立而建”的局面,姚欣保表示了自己的担忧:这可能会让开发建设偏离“集中人口、工业”的初衷,并引发财政、税收、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利益之争,而这样的纷争是有先例可循的。
但项目一旦获批上马,就得有人来做。
在“在商言商又言政”的严介和看来,太平洋建设拿到青白石街道白道坪项目绝对是合情合理:“兰州人说了:衣服是新的好,人还是旧的好啊,”“兰州把希望还是放在太平洋身上,找了我,我就答应下来了”。
于是,在相距近80公里的兰州西北和东北两角,兰州新区和兰州新城,太平洋建设各投入200亿左右的资金,开始了双线出击。
[1] [2] [3]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