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走向纵深
2012年12月10日06: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
原标题 [经济全球化走向纵深]
生产全球化
产业结构大调整
张 梅
生产全球化表现为生产要素、产品和生产过程国际化。其中,生产过程国际化是衡量生产全球化深度最重要的指标。
生产全球化的发展与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等诸多现象密切联系、相辅相成。
生产全球化表现为生产要素、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国际化。生产要素国际化即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原材料日益依赖于国外市场的供给,劳动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国际间流动;产品国际化即生产出来的产品日益依赖于国际市场上的销售。生产过程国际化即跨国公司到国外进行投资,开办新公司或设立子公司,日益扩大生产和经营的规模,使生产分工日益向国际专业化分工发展,是衡量生产全球化深度最重要的指标。
跨国公司(包括跨国银行)在国际生产一体化中占据主要地位。它们凭借资本、技术信息、营销战略等垄断优势,选择最佳投资地点,使公司生产和销售活动建立在全球战略基础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国际分工是超越国民经济疆界的社会分工,是国民生产之间的分工。国际分工的深化既是国际生产一体化的结果,同时又促进国际生产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国际生产一体化网络的逐步形成,意味着传统的以国际贸易为主体的国际分工向世界性以国际生产为主体的国际分工转变。
当前国际分工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跨国公司主导国际分工,导致世界各国发展利益分配失衡。比如,中国许多外贸企业从事两头在外的加工和组装生产,加工贸易已占中国出口总额60%,但利润的大头被跨国公司获得,中国企业只能拿到不足10%的总利润。二是当前国际分工格局导致生产与消费分离,贸易数量与实际所获利益分离,进而导致相关国家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现象。
在生产全球化进程中,全球产业结构经历着大规模的深刻调整,发达国家不断加快产业升级并优化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服务密集的方向升级,大力增强产业竞争和技术优势。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也达到新水平,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全球共享型生产。迄今为止,世界已经完成3次产业转移。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美国将淘汰的钢铁、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日本等国。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60至80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东亚发展中国家。第三次发生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发达国家又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至中国东南沿海。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逐步形成,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首先,由跨国公司推动的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200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增加到1.3万亿美元,达到30年来的顶峰,2007再创新高,猛增到1.83万亿美元。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步伐也随着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而加快。其次,产业转移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不再局限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梯度性转移,而且将产业链两端即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价值链各个增值环节进行转移。服务业的跨国并购和重组增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全球服务外包总值由2004年的5000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2万亿美元。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经济发展研究部副研究员)
贸易自由化
经济增长大推力
李晓玉
国际贸易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和生产链的全球布局。国际贸易自由化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都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得到发展。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先导,贸易自由化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贸易的发展伴随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发展而得到不断深化。自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以来,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从5.16万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18.2万亿美元,增幅超过了252%。在国际贸易的推动下,全球GDP总量从1995年的28.01万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约70万亿美元,增幅达到了150%。
贸易全球化促进消费增长,转变消费结构。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所拉动的世界经济中,国际贸易对于消费的促进作用不可小觑。直观来看,人们不用跨出国门便可以买到东南亚的热带水果,非洲的咖啡和日本、韩国的电子产品。国际货物贸易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消费结构的转变促进了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在2001年至2008年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世界服务贸易以年均12%的增长速度发展,2011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达到4.15亿美元,同比增长11%。2008年后,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贸易也受到重创,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大大阻碍了国际贸易对经济恢复发展的拉动。
国际贸易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和生产链的全球布局。信息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资源的有效跨国流动成为可能;跨国企业通过在全球布局生产与采购,进一步促进了国际分工与专业化生产。跨国公司将一个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则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实现技术开发、产品生产、销售环节相分离。这一资源配置方式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各国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发展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不同的产业。以亚洲国家为例,日本、韩国利用自身的技术与资本优势发展电子、通讯等新兴产业,中国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加工、装配等制造产业,均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贸易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动力。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建立和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型经济。中国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承诺,关税平均水平从15.3%降低至9.8%。这一减税举措不仅没有降低关税收入,反而实现了进出口贸易总额和财政收入的双增长。中国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外来资本技术优势发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66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超过1.3万亿美元。出口贸易带动资源投入制造业,使中国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快速推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贸易全球化为中国带来了资本与技术,培养了一批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消化和吸收大量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在出口贸易的拉动下,中国大力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走出去”战略,内外兼顾,优势互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实现了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经济发展研究部研究人员)
金融全球化
国际资本大流动
徐建国
经济全球化不仅着眼最有效的生产要素配置,而且在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全球化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商品再生产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运动过程的全球化。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国际资本的流向出现了新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各种投机资本和基金也借机登场,使全球金融市场充斥大量的“游资”,对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国内金融体系还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造成冲击。
联合国贸发会议《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曾做过统计,当时全世界跨国公司有6.5万家,麾下子公司有85万家。今年的报告提到,各国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员工数从1990年的2145.8万人增至2011年的6906.5万人。2010年,中国为跨国公司工作的人数达到1820万,占全球的28%。跨国公司实力也不断增强,许多公司的财力甚至超过了一些中等国家。
对追求最大利润的跨国公司而言,全球化经营能充分接近世界各地的市场,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能从全球获取和配置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能降低运输、仓储等流通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还能获得东道国的政策便利,获得税收和进出口关税方面的优惠。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还将研发中心甚至地区总部转移到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以更好地开发、生产当地所需要的产品,更加迅速有力地抢占市场。
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中除国家以外的最重要主体。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和附属企业形成了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控制了全世界一半左右的生产和贸易活动、70%的对外直接投资和专利技术转让。跨国公司主导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更有效地配置和利用,不仅能增加全球的总产出和消费者福利,也使各国更加充分地利用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后进国家吸收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投资,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工业化进程,加速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反过来也促进世界各国的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资本的加速流动。跨国公司从事全球性经营,推动经济全球化,根本目的是追逐最大利润。为此,它们不断地筹集资本,扩大规模。除自身积累外,跨国公司更多地依靠金融市场来吸纳国内外资本,并通过兼并收购进行扩张,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规模和活跃程度因此不断扩大和增强。从商品再生产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运动过程的全球化。据统计,199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2070亿美元,2011年达15240亿美元。2011年,全球大型的跨国并购交易5769起,价值达5259亿美元,其中超过30亿美元的并购有62起。
跨国公司对国际资本的需求和投资运作,促进了各国和国际金融的发展。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国际资本的流向出现了新变化。过去只有发达国家输出资本,现在发展中国家也对外输出资本,包括向发达国家进行投资。1983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仅9.2亿美元,2011年达1160亿美元,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712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746.5亿美元。截至去年底,中国在境外已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分布在177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投资净额4247.8亿元。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和交易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和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渗透、竞争、合作和制约。1997年,世贸组织成员签署《金融服务协议》,进一步促进了金融业务和机构的跨国发展,资本流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大步向全球统一的方面迈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则努力推动各项金融规则的全球统一。金融全球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成了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金融活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之一,对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关键作用。
国际资本的大规模高速流动也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各种投机资本和基金也借机登场,使全球金融市场充斥大量的“游资”。这种以短期操作为特征的“游资”,运用各种现代化的交易手段,通过买空卖空,贪得无厌地追逐最大利益,对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国内金融体系还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造成冲击。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更说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资本和经济的命运已融为一体。对此,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各国金融体系建设,提高预防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迫切需要加强各国间合作,特别应抓紧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和货币、金融体系,确保金融全球化的正确方向,促进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进一步发展。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经济发展研究部副研究员)
顺应大势促发展
姜跃春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之一,主要指生产要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使各国经济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大大加深的过程和趋势。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经济活动扩大空间。经济全球化是由经济国际化演变而来。19世纪工业革命完成以后,随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生产经营能力无限扩大,并冲破国界开拓世界市场,生产经营者“奔走于全球各地”。历史上每次科技革命在推动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以蒸汽机革命为代表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在使生产力成百倍地提高的同时,也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参与到资本主义市场中,商品贸易在世界范围进一步扩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力、化学、钢铁等工业革命为动力,以资本输出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垄断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根本特征,即是为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条件。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因为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劳务、信息、金融、货币、技术等世界市场空前发展,使世界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加快。首先,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为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提供了空前方便的条件,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大幅度下降,从而推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迅速发展。第二,以建立多边贸易体系为宗旨的世贸组织成员的增多,客观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第三,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在新世纪初掀起兼并重组风潮,导致其规模不断扩大。加之跨国公司的研发合作不断发展,使跨国联盟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全球性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第四,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大大加快了资本转移的规模和速度。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兴起,使整个地球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不仅传统经济活动走向全球化,而且生产、服务和技术创新也明显地全球化。第五,金融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使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快速移动成为可能。目前,全球金融工具多达100多种,金融资本流量大,流速快,游资多,国际外汇交易额大约日均为1.5万亿美元左右。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制造业技术损耗风险越来越大,一些发达国家为给发展新经济腾出空间,纷纷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这就为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国际信息资源和先进科学技术加快本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提供便利条件,进而缩短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差距,实现跨越式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跨国公司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将其生产布局日益细化。与以往在各个国家进行产业间分工不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跨国公司可以将一个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则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它将制造活动尽可能地以委托加工方式外包给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组装与出口基地。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便利。过去由于贸易保护程度较高,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垂直分工关系,发展中国家只能从事纺织、轻工等低附加价值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为了应付不断强化的国际竞争压力,除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外,还大规模采取外部采购的办法,来维持其在核心生产环节的竞争力。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可以从跨国公司引进技术、管理,在更多的产业中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更深地参与国际分工,并在参与中使自身得到发展壮大。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既给各国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也不同程度地带来了风险。一是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一方面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两极分化,尤其是造成那些处于几乎被遗忘角落的发展中国家的更加贫穷落后。尽管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的成员,理应拥有分享全球财富和经济增长的权利,但事实上,现在的金融体及其自由化仅使那些已经享有特权并且主宰世界经济的国家受益,而发展中国家往往付出沉重代价,特别是它们当中最穷的国家。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严酷现实。二是经济全球化也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带来冲击。一方面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防范金融风险和稳定金融秩序的任务加重;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污染环境的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致使后者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得到较大发展的同时,自然环境受到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资源损失严重。
经济全球化作为“双刃剑”在国际社会引发一系列“反全球化”的声浪。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全球化实现了资本的利润最大化,但是利润分配不公。劳工组织指出,全球化导致世界范围内的贫富悬殊。西方左派政党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左派人士批判经济全球化是“全球资本主义”、“经济殖民主义”。借经济全球化输出西方政治理念和文化价值观的做法受到批评。环保组织认为,全球化把西方国家的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的老路带到了发展中国家,掠夺全球资源,破坏全球生态。以上各种力量形成合力,掀起“反全球化”运动。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信息社会化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多极化的发展,也带动了文化多样化在全球的发展;信息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起到了加速作用。“四化”之间可以说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各国都将别无选择地置身这一世界性的浪潮之中。任何国家要取得本国经济的更大发展,除了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外,还要善于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我们要顺势而上,趋利避害,发展自己,以更积极的姿态,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经济往来,把触角更多地伸向世界的各个角落,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经济发展研究部主任)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