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新闻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广东民生投入达1万亿元 约占公共财政支出的2/3

2012年12月12日09:17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雷雨 赵琦玉
原标题 [粤公共财政支出近2/3投向民生]
    社会组织、民众以及市场力量真正融入到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中来。南方日报记者 丁玎 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十一五”期间广东财政民生投入约1万亿元,占全省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从2006年的42.7%提高到2010年的57.2%,年均增长22.3%。2011年,全省财政民生投入达到4233亿元,占全省一般预算支出的63%;与此同时,压缩行政经费2%,增加国有资本经营收益10%用于民生投入。

  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透露,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全省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对民生的投入,预计到2020年,各级财政投入到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资金将达到2.5万亿元以上。

  革新执政理念

  投446亿办10件民生实事

  最近几年,广东扎实解决“基本民生”、“底线民生”、“热点民生”问题,大力推行“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新模式,建成珠三角绿道网等一批惠民工程,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从2011年开始,广东各级政府每年都要向社会承诺“十件民生实事”。

  今年,省财政将再投入446亿元,集中力量办好10件民生实事。7月9日,广东省省长朱小丹称,党政机关要带头压减行政支出,坚决控制临时新增开支,省下钱来保民生。

  这样的民生工程,肇始于发展方式和目的的反思,缘于执政理念的深刻革新。

  2011年1月,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理念,就是要通过转型升级增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创造社会财富和公平分配社会财富。

  2011年10月,全国首个省级幸福指标体系率先在广东出台,“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成为衡量党员干部工作的一把标尺。

  今年6月,广东发布《2011年广东群众幸福感测评调查报告》,首次发布幸福广东主观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结果显示,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中过半数城市群众总体感到“比较幸福”。

  做好“三大民生”

  各方力量参与社会建设

  2011年7月,汪洋首次提出“三个民生”思想,搞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民生”、关注“热点民生”。

  对于搞好“基本民生”,汪洋表示,要加快建立人人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他说,要着力推动各类基本社会保障由城市人口向农村人口延伸,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延伸,力争全省常住人口都能逐步享有基本社会保障权益。

  保障“底线民生”的理念,是要确保全体社会成员都能温饱无忧、体面尊严地生活。广东创造性提出扶贫“双到”举措,到2011年底,全省被帮扶的37万户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比2009年增长121%。

  而百姓最关心的“热点民生”也是矛盾最集中的领域。就业,广东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从2007年末到2010年底,累计培训劳动力266.6万人,转移就业469万人。教育,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缓解“入园难”“入园贵”、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医疗,各级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及社会建设时,首次把改善民生与创新管理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事实上,广东早已在实践中探索了一条社会建设的新路径:下了大力度让社会组织、民众以及市场力量真正融入到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中来,真正实现政府“掌舵”、社会“撑船”。

  12月5日、6日,第二届志愿服务广交会在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涵盖各行业、各领域、各界别的310个参展社会组织共501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参展,吸引了近万名各界爱心人士、志愿者及市民参与,共汇聚爱心资源达1219万元。受助项目中,绝大多数是以敬老、助残、关爱外来工子女、环保等与民生息息相关,党委政府想做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公共服务。

  我省社会组织数量年均增长达10%以上,截至去年底,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是30535家,从业人员达42万多人,成为建设幸福广东的一支重要力量。

  愿景

  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汪洋提出,建设幸福广东,必须突出改善民生。要大力发展各项民生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全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这为广东未来五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民生图卷: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创建教育强省,争当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打造南方教育高地,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教育发展路子。

  广东“十二五”规划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对民生社会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大幅提高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珠三角各市的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40%以上;“十二五”期间城镇净增就业人数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参保人数新增2000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范围内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70%以上;通过新建、改建、政府购置、租赁等方式增加保障性住房房源,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80万套,到2015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3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基本得到保障。

  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力争2015年基本

  实现“大病不出县”

  实干兴粤

  南方日报讯 (记者/陈枫 通讯员/粤卫信)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告诉笔者,近年来,广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全省居民期望寿命已达到76.1岁(全国73.0岁),居民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前列,部分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未来5年是我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攻坚时期,广东将以“四个实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积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力争到2015年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姚志彬透露,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加强粤东西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的重点医学专科。

  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省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政府原则上不再新办城市综合性医疗机构,新增和存量调整的医疗资源,要优先支持儿童、妇产、传染病、康复、精神病、皮肤病、老年关怀和肿瘤等专科医疗机构建设。合理控制公立医院比重,为民营医院发展留下空间。

  按照规划,到2015年,广东将实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全覆盖,标准化建设率达到98%。10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力争有1所医疗机构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各地级以上市至少有1所三甲医院,全省建有若干家民营三甲医院。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分别达96%和98%以上。县域内就诊率力争达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南方日报记者 雷雨 赵琦玉(除署名外)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