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亲民物价”尚待市场检验
原标题 [贵阳:“亲民物价”尚待市场检验]
新华网贵阳12月20日电(记者齐健 闫起磊)从街头“平价早餐车”到社区“平价蔬菜店”,贵阳市围绕贴近市民生活多举措推进平价工程,打造“亲民物价”。然而,平价工程并非一帆风顺,“亲民物价”呈现的几多欢乐几多愁,对政府和企业的智慧提出了更高要求。
直销店:有的门庭若市 有的惨淡经营
“社区生鲜产品直销”是贵阳市为降低市民生活成本、方便市民买菜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通过政府多种形式的补贴让利,让直销点供应的农产品价格低于周边2公里范围农贸市场零售价的15%。目前,贵阳市共建成近百个直销点,有租赁社区门面、进驻社区超市、搭建临时板房以及生鲜直通车等多种形式。
创新农业有限公司是贵阳的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今年6月在当地世纪城社区开了首家社区生鲜蔬菜直销超市。目前,该公司在贵阳市老城区和新区共建成了13家社区生鲜蔬菜直销店,每天供应的生鲜蔬菜不少于60个品种。
在世纪城社区的直销超市里,前来买菜的人排成了长队。一位姓张的阿姨说,虽然她家住在超市两公里外的地方,但还是经常来这里买菜。
记者看到,直销超市里每斤小葱只卖1.5元,而超市外的菜市场里超过了4元;每斤白菜只要0.5元,而菜市场里一般超过2元。
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直销超市里的生鲜、蔬菜价格平均比菜市场里便宜近一倍,每拉来一车新菜,很快就会被抢购完,超市不得已实行了限购,如青菜类每人限购2公斤。
但在贵阳市南厂路,另一家社区平价生鲜直销店则呈现不同的经营状况。在店里打工的万阿姨说,尽管菜价相对便宜,但由于直销店的位置比较偏,附近的住户不多,生意一直不太好。
创新农业有限公司的一位赵姓经理告诉记者,他们的生鲜菜本身是赚不到钱的,超市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超市其他商品的销售,来买菜的人,多少顺带买些其他商品。因此,人流量小的平价生鲜网点,势必会遇到困难。
早餐车:有的生意火爆 有的闭门歇业
面对日益上涨的早餐价格,贵阳市启动实施了平价早餐工程。首批近百台平价早餐车覆盖全城布点营业,以低于市场价格的10%到15%为市民提供便携式早餐。
不过平价早餐车上街运营一个来月,经营状况却呈现“两重天”。个别路段生意火爆,每天收入上千元;另有近四成早餐车却因无法正常运营而关闭,成为街边摆设。
记者早晨来到贵阳市三桥黄花街口,几辆崭新的早餐车停在路边,销售价格表显示,出售的早餐有饮品、粥、面点、米制品、面包等,最高价3.5元。可早餐车窗门紧闭,无人营业。
在贵阳市第十中学、黄金路、贵州省二医附近等地,则是另一番景象。每天早上,早餐车前人头攒动。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营业额每天在600元至800元左右。
贵阳市平价早餐车天天香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经理王洪介绍,因为布点不尽合理,一些人流量小的背街深巷的平价早餐车无人问津,“一天收入只有100元左右,只能关闭。”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之前对2.5元一份的平价早餐充满期待,不过口味还得看个人喜好。还有人担心平价早餐是否真能坚持下去,希望不要让老百姓空欢喜一场。
稳市场:政府和企业还需有“大智慧”
贵阳市物价局局长袁云龙说,政府推动平价工程,是为了引导市场价格合理形成,让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早餐、农副产品价格越来越“平易近人”。
然而平价遇到的阻力,除了市场因素,还有人为因素。
在贵阳市黄金路农贸市场,今年9月份曾有30多户卖肉商户集体停业,“声讨”卖低价肉的冷鲜肉专卖店。商户们认为,附近几家超市低于农贸市场价格卖肉,对他们的生意造成了冲击。
无独有偶,今年4月,贵州省六盘水市一家食品公司在当地农贸市场外设立了20个平价肉直销点。但从直销点被肉贩联手“围堵”,再到租赁门面遇“划行归市”,平价肉店最终没能扛住,被迫退市。
贵州大学教授林岚涛等专家认为,平价工程的实践对政府和企业的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网点选址如何更加科学,如何协调与周边经营户的关系,如何完善相关的法规保护正常的经营秩序等。
创新农业有限公司的赵经理说,直销超市的菜价便宜一是因为有政府补贴,以及房租、水电等费用政府给了一定减免扶持;二是公司有自己的蔬菜基地和物流系统,蔬菜直接从地头拉进超市,没有中间环节;三是公司与不少农业合作社签订了供销合同,可以用较低的价格实现“农超”对接。
他认为,只要政府政策延续稳定,企业是愿意去做这样的平价超市的。他希望政府的补贴、资助落实得更快些,让企业吃上“定心丸”,还希望政府在发展蔬菜基地方面给予更多扶持。
作者:齐健 闫起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