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家滩考古探明遗址结构及功能分区
原标题 [凌家滩考古探明遗址结构及功能分区]
新华网合肥12月22日电(记者王圣志 鲍晓菁)历经4年多的调查、勘探,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对凌家滩遗址的结构、功能分区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对全面了解凌家滩遗址产生的自然和社会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据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朔知介绍,凌家滩遗址经过五次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但以往所知的仅仅是大型墓地部分,而对整个遗址的面积、功能分区、有无特殊遗迹、是否存在聚落群等诸多问题都缺乏了解。为此,从2008年底开始,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大范围开展调查、勘探工作,全面了解遗址本体、周边遗址分布等情况。
朔知说,目前勘探工作获得了阶段性成果,对凌家滩遗址的结构、功能分区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山岗东侧的平地上发现了大量红烧土堆积,范围超过10万平方米,分布密集而有规律。红烧土堆积大小不一,其中多数应与房址有关,部分或为红烧土坑、零散堆积。在红烧土堆积的周围,发现了较多的类似灰坑的遗迹,大小不一,大者径长10余米。在遗址的外围,通过勘探还发现了一条壕沟。
朔知告诉记者:“我们目前可以知道,凌家滩遗址是裕溪河流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史前遗址。凌家滩遗址本身的年代延续了数百年之久,主体年代与崧泽文化的年代相同。居住区主要在平地之上,贵族墓地则位于山岗高处。壕沟的年代虽然不能确认,但却是了解凌家滩遗址十分重要的线索。”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为距今5800年—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自1985年被发现以来,历经5次考古发掘,发现祭坛、墓葬、古井等遗迹;其中出土玉龙、玉人、玉鹰、玉版、玉猪等玉器1100多件。凌家滩遗址199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作者:王圣志 鲍晓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