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选南湾华裔参政现乍暖还寒象 草根阶层崛起
2012年12月24日09: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 [美大选南湾华裔参政现乍暖还寒景象 草根阶层崛起]
中新网12月24日电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南湾华裔参政热情高涨,十七位华裔候选人涌现在各个层面的地方公职选举中,其中越来越多的草根候选人出现,打破了华裔对政治冷漠的刻板印象。不过,竞选期间出现的负面竞选事件、资深政客意料之中的落马显示,随着参政的程度加深,华裔政治生态圈越来越受到各方利益的影响,华裔参政出现了乍暖还寒的景象。
本次华裔参选者众,但结果仅是维持了华裔参政的现状。十七位华裔候选人中,仅有八人当选,其中还包括五位现任者,并没出现突破性的当选。
获得连任的包括圣他克拉县教委马慧娟(Grace Mah)、菲蒙联合校区教委高叙加(Lily Mei)、苗必达联合校区教委刘远耀(Danny Lau),加州22选区众议员方文忠因选区重划竞选加州28选区众议员成功。另外圣荷西现任市议员朱感生在6月初选中以54.5%支持率直接当选无需进入11月复选。
另外有九位从未担任过公职的华裔候选人,此次参选从联邦众议员到教委层面的候选人。他们是国会17选区众议员共和党候选人李伊云(Evelyn Li)、加州24选区众议员共和党候选人杨承志(George Yang)、El Camino医院董事候选人赵天华(Dennis Chiu)、圣他克拉山谷水务局第五区董事候选人薛乃庄(Nai Hsueh)、圣荷西Alum Rock联合校区教委候选人刘棣荣(Leland Lowe)、山景城(Mountain View)Whisman校区教育委员候选人蒋康德(Christopher Chiang)洛斯加多斯-萨拉托加联合高中校区教委参选人曾景琳(Katherine Tseng)、菲蒙联合校区教委候选人邵阳(Yang Shao)和伍晓文(Hiu Ng)。
除了伍晓文和杨承志外,其余七人全部是首次参加竞选。最后赵天华、薛乃庄、蒋康德、曾景琳当选。其中,赵天华已经在华裔参政界经营多年,薛乃庄因对手的金钱丑闻和恶意攻击获胜。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两位非现任公职的资深政客在本次竞选中败选。前菲蒙市议员曹业云(Steve Cho)第二度冲击市长职位功败垂成,令华裔小区颇觉惋惜。前辛尼维尔市长李洲晓(Otto Lee)挑战联邦第22选区众议员现任者失败。
无论如何,本次大选保持住了南湾华人参政党成果,但整个小区意识到如何对民选官员进行监督、筛选,对后继者进行培养等问题必须要提上议事日程,才是华裔小区在本次大选中最大的收获。
华人参政渠道不再单一
虽然当选的人数并不多,但华裔候选人参选的原因却有多种多样。除了反映出华人参政热情更饱满,也说明参政渠道不再单一,甚至党派政治已开始影响到华裔政客的布局。
与以往当选的华裔政客获得华裔参政组织大力扶持的情况不同,在今年参选的华裔政坛新人中,不少都是草根候选人,在竞选过程中几乎全靠个人的组织、筹款能力。这一情况显示华人参政热度持续升温,如何把手中有限的选票变成现实影响力、如何改变政要与人口比例失调的现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华裔有识之士的关心。
李伊云、杨承志、刘棣荣、蒋康德、伍晓文这几位候选人既无参政公职经历、也无长久小区服务成就,仅凭着服务小区的热情、对政治的兴趣,开始做成为小区代表的尝试。尤其是李伊云和杨承志以共和党籍身分挑战当地资深的民主党籍现任者,虽然在初选中脱颖而出,但在大选中获胜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通过一些有争议的事件炒作来提升知名度,是美国政坛政客的常用伎俩,日前爆出克林顿曾以桃色绯闻来获得“全国性的知名度”就是一例。但是几乎没有华裔政客使用此手段,而是采用另外一个较为稳妥的策略:以一些重要的竞选来建立知名度。
蒋康德在本次选举中当选教委,已经打开了草根政客当选的局面。其它四位候选人也收获了一定的知名度、积累起从政的人际网脉,也开始受到华裔参政促进团体的关注,相信他们未来的从政之路上便会出现更多支持者与辅佐者。
对比前几年当选的华裔参政者,如县教育委员张锡宏(Michael Chang)、方文忠、朱感生等,都是经过多年在小区不计报酬的服务才建立起人气和人脉,若后来者以通过竞选来奠定知名度的手法可令事半功倍。
华裔小区的参政平台仍然在本次选举中发挥了作用,令曾景琳、赵天华、薛乃庄首次参选就顺利当选。他们以小区人士的强大支持为依托,通过参政平台建立选区内的基本盘,胜率颇高。(王硕舸)
作者:王硕舸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