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细数硅谷新“潮”
原标题 [2012,细数硅谷新“潮”]
聚焦2012特稿:2012,细数硅谷新“潮”
新华网旧金山12月23日电(记者 李宓 毛磊)尽管这一年美国经济形势并不好,但引领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硅谷仍显得活力十足、创新不断,这一年涌现的创新热点,可能改变产业发展与未来生活。
可穿戴技术
过去,苹果公司新品发布会在科技界以“炫”著称,但今年“谷歌眼镜”的闪亮发布抢去不少风头。
戴上“谷歌眼镜”,用户的眼前会出现各种快捷标识,可查看天气、收发短信、查询地图,还能通过语音控制随时拍照、输入备忘录,在社交网站上分享各种信息。
市场调查公司IMS预计,类似的可穿戴IT产品到2016年将形成一个市值60亿美元的产业。除谷歌外,苹果和微软也在暗中发力。
据媒体报道,苹果公司早在2006年就向专利管理局申请注册一款像眼镜一样的“便携显示设备”,微软今年也申请了类似专利。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可穿戴IT技术将是移动技术大战的下一个重点领域。
移动支付技术
创业公司Square的规模可能还不大,但野心却很大:让现金乃至信用卡从人们生活中彻底消失。
Square在2012年跨出的实质一步就是与星巴克展开合作。从11月起,顾客在收银台扫描Square“应用”技术在手机上生成的二维码,就可在美国7000多家星巴克连锁店进行移动支付。
事实上,从电子客票到电子折扣券,从移动收银台到手机钱包,移动支付并非一个全新概念,但这一潮流一直没能在美国这样的主流市场普及,主要原因就在于移动支付的推广需跨产业链协作:零售商、信用卡公司、银行、移动运营商、手机制造商等等,缺一不可。
苹果等手机制造商也注意到这一趋势,在今年的操作系统升级中,该公司就在其中加入了一个名为“存折”的系统自带应用,可高度整合手机用户的各类电子优惠券和现金券等。三星和诺基亚等公司也一直在它们的产品中力推基于NFC(近场通信)技术的移动支付功能。
市场研究公司福里斯特预测,移动支付有望在3至5年后成为美国市场上的主流支付方式。
无人驾驶技术
自诞生以来,汽车业曾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但层出不穷的事故、无休止的交通拥堵等问题也让人们头疼。开发中的自动驾驶汽车或许能为他们带来全新解决方案。
目前,从汽车厂商到互联网巨头都在加大研发力度。由斯坦福大学参与开发的奥迪无人驾驶概念车Shelley的时速已能达到约190公里,通用汽车公司的卡迪拉克半自动驾驶汽车也计划在2015年投入大规模生产。
但走得最快的却是没有车辆生产经验的互联网巨头谷歌。这家公司今年9月宣布在5年内正式推出无人驾驶汽车,并已获得在美国内华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上路行驶的许可。
目前谷歌无人驾驶还是基于精确的数字化地图和传感技术,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预计,未来的无人驾驶技术会向“汽车-控制中心”模式发展。也就是说,所有车辆将与控制中心分享它们的位置、目的地和计划线路信息,控制中心则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车辆行驶速度,将车流控制在最佳水平。
据美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预计,到2040年无人驾驶汽车的占有率有可能达75%。
网络教育
对很多人来说上学很痛苦,每天要早起还要背沉重的书包。但如果现在告诉你,其实只要穿着睡衣躺在床上,就能聆听顶尖学术机构的大师授课,这是否让上学更有吸引力?
网络教学在2012年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覆盖幼儿园至世界顶尖大学阶段的多个课程,不断挑战传统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
以诞生于美国的非营利教育组织“可汗学院”(Khan Academy)为例,每个知识点的讲解视频只有15分钟。其网上教学视频目前已达3000多个,内容从基础加减法到高中物理,从自然历史到医药生物,播放次数已突破2亿次。
除了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上的频道,“可汗学院”今年还推出针对苹果iOS系统的应用,用户可在iPad上下载有字幕的视频、记录自己的学习进度;在移动平台的助力下,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
在美国加州的试点学校,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到学校做作业,老师发现问题后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而掌握较好的学生可随时加快学习进度。这种方法将教室和家庭学习对调位置,加强师生间互动,也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网络教学能打破“精英教育”的迷思,使优质教育资源不再局限于少数人。
跨平台 跨屏幕
硅谷在2012年的产品发布非常密集,各家厂商以很短的间隔推出从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的大量新品。苹果发布的iPhone5无疑最受关注,而在它那块高分辨率“视网膜显示屏”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苹果移动操作系统iOS与电脑操作系统MacOS的深度整合。
运用新系统,用户可在手机上打开一个网页或记下一段笔记。回家后,只要打开无线网络,这些更新就能直接出现在苹果电脑上,毫不费力地实现跨平台操作。
操作系统深度整合已成为各家厂商的努力方向。微软今年除推出“视窗8”操作系统,还接连展示适用于平板电脑的“视窗RT”系统、智能手机“WP8”系统。
这些系统尽管有一定差异,但无论从人机界面还是云端应用的同步,都达到非常高的一致性,目的也只有一个:形成统一操控风格,确立跨平台IT系统。
随着更多内容和服务通过互联网向“云端”融合,IT业传统势力范围的分界逐渐模糊乃至消失。苹果、谷歌、亚马逊和微软等不同背景企业的竞争交集增多、战线更为复杂,专利战等“非常规武器”也被纷纷祭出。
英国期刊《经济学家》在近期一篇报道中,以热播的魔幻史诗剧《权力的游戏》妙喻乔布斯去世后IT业的多元竞争格局,而作为观众的消费者,将乐享更多廉价的创新产品。
作者:李宓 毛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