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1日起,陪伴了几代人的一代身份证,将退出历史舞台,还没到“而立之年”的一代证,生命仅剩7天了。近30年来,这张薄薄的卡片,在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更是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记录了每个人的成长足迹。
从40、50后对首获身份证的新鲜好奇、到70、80后拿它捅宿舍门的校园情结……回首过往,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关于“一代证”的记忆,这些记忆或清晰、或模糊,但大多与青春有关。
她领到中国第一张身份证
讲述:单秀荣 职业:女高音歌唱家
出生于1946年的单秀荣,除了在音乐上的造诣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中国一号公民”。28年前,她在居住地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03号文化部宿舍大院内,领取了新中国颁发的第一张居民身份证。“这是个不可替代的荣誉,我觉得非常幸运。”28年后再次回忆起那段经历,单秀荣仍感慨万分。
“第一人”经慎重选择
时光回转到1984年8月30日晚,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03号文化部宿舍大院的老干部活动站门前张灯结彩、花炮齐鸣,一派热闹景象。公安部、北京市公安局等部门联合举办的中国首批居民身份证发放仪式举行。
1984年,文化部大院里住了2000多居民,其中大院南楼有170多户、380位居民,这380人有幸拿到了首批居民身份证。而单秀荣成为380人中的“第一”。
单秀荣回忆,发证的前一天,民警上门通知,通知到她家的时候特意说了一句:“单老师,明天你第一个领身份证!”不过这句话当时并没有引起她多大的注意,她反倒更关心身份证的“功能”。她问民警:“有了身份证,出门还用不用带工作证?”民警答:“身份证和工作证不同,工作证还是要带。”
事后,单秀荣了解到,那个年代选择“第一”并非随机行为,而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理论上说,单秀荣的丈夫是户主,应该去领第一张身份证,但是组织上决定给她。
1984年,单秀荣38岁,作为女高音歌唱家,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上世纪70年代末,她为多部电影、电视剧配唱主题歌曲,电影《沂蒙颂》的插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电影《归心似箭》的插曲《雁南飞》等,在当时几乎家喻户晓。
除了社会影响外,组织上考虑人选还充分综合了政治素质、年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等因素。“不能有犯罪前科,年龄也不宜太小或太大,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综合各方面因素,单秀荣成为“中国第一公民”。
领证热闹像过年
“当时领证的场景就像过年一样,很多居民围着,拿到身份证后都特别兴奋。”单秀荣回忆,当晚自己拿到身份证就是一瞬间的事儿,还没顾得上多想,就被记者们围住了。
《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等各媒体的记者纷纷上前采访,请她谈谈感受。“我想了想,说‘领了身份证以后肯定方便多了’。”至今,她对自己的这句回答仍印象深刻。
“虽然当时还没有实际用过,但是我想象中肯定是方便了。”事实也印证了当天的回答。单秀荣是演员,当时经常出差演出,再加上有时候会收到录音稿费,所以身份证在她身上的使用率,远高于其他普通市民。
领到身份证的第二天,单秀荣所在的大院更热闹了。媒体采访不断,还有不少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明信片、首日封,让单秀荣签字。大院的收发室经常是一麻袋一麻袋地装,最多的一天能收到七八十封信。
单秀荣认真地在每张明信片、首日封上签名,然后再寄回去。有些没有附带邮票,她就自己掏钱买邮票贴上去再寄回,没漏下一个。
无偿捐给博物馆
2000年,北京筹建警察博物馆,单秀荣接到了当时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的电话,希望她能将这张意义重大的身份证捐给博物馆。
“没问题,这个第一非同小可,它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我只是很幸运而已。” 单秀荣答应得非常爽快,没要一分钱。她说,这是作为“中国第一公民”应该做的。
他手写了第一代身份证
讲述:唐晓刚 职业:文化部办公厅调研员
当年,20岁出头的唐晓刚在文化部“大院派出所”工作,因字迹工整漂亮,被选中参与手写身份证,包括“中国第一公民”单秀荣、著名歌唱家王昆、原文化部部长周巍峙等在内的1700多张身份证,都由他手写而成。
写字工整“脱颖而出”
可能有人不知道,最早的一代身份证姓名、性别、出生、住址、签发期、有效期、编号这一系列信息,并不是打印上去的,而是手写而成。1984年,在文化部“大院派出所”工作的唐晓刚就曾参与这项工作。
当时,东城公安分局和文化部合建了“大院派出所”,地点设在文化部宿舍大院内,“派出所”有3名警务人员,刚从警校毕业分配到文化部保卫司的唐晓刚成为其中之一。
1984年,唐晓刚接到上级指示,说要办身份证了。领导给了几张空白卡片,让大家都在上面写字,然后送到朝阳门派出所去筛选。
很快,唐晓刚的字脱颖而出,被安排抄写文化部大院内2000多居民的身份证信息。“要说起来,还得感谢警校,上学的时候,学校要求学生每晚都要练字。”唐晓刚回忆,自己其实更擅长写行书,但是考虑到隶书字迹看起来更工整,抄写身份证时全部改成了隶书。
3个月写了1700多张
尽管在正式抄写前练习了多遍,但真正提笔的那一刻,唐晓刚还是紧张得不得了。“手心里全是汗,生怕抄错了。”
当时,“大院派出所”设在居民楼的一楼,是两间不挨着的房间,每个房间10平方米,房间内有两张桌子,两把椅子,唐晓刚和另外几名同志每天就坐在桌子旁抄写,一个人抄写完,另外几个人检查,反复几轮下来,确定没问题了再进入下一个环节。
“最晚的时候抄到夜里12点,手指肚磨扁了,眼睛花了,看哪儿都是重影。但现在想起来这是件非常荣幸的事!”唐晓刚回忆,在历时3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抄写了大约1700多张身份证,其中包括“中国第一公民”单秀荣、著名歌唱家王昆、原文化部部长周巍峙等人的身份证。
抄写也难免出现失误。唐晓刚记得,一位叫“黎红儿”的居民身份证编码少写了一位,几轮检查都没有发现,居民拿着身份证来找,几名同志还为此自责了很久。
后来,手写身份证被机打代替,那段经历也成了难得的记忆。
每张照片都需要修剪
那时候,制作一张身份证的流程至少分五步:先在一张与身份证尺寸相等的白纸片上写字,将姓名、性别、出生、住址、签发期、有效期、编号等信息写上去;再用剪纸刀对五花八门的照片进行修剪;符合要求后用胶水把照片贴上去;送到朝阳门派出所翻拍;最后塑封。
之所以说是五花八门的照片,是因为当时身份证照片都由个人提供,虽然也提出了“着正装”、“白底”之类的统一要求,但由于是新鲜事物,很多人的理解不一样。一些人去照相馆里照了新照片,一些人从家里翻出了“感觉良好”的老照片。
“交上来的照片有些颜色不对,有些尺寸不对,能有1/5不合格,需要发回重照。筛选合格的照片也往往不规范,几乎每张都需要剪裁。”唐晓刚回忆说。
就这样,3名“大院民警”,外加从海淀公安派过来学习的2名民警,5个人,历时半年,终于把2000多人的身份证发放工作准备就绪。
他见证首用身份证取汇款
讲述:李季 职业:曾是东四邮局营业员,如今是北京东区邮电局党群工作部副主任
当年,他见证了市民首次使用身份证办理业务。一张小小的卡片取代了户口簿、介绍信,李季期盼自己也能早日拥有。
首次取款经过逐级请示
1984年,20岁出头的李季在东四邮局上班,负责处理大宗邮件。那天,李季正忙着手里的工作,就发现离自己仅一墙之隔的汇兑窗口十分热闹,围了很多人。出于好奇,李季也挤上去看,原来是歌唱家单秀荣,她手里拿着一张小小的卡片,吸引了营业人员和周围顾客。“这叫身份证,你们以后都会有,有了它大家出门办事更方便了!”她把身份证举得高高的,大家都很好奇,凑近了仔细瞧。
那时候,到邮局取汇款、领邮件,需要携带户口簿、介绍信等证件。尤其是取汇款、领包裹,介绍信只能一次一用,每取一次汇款,就得再重新开一次。而这次,单秀荣是用身份证来取稿费的。“可是这张小小的卡片谁都是第一次见,能领钱么?”营业员犯起了难。尽管和单老很熟悉,营业员还是喊来了当天的班长,班长又打电话向上级管理部门请示,直到得到上级回复:“可以办。”在班长的指点下,单老师把身份证上的15位号码工整地抄写在汇款通知单背面的栏目内,班长小心翼翼地接过身份证和汇款单比照,交给了营业员,营业员又比照了一番后,才放心地将稿费交给单老师。
“误打误撞”用上身份证
“刚看到身份证,挺新鲜,就盼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办一张。”李季回忆,没过多久,他的这个愿望就实现了。但是,当时李季和大多数人一样,出差和领汇款的机会很少,所以,身份证在前几年几乎没派上用场。“虽然用不上,但我一般都会带身上。”李季回忆说,自己第一次用身份证是“误打误撞”。1987年,他和几个哥们去郊区玩,晚上太晚了,就来到了当时的门头沟北京矿务局招待所。李季拿出工作证,对方摇了摇头。他又掏出身份证,对方看了看,说“可以”。就这样,身份证第一次派上了用场。
此后,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身份证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身份证的使用功能越发强大。干个体的越来越多,以往出门带的“单位介绍信”失去了作用,坐飞机、住宾馆、银行存款、办营业执照……样样离不开身份证。身份证也由此见证了由“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记忆碎片
在70、80后的记忆里,一代身份证更多的是与校园联系在一起。70后张云回忆,大学期间,他总是把一代身份证随身携带,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当数“捅宿舍门”。而80后回忆起一代身份证,则不约而同地笑说“照片太丑”。
讲述:张云
出生:70后
记忆:当“捅门神器”
2004年,国家开始推行第二代身份证,算起来,已经很多年了。但是70后的北京市民张云却迟迟不愿换掉“一代证”,直到今年年底,他才搭上了换证的“末班车”,因为他拿着“一代证”去办新的银行卡,银行拒绝受理。在银行、机场等很多地方,“一代证”已经提前寿终正寝。
“实在是不愿意换,一代证还有我不少记忆呢。”张云说。实际上,所谓“记忆”颇为无聊无数次地用身份证捅开宿舍门。“到上世纪90年代末,大学宿舍楼都是老式的撞锁,大家出门又经常忘带钥匙,身份证的硬度厚度,最符合捅门的标准,顺着门缝照着锁舌一插立刻就开了。这种门确实不防盗,但那时候大家也没啥贵重物品,最贵重的寻呼机肯定是随身带的,不像现在至少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和苹果手机。这一捅就是4年,熟练到比用钥匙开门还快。代价就是,毕业时大家的身份证都破破烂烂软趴趴的,记得当时看到一位同学的身份证居然还很新,大家还惊呼来着。”
不少70后都有和张同学同样的“虐待”身份证的回忆。实际上,对上世纪90年代末的学生而言,身份证确实用处不大。那时候背包旅游还不流行,银行卡很少,手机还是地位的象征,住宾馆查身份证不像现在这样严格,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都处于初级阶段。
讲述:颜女士
出生:70后
记忆:和歹徒抢身份证
70后颜女士和一代身份证有着极特殊的情感,“为了保护一代证,我把歹徒都吓跑了。”这位外表看上去柔弱纤瘦的女子回忆起自己的经历,着实让人捏了把汗。
颜女士回忆,她曾经因为丢失钱包而把一代身份证弄丢,补办时间长,手续繁琐,这让她发誓再也不能弄丢身份证。但是不巧的是,此后的一天晚上,她独自走夜路,突然一旁飞车而过的男子拽住了她肩上的挎包,“我想起包里有刚刚办好的一代证,不能再丢了,我就使劲往回拽,我被带出去50多米远,硬是没松手,结果歹徒先松手了。”
回忆起这段经历,颜女士难免有些后怕,但脸上还流露着自豪的神情。
讲述:孙亚辛
出生:80后
记忆:照片丑“遭嫌弃”
和80后聊起对一代证的回忆,多数都会嚷嚷“照片太丑”。“脸都是黑的,就像墨水喷多了一样,表情木木的,连我自己都不愿意看。”80后市民孙亚辛回忆说。上大学期间赶上换二代身份证,她当时的男友、也是现在的老公非得要看她一代证照片,她没藏住,被看到了,“老公当时就说,早知道这么丑,就不找你了。”虽然是句玩笑话,但也加速了她赶紧更换二代证的念头。她笑说,“差点因为身份证丑失去男友。”
记者注意到,如今个别喜欢怀旧的市民手中还留有“一代证”,“换二代证时谎说丢了幸免留下的,其实就是为了留个纪念。”
历史存档
身份证那些年
1984年4月6日 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中国通过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揭开了居民户口证件化管理的序幕。
1984年8月30日 首批第一代身份证在北京发放。随后,上海、广州、天津、沈阳等大城市相继发放第一代身份证。1989年后在农村地区普遍发证。
1991年 公安部立项进行制证工艺改革与制证设备技术改造,创建了新的制证工艺系统。
1995年7月1日起 防伪居民身份证启用。证件采用了全息透视塑封套防伪,身份证几乎不可能无损剥离。
1999年10月1日起 居民身份证编号由原15位升至18位。
2004年1月1日 第二代身份证开始换发。融入IC卡技术,防伪性能提高,办证时间缩短,存储信息增多。
2011年10月2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修正案(草案)》规定,尽快结束一代居民身份证与二代居民身份证同时并用的局面。
2013年1月1日 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停止使用。
本期策划:张旭光
晨报记者 邹乐/文 首席摄影记者 蔡代征/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