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启动“新型大国”外交 组合拳频出捍卫主权
2012年12月25日09: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 [中国启动“新型大国”外交 组合拳频出捍卫主权]
中新网12月25日电(记者 邓永胜) 今年以来,国际局势深刻变化、周边安全形势微妙复杂。面对这一局面,中国启动“新型大国”外交,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多重挑战,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上以负责任的态度发声,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另一方面,面对部分邻国挑衅,“组合拳”频出,坚定捍卫领土主权。
邻国频挑事端 中国“组合拳”加大海洋维权力度
今年以来,部分邻国频借领土问题向中国挑起事端。4月10日,菲律宾军舰公然袭扰在黄岩岛潟湖内正常作业的中国渔船,挑起“黄岩岛事件”;6月21日,越南国会通过《越南海洋法》,擅自将中国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纳入所谓越南“主权”范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严正交涉,执意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导致中日关系急剧恶化。
面对挑衅,中国敢于接招,多管齐下,运用外交、行政、经济、军事、法律、舆论等多种手段进行反制,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目前,中国公务船已在钓鱼岛海域实现巡航执法常态化,钓鱼岛局势发生根本变化。而地级三沙市和三沙警备区的设立掀开了中国南海维权和开发新的一页。在捍卫主权的同时,中国也注意掌握节奏,有理、有利、有节,坚持通过对话和平解决问题的一贯立场,展现大国风度。
事实上,钓鱼岛、南海问题由来已久,并非新问题,但在近几年却出现明显升温之势。这其中既有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影响,也是区域内外力量交织作用的结果。
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2013年《国际形势黄皮书》显示,近年来,美国显著加快了在亚太的“再平衡”步伐,而美国的盟国和伙伴国,特别是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国家,正借机加强针对中国的战略防范和外交制衡。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摩擦和冲突在显著增多,周边安全形势已呈现紧张化的态势。
在南海,一些南海争议有关当事国借机“挟洋自重”,频频向中国挑起事端,加大声索力度,企图借助外部力量推动南海问题多边化和国际化。一些域外国家呼应美国亚太战略调整,追随美国加大介入南海事务力度,也导致南海地缘政治竞争加剧。
对于中日钓鱼岛争端,美国一方面宣称对钓鱼岛最终主权归属不持立场,但又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并多次表示《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在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刘江永看来,正是美国的这一立场,致使日本误判形势、有恃无恐,不断挑战中国底线,最终做出“购岛”的错误决定。
社科院黄皮书认为,考虑到亚太地区这种结构性矛盾一时难以克服,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着调整与周边国家关系,消解各种消极因素,维护和平发展大环境的严峻挑战。
但也有观点,美国采取的一系列“再平衡”措施恐难取得预期效果。一方面,美国固然希望这些国家给中国惹些麻烦,但也不大可能置中美关系的大局和地区稳定于不顾,为它们“两肋插刀”。另一方面,亚太各国也深知自身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并不希望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
今年的十八大报告首度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宣示中国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王在邦对此分析指出,这一战略的提出实际上有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发展海洋经济,二是有效维护海洋权益,三是强化海军力量,“三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分析指出,这正是因应周边的复杂形势而做出的全面性战略选择。可以预期,未来中国在海洋上的维权力度将会不断加大,并且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国际社会捍卫中国的核心利益和发展权益。
中国运筹大国关系更积极主动 高层互动频密
2012年,中国积极运筹大国关系,除对日关系因钓鱼岛局势升级趋冷以外,与其它主要大国均互动频密,双边关系稳定发展。
在中美关系方面,今年适值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曾用“关键一年”来强调今年对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年来,中美两国领导人保持密切接触和往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年初成功访美,拉开了今年中美高层互动的序幕;之后,中美两国元首分别在出席核安全峰会和G20峰会期间实现两次会晤;此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两度来华访问,中美两国防长也在今年实现互访。两国领导人还就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时近岁末,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又赴美出席第23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延续了高层频繁互动的趋势。
除了高层互动,中美各领域沟通对话机制亦保持畅通,就在本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召开前夕,第13轮中美防务磋商在美国举行,而在今年5月,中美两国在北京成功举行了第4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今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对今年的中美关系这样概括。“2012年,中美两国均进行了领导层的换班,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奥巴马也成功连任美国总统。在这一背景下,年初习近平对美国的访问对两国关系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下一步发展非常有利。”
通观全年,从政治、经济、战略层面来讲,中美关系在2012年相对平稳,但在贸易、军事等方面战略互信不足仍然存在。美国极力推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也无可避免与中国产生摩擦。曲星认为,中美关系在未来仍将呈现波浪前进、螺旋上升的态势;两国应扩大充实机制化的对话渠道,来管控分歧,扩大合作,避免战略误解误判。
今年的中欧关系也亮点颇多。双方高层互访频密,各领域合作不断走深、走实。胡锦涛、温家宝、李克强等中国领导人访问了欧洲,范龙佩、巴罗佐等欧盟领导人也成功访华。双方还在9月成功举行中欧第十五次领导人会晤,共同探讨应对危机、深化合作之策,取得积极成果。
近年来一直保持积极健康稳定发展势头的中俄关系今年也延续了良好势头。双方务实合作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人文交流更加活跃,在重大国际和热点问题上保持密切协调和配合。中国总理温家宝不久前赴俄出席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并与俄总统普京举行会谈。在此之前,中俄两国元首年内已举行两次会晤。中共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也强调坚持对俄友好的方针不会改变,对优先发展中俄关系的战略定位不会改变。
中国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挑战 树立负责任形象
今年以来,在霸权主义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的形势下,中国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多重挑战,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独立自主地决定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发挥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譬如,在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的形势下,中国坚持合作共赢、共体时艰的方针,继续采购美国国债,积极扩大对欧投资,为共同引领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做出重大贡献,有力证明了中国是不与欧美搞对立的新型大国。
与此同时,中国亦坚决反对欧美大国借各种名义搞贸易保护主义,坚决捍卫中国企业在欧美各国投资经营的合法权益。
在周边外交上,中国开始以更加负责任的大国政策,推动形成中老缅泰湄公河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协商确定中国和阿富汗的警察合作机制。有媒体据此分析指出,在继续以经贸合作和平崛起的同时,中国亦适时采取了“兼顾安全合作”新思路。
2012年,中国继续重视并积极参与“峰会外交”。今年举行的世界未来能源峰会、核安全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G20峰会、APEC峰会、东亚系列峰会等,中国领导人无一缺席。今年六月,上合组织第十二次元首理事会在北京成功举行,成果丰硕。一年来,中国领导人穿梭于国际会场,就国际经济形势、能源安全、防止核扩散、多边区域合作等政经热点问题发出中国声音。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调解地区热点问题。例如,在叙利亚局势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中国提出了政治解决危机的六点主张并派特使斡旋,推动安理会成员在叙利亚问题上达成重要共识。
在伊朗核问题上,在坚持既有立场的同时,中国也积极同六方机制其他成员沟通协调。在巴以问题上,中国立场鲜明,并最终与国际社会一道促成巴勒斯坦正式取得联合国观察员国地位。此外,中国继续致力于推进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进程,为维护半岛和平稳定、促进东北亚地区长治久安做出不懈努力。
分析指出,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外交体现出日益宽广的全球视野和大国胸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在未来,继续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提升地位和影响,同各大国加强合作、妥处分歧,推动新型大国关系建立势必成为中国外交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