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新华社刊发刘云山系列旧照
相关资料:刘云山文章《夜宿车马店》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
人物特稿:“接地气才能有底气”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
“我们党开了一个好的会,有了好的纲领,定了好的目标,重要的是以好的作风、好的学风、好的文风,使大会精神入耳入脑、深入人心,变成精神力量、变成实际行动,真正落到实处。”
12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到北京市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如何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向深入听取基层意见建议。
这是十八大以来,又一次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的座谈会。会上,再次体现了中共新一届最高领导层倡导的清新的作风、会风。
在11月15日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65岁的刘云山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层。
从北疆边陲到首都北京,从新华社记者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一路走来,始终给人谦和务实稳健的印象。“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这既是他常用来要求下属的话,也是他多年主管中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发展工作的心得写照。
历经基层磨练 保持深厚百姓情怀
祖籍山西忻州的刘云山,出生在古称敕勒川的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学习、成长都在内蒙古自治区这个边疆省份。参加工作之初,他在农村学校做过教师,在农村参加劳动锻炼。1975年至1982年,刘云山在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当了7年“农牧口”记者。
7年间,他走遍内蒙古农牧区,走近农牧民,采写了大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报道。他31年前采写的《夜宿车马店》,至今仍被中国新闻界视为范文。这篇不足千字的通讯,生动记录了他夜宿车马店的所见所闻,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农牧民“丰收的喜悦”。这篇报道的写作手法被当时的新闻界争相模仿,此文还被作为名篇收入新闻院校教材。
改革开放之初,中共提倡选拔任用年轻干部,1982年刘云山离开记者岗位,调任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之后担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在1985年召开的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年仅38岁的刘云山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此后,历任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赤峰市委书记,区党委副书记等职。1993年,刘云山出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2002年出任中宣部部长。随后,在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从记者到官员,几十年间,刘云山不变的是他对百姓、对基层的深厚情感。1986年,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时,为调研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刘云山独自一人坐火车、乘汽车、搭拖拉机,进农家、住帐篷,与农牧民群众促膝谈心。他说:和群众在一起,才能听到他们的心里话;和群众在一起,本身也是一件快事。人民日报著名记者陈勇进到河套地区采访听到刘云山的故事写了“部长下乡”的报道,引起不小反响。
在中央部门履职多年,刘云山仍每年都坚持深入基层,每个省区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他看来,亲眼看到的情况,亲身体验的事情,最具说服力。针对新闻报道中存在的“官话、套话、大话”现象,刘云山认为“新闻记者应该经常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说短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他还常写一些“豆腐干”的短文,为的是反对“假长空”的文风。他倡导和推动全国新闻界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记者“把新闻写在大地上,写在人民心坎上”。刘云山认为,只有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他对“我是谁”有独到的见解,他说一个人有了权、有了钱、有了名,往往会头脑发昏,不知道我是谁,摆不正与老百姓的关系,其实不管有多大权力和名望,在老百姓面前都应该是学生,是公仆。搞清“我是谁”,才能解决“为了谁”、“依靠谁”。
“走转改”活动中,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负责人带头下基层、去一线,给新闻宣传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不仅在国内备受赞誉,也受到海外同行的好评。
不久前,根据中央电视台“走基层”系列报道改编的“中国在现场”节目在德国连续播出后,德国的编导说,片子让他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尊重”。有德国观众写信说,节目让他们“了解到中国官员关心民众的一面”。
[1] [2] [3]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