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国民车”伴随百姓小康路
2012年12月27日18: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 [(小康纪事)“经典国民车”伴随百姓小康路]
中新社天津12月27日电 题:“经典国民车”伴随百姓小康路
中新社记者 田齐
时尚动感的CUV造型,百公里综合油耗5.3升、5万左右的售价……在位于天津华苑的这家4S店,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邵月,对这款计划下月上市的夏利N7情有独钟。用邵月的话说,是这款车的省钱、实用、灵动,“打到”他了。
“夏利”的寓意是“华夏得利”。这是1986年9月30日第一辆两厢轿车下线时,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为其起的名字。26年过去了,夏利轿车在以自主单一品牌250万辆销售业绩载入中国轿车工业发展史册的同时,亦以其“适用型”家庭轿车的丰富内涵,成为中国大陆当之无愧的“国民车”。
时光回溯到1990年。那一年,精明的广州人发现了夏利车“皮实耐用”的优点,并从中看到了商机:他们托人从天津一口气购进200辆红色两厢夏利,办起了出租汽车公司,一年便收回成本。一时间,悬挂着“TAXI”顶灯的红色夏利,奔跑在中国内地城市的大街小巷,这样的盛景,后来被形象地称之为“祖国山河一片红”。
数据显示,2001年前,出租车需求在夏利轿车总销量中所占比例为85%,私人购车比例不足10%。但在2002年,夏利轿车的市场结构中,私人用户的比例达到75%,而出租车需求仅为18%。
采访中,有着18年夏利轿车销售经历的汪立新告诉记者,“夏利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价格。”2002年1月,夏利主动出击,宣布全系列大幅度下调价格,其中热销车型售价低至5万元人民币以下,此举引发的用户追捧和市场动荡,加快了轿车进入中国家庭的步伐。
虽然已经过去了10年,谈起夏利轿车热销的情景,汪立新还是有些激动:“那时候,北京亚运村万吉祥夏利专卖店门前,每天都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排队买车。银行的收款车就停在店外,店里收的钱,第一时间存入银行。根本没有现货,车主见到车,最起码要等3个月。仅这一家门店,一年就卖了6000至7000辆夏利。”
“夏利的使命,就是心系国情民需,为中国普通家庭打造经济、实用的代步工具。”郑福荣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汽车市场的理性回归和国人消费观念的逐步成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经济型入门级轿车将会持续增长。
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仅在省会城市售车,到90年代中期将夏利轿车向地级市推广,再到2007年开始自北向南逐步普及的“村长工程”,26年间,“夏利”由低端商务车和少数富人的私家车到工薪阶层、普通农民买得起、用得起的经济型轿车,在销量一路看涨的过程中,中国百姓的生活亦逐渐走向了小康和富裕。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夏利”已不仅是一个轿车品牌,它也代表了一个时代、一种生活。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