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中,姜凯喜望着已经封顶的小区心里很失落
寒风中,姜凯喜在工地高墙外徘徊,看着四栋拔地而起的大楼,他念叨着:“几年过去了,当年承诺给我们盖的房子咋就成泡影了……”
姜凯喜是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4年,榆林为表示重视关心人才工作,曾承诺建设人才公寓,解决像姜凯喜等一批技术人才的住房问题。今年,“榆林人才公寓”建成,这批人员得到通知不能申购人才公寓项目,而该公寓项目已开始在政府、国企内部认购登记。
曾承诺给房子建成却不让买 63岁的姜凯喜是一名农业技术专家,曾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像他类似背景的国家级、省级技术专家,榆林市有40余人,分布在农业、医疗、交通、畜牧、教育、电力等多个行业。
姜凯喜说,2004年榆林市人才工作会上,市委主要领导曾承诺,解决当地人才工作、住房待遇等。随后一批专家技术人才获得政府重奖,并提拔级别待遇,一部分人走上了领导岗位,同时解决住房问题也进入政府日程安排。
“2005年,政府准备在榆林高新区划拨一块土地筹建专家人才公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2011年公寓大楼开始正式修建。”从事医疗行业的专家张先生告诉记者,政府有关部门曾承诺,给这些专家每人按成本价格提供一套住房。今年年末人才公寓项目建成,姜凯喜、张先生等专家准备办理住房申购手续,然而他们被告知没有该公寓楼的申购资格。
已建成的楼盘叫“榆林人才公寓”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沙河路一处已建成的楼盘,共有四座公寓楼,地上建筑18层,地下一层车库。在工地角落一座环保监督牌上标注着该项目名称叫“榆林人才公寓”。这四座公寓楼外部基本装饰完毕,楼内户型主要为三室两厅或四室两厅。
这批专家技术人才是否有资格购房?榆林市人事局工作人员说,当年政府人才工作会议上,部分关心人才的承诺也在兑现,如发放奖金、提拔职务,唯有房子问题没有及时解决。由于政府资金运作困难,盖专家公寓楼虽然有想法,并准备划拨土地,最后没有成功。去年,榆林市城市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招拍挂手续,取得沙河路这片32亩的土地并开始建设。“如今这些专家都有住房,并非无房可住。该公寓楼是否给这批专家人才提供住房或购房资格,我们不是建设投资方,没有决策权力。”
有关部门称30套房给外来人才 记者从榆林城投集团公司了解到,该项目四栋高楼住房共计280套,有140和160平方米两种户型。其中180套已移交榆林市委组织部和榆林市人事局处理,100套留给投资方支配。该公司负责人说,作为投资方必须保证资金回笼,大楼地段位置极佳,升值空间高,楼盘不存在打折出售现象。“其实房子卖给谁都可以,这些专家希望低成本拿房是不现实的,房屋全部按市场价格出售。”
在榆林市委组织部,记者向有关负责人求证,得到的答复是该建设项目并非人才公寓项目,是城投集团公司投资的商业项目,建设时政府从来没有说过是为这批专家技术人才修建的,只是他们的误解。不过确实该建设包含了引进人才的想法。“我们计划留出30套房屋,作为外来高层次人才引进时为其提供的生活用房。”
级别低的公务员没有资格认购 如果这四栋大楼不是为技术人才提供的公寓住宅楼,那么用来给谁居住呢?记者从榆林城投集团公司了解到,“榆林人才公寓”将被改名叫做“榆溪沁苑”。
昨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人士道出部分实情:“这批国家级、省级的技术人才一部分处于退休与即将退休的状态,贡献率在降低。榆林还有一批外地调入的政府干部,没有合适住房,公寓楼建成后,也有利于解决这些人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将来引进外来人才,一部分住宅可作为其生活使用,但不拥有产权。”
近日,榆林市政府部分公务员开始陆续登记购买“榆林人才公寓”这批房屋,团购价每平方米8100元左右。榆林城投集团公司内部人员也开始认购。“房价确实也不低,不过地段紧邻榆林市委,毗邻正筹建的榆林市最大的商业中心,绝对是城市未来的黄金位置。这样算来买下其实也不亏,机会难得,想买的人有不少,有的因为级别低还没有资格认购。”一位参与内部认购的政府公务员说。
“人才公寓”被质疑名不副实 “如果确实没有资格购房,公寓楼作为引进外来人才项目可以理解,事实上这些房屋开始被政府机关内部消化,与‘人才公寓’的名称根本不搭界。”姜凯喜说,技术专家一部分人有住房,有的是依靠自己家属取得,有的是靠积蓄购买,条件普遍较差。政府曾经承诺是关心技术人才,提高待遇,不能以专家们有住房为由搪塞不兑现承诺。
“280套房屋的人才公寓,30套作为外来人才使用,却冠以‘人才公寓’的名称,其实变成了政府内部的福利房。”一位交通行业的老专家抱怨说。如果建设规划时,以政府内部福利房为名是无法立项获得审批的,现在看来其实是借“人才公寓”之名拿地开发。
本报记者 余琳 文/图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