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买产品节后才计息 跨年理财产品成温柔一刀
原标题 [节前买产品节后才计息 跨年理财产品成温柔一刀]
节前买产品,节后才计息,时间差侵蚀市民理财收益,业内人士称已成行业惯例
元旦假期结束,一切回归正轨。不少市民节前赶末班车,买了银行短期理财产品赚零花钱。但有市民惊讶地发现,节前几天买的产品,假日几天竟然只能按活期计息,真正的起息期到了2013年。有市民甚至调侃称,各家卫视轰轰烈烈的跨年晚会被银行复制,无形中摊高了市民的理财成本。
募集期13天市民称不如买
货基
“你说鸡贼不?明明是2012年12月底买的理财产品,竟然要2013年才开始起息,近10天的时间只有活期收益,早知道买货基还强些。”假期结束,从老家赶回长沙的贺女士登录网银发现,自己在2012年12月21日购买的一款短期理财产品还没起息,真正的计息日要从2013年1月4日算起。
登录该银行网银,记者发现贺女士购买的这款产品的理财期限为94天,非保本,浮动收益,年化收益率3.3%,5万元起购,认购期为2012年12月21日10时到2013年1月3日17时。“这跨年可跨得够久的,十几天时间只有活期收益,资金相当于在休眠,都怪自己没看清楚产品说明。”贺女士有些后悔,但合同已签,钱也转了,只能如此。
事实上,贺女士的经历并非个案。记者发现,该银行近期在销的理财产品募集期大多从2012年12月到2013年1月初,20多款产品均是如此。而其他银行的官网上,也有不少这种情况,募集期在2012年12月底,横跨元旦,到2013年1月初结束募集。最长的募集期长达十几天,最短的也有五六天。
业内通行实际收益或“被打折”
有意思的是,元旦一过,理财产品的募集期大多都缩短了。银率网上显示,湖南元旦后各银行在销的理财产品募集期多为4-8天,而元旦前开始发售的产品募集期则从5-16天不等。换言之,岁末,理财产品“跨年”已经成为业内通行做法。至于假日期间的资金收益,多款产品均有说明:仅按活期计算。
银行业人士称,这是行业为了应对12月31日这个一年中最重要的考核时点,大家都心知肚明。
“本来收益就说不上高,还玩这么一出,占用资金,无形中就让预设的年化收益率打了折扣。”常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市民徐先生表示,许多人光惦记收益率和保本了,而过节期间,大家心情愉快,没心思考虑募集期,无形中挨了“温柔一刀”。以贺女士购买的94天期产品为例,若假定到期当天资金到账,实际的资金占用期为94+13=107天,但却只能按94天计算收益,无形中被打了折扣。 李素平 (来源:长沙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