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下午,中新网财经频道特邀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时建中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中新网 张龙云 摄 中新网1月4日电 4日,中国对境外企业价格垄断开出金额最高的首张罚单。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时建中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时表示,打破垄断的过程实际上是打破既得利益者的过程。垄断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旋转门”现象,即存在监管者与被监管者身份互换的情况。这样一种体制下反垄断的难度可想而知。
1月4日,中国对境外企业价格垄断开出首张罚单韩国三星、LG,中国台湾地区奇美、友达等六家国际大型面板生产商,因垄断液晶面板价格,遭到国家发改委经济制裁3.53亿元人民币。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开出的金额最高的一张价格违法罚单。中国对境外企业首开价格垄断罚单发出了什么信号?具有什么意义?又会对中国反垄断进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此,中新网财经频道特邀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经济法专业博士生导师时建中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进行全面解读。
时建中表示,打破垄断的过程实际上是打破既得利益者的过程。这个既得利益,主要是来自于两个层面的。一个,经营者层面。只要是基于垄断地位,而且没有打破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还有就是垄断行业的监管部门或监管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旋转门”的情况。
时建中称,比如他今天是监管机构的政府官员,明天可能就被派到了被监管的那个企业可能做高管去了,或者今天是企业的高管,等到明天就变成了企业的官员了,变成一个利益相关者了,大家都是一个既得利益的共同体,这样一种体制下反垄断的难度可想而知。
时建中指出,在反垄断法执法过程当中,就会碰到一些既得利益的阻碍。在全世界特别是在我们其他的政府部门和那些垄断性行业的企业,他们自身必须要有一个竞争文化的概念,有一个竞争政策的概念,有一个反垄断法的一时,这样就会对于这几家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执法起到改善的作用了。(中新网财经频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