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 佘峥 通讯员 李静)昨日,厦大人文学院举办“莫言· 诺贝尔奖·中国当代文学”高峰论坛,邀请了和莫言有密切关系的学者,包括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曹元勇,莫言研究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忠,莫言在高校的密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扬等。这是国内高校举办的首个研究莫言的学术论坛。莫言的“密友”们聚在一起,讲起莫言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故事。
领奖道路有波折
曹元勇十几年前开始担任莫言著作的编辑,出版了莫言十几本小说。去年12月份,他陪伴莫言到斯德哥尔摩领奖,他说,莫言去领奖的路上有波折。
首先是大雪,曾使莫言暂停芬兰,差点误了记者招待会。接着,莫言参加晚宴的演讲稿忘在酒店里,曹元勇说,就是正常的忘记,大概是每天太忙了。由于事出突然,媒体措手不及,电视上的瑞典语字幕是按事先准备的演讲词打出。
听母亲叹息内心难受
莫言在诺贝尔奖演讲时曾说,最痛苦的事是目睹母亲被打。杨扬说,母亲的叹息也是最让莫言难忘的。这一声叹息要从莫言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渊源说起。
1963年,莫言的哥哥考上华东师大中文系。农村的孩子考到上海,当时,这在莫言老家是一件非常轰动的事件。莫言的哥哥和在复旦大学工作的女孩相恋,不过,还没到毕业,“文革”开始了,根据当时的规定,他们不能留在上海。莫言的哥哥和女朋友便回到家乡,当了老师。
杨扬说,在当时的人看来,考上大学,最终还是回到乡村,是一件沮丧的事,家里的希望开始放在莫言身上。莫言的母亲有严重的胃病,犯病的时候常常叹息,加上莫言哥哥的遭遇,母亲常叹息说:“这日子没法活了。”
杨扬曾问莫言:一个大男人,为何怕母亲的叹息?莫言说,我感觉,她的叹息,就是在说我没出息——那时家境贫穷,我也无能为力,因此听到母亲的叹息,内心非常的难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