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工人。
在高处可以清晰看见楼顶坍塌部分。 本报记者谭青摄/视频
昨天下午4点左右,在丰台区西四环与靛厂路交叉的丁字路口旁,一在建5层建筑顶棚突然坍塌。事故造成1名工人死亡,至少8人受伤。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该建筑工程全名为华电(北京)热电有限公司郑常庄燃气热电工程生产实验楼及综合办公楼,坍塌处为一在建综合场馆,可用于召开职工会议,也可进行体育活动。
本报记者苏晓明 龚棉 梁超
事发 楼顶坍塌多人奔逃 整栋楼呈“L”状,为一5层建筑,坍塌部分位于南北向楼体北边。
昨天下午4点,赵先生从靛厂路回家经过过街天桥时,忽然听见哗啦啦的声响,抬头看见路边工地一在建楼顶塌了。赵先生回忆,里面好多人都一边呼喊一边奔逃出来。他看见工人们从工地抬出3个人放在门口,脸上全都是灰,辨认不出模样,但当时还是有意识的,“还能言语几句”。
目击者李女士称,当时该楼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坍塌后南侧的工人开始哭喊,十几分钟后,警车消防车救护车赶到现场。民警迅速封锁现场,消防员进入现场救出伤者,急救人员则将伤者迅速送往医院。
昨晚7点,塌陷的北侧楼顶外,脚手架东倒西歪着。
国都建设有限公司为该工程的承建单位,昨晚在该公司工程质检办公室,民警查阅了相关资料,住建委以及质检部门赶到现场勘查,但对于记者的采访各方均未回应。
伤情 1人死亡8人受伤 昨天下午6点多,在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病床上,事发时在工地4层作业的工人王先生正等待进一步检查,他的头部和腰部受伤,但没有生命危险。
王先生身着的深色外衣上沾有大量泥沙,头部及手部可见擦伤痕迹和血迹。经岳各庄派出所的警察及医院工作人员确认,由该工地送往解放军总医院的,除了伤者王先生外还有一人,但已经死亡。
据死者的一名同乡介绍,死者名叫梁涛,是四川达州人,今年56岁,在工地上负责浇灌混凝土。“真的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楼马上就要完工了,他却没了。”这位老乡感叹。
另外,昨晚8点,在武警总医院,多名工地工人以及家属等待住院安排。走廊里,两名工人躺在抢救区外的病床上输液,脸部可见明显擦伤印记。几名手拿单据的工人在旁陪同,地上堆放着满是泥沙的工人衣服、鞋子。多名工人介绍,在建的是一个900平方米的网球馆。
杨女士是其中一名受伤工人的妻子,她介绍被送往武警总医院救治的工人有7名,目前均无生命危险。截至昨晚10点,记者从两家医院核实,事故导致一人死亡,至少8人受伤。
讲述 队长徒手拉出工友 据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伤者王先生回忆,事发时他正在工地4层“打灰”,同楼层的大概有七八名工人。
“突然听到"哐当"一声后,就有东西砸到了我,就只觉得头特别疼,身上被好多东西压着了。”王先生称,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发现施工队孟队长正将他从杂物中拉出。
孟队长介绍,当时他正在工地二层,一阵巨大的声响后,他发现楼上发生了坍塌,立刻准备上楼查看情况。“我看见他身上被乱七八糟的东西盖着,顾不上别的,就着手将那些砖块搬开,现在看着他没有生命危险,我才放心了”,孟队长说。
王先生称,他通过熟人介绍,在孟队长的施工队中工作,工资为每天120元,但并未与任何单位签署书面合同。
调查 坍塌楼为综合场馆 据该工程的公开招标书显示,郑常庄燃气热电工程生产实验楼及综合办公楼的总面积为8779.2平方米,框架结构,建筑檐高为22.05米。设计单位为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
据当时负责招标的人介绍,该楼呈现“L”形,其中一部分已经完工。坍塌部分是一综合场馆,大约900多平米。工人关于网球馆的说法并不准确,建成后可在里面召开职工会议,也可以开展体育活动。整个工程从去年年初开始建设,预计2013年能够完工。
对于工程的监理单位,昨晚记者并未核实到。
探因 设计及材料质量可能为诱因 昨晚,工地多名工友称,是由于混凝土太重,而场馆顶棚没有钢梁支撑,“太重了压塌了”。
对此,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郭群介绍,场馆顶棚坍塌的情况很少见,工人的猜测并不科学。设计方面可能存在问题,但导致坍塌的原因还有很多,包括施工的工序是否存在问题,监理过程中是否存在缺位,以及水泥钢筋材料的质量都可能是原因,因此需要相关机构进行科学的检测,才能最终确定。
作者:苏晓明 龚棉 梁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