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2日,东城区政府启动钟鼓楼广场恢复整治项目,按照规划,广场周边66个院落共计136户居民必须搬迁。作为北京中轴线上唯一一个被民居环绕的国家级文保单位,钟鼓楼的环境整治广受各界关注,文保人士就整治方案、搬迁补偿标准等提出诸多质疑。
昨天,东城区政府组织房管局、住建委等多个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关切。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搬迁的66个院落房龄多数不足40年,均无文物价值,广场周边腾退民居将保留四合院形态,不会建成商业街。目前已有38户居民签约搬迁。
释疑1
搬迁范围内包含清代老房子,环境整治是否破坏文物?
搬迁院落均无历史价值
按照规划,东起钟楼湾胡同东侧,西至钟楼湾胡同西侧,南起鼓楼东大街和鼓楼西大街,北至豆腐池胡同均在整治范围之内,约4700平米建筑将被政府征收,并参考清朝时期的地形图恢复古老的钟鼓楼广场。
有文保人士提出质疑,称钟楼湾范围内的房屋都是清代建造的老房子,搬迁会对文物造成破坏。东城区房管局负责人对此解释说,搬迁范围内的房子,绝大部分是上世纪70年代后翻修改建的,房龄多数只有40年,最老的房子也不过是民国时期建造的,既不是文物,也没有历史价值。
“大家可以实地去看看,相当一部分是违章建筑,违建的面积几乎接近正规的房屋面积。”东城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整治钟鼓楼广场,据不完全统计,私搭乱建的房屋面积达3000多平米,与正规房屋面积(4700平米)大致相当,这些没有登记的违章建筑将无法享受房屋搬迁补偿。据东城区房管局介绍,截至前晚,已有38户居民签约搬迁。
释疑2
旧时地图缺失,如何确保恢复整治的钟鼓楼广场符合古风古貌?
广场规划参照乾隆全图
钟鼓楼广场的规划方案和效果图也引发文保人士关注,有人担心缺乏历史依据的整治会破坏文物风貌。对此,东城区政府明确规划方案将严格依据三个原则,即尊重历史原貌、依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满足服务城市的基本需求。
东城区历史风貌保护办负责人刘景地昨天表示,钟鼓楼属于北京市旧城25片保护街区之一,不同历史时期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在古代是计时中心,民国后兼具文化教育和娱乐功能。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建起了新中国第一个文化馆。这次整治,将参照清乾隆全图以及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形图来恢复钟鼓楼广场。
据介绍,钟鼓楼广场恢复整治规划由多名文保专家商议起草,内容细致到竖立何种风格的灯杆、铺设哪种质地和花色的地砖、种植什么样的绿植等,目前规划一稿已经出炉,但须经区、市、国家三级文物及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正式亮相。
刘景地表示,钟鼓楼周边道路最窄处不足3米,鼓楼又是木质结构,火灾隐患是此次整治必须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
他说,此次整治完成后,钟鼓楼周边道路的宽度将控制在5米以内,这样既能保持较小的胡同形态,又可基本满足消防需求。
释疑3
钟鼓楼广场周边居民腾退的房屋是用于民房还是商用,会不会建成商业街?
周边将保留四合院格局
东城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全市目前人均居住面积29.4平米,钟鼓楼周边居民的户均居住面积仅20平米,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居民居住质量亟待改善。考虑到“四合院多有物质空间上的联系,往往一个院落中的某个房间在征收范围内,其他房屋不在征收范围内”,为此,除了征收范围内的居民可享受搬迁补偿和安置房外,毗邻钟鼓楼广场的居民也可享受这一待遇,目前此类协议搬迁居民已有31户。
在《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中,钟鼓楼广场周边的四合院多被定级为“改善类建筑”(个别为“保护类建筑”),即“具有清晰和典型传统建筑空间布局和传统建筑形式的历史建筑,其建筑质量评估分类为"一般",可以进行修缮和翻建,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文保人士担心,经过此次整治,钟鼓楼地区会不会成为商业街区。对此,东城区政府昨天明确表示,钟鼓楼广场周边不会变成商业街。
东城区住建委负责人表示,征收线附近的居民自愿腾退后,由区政府对其房屋进行修缮,但周边民居形态将保持原貌,“钟鼓楼和周边四合院相互依存、互相衬托是一大特色,因此除了恢复后的广场,周边仍将保持四合院格局。”该负责人说。
释疑4
征收范围内房屋补偿基准价为44361元/平米,以户均20平米计算,每户补偿款只有88万余元,是否太低?
奖励房源居民认购价7000元/
东城区政府表示,此次钟鼓楼广场恢复整治项目涉及的66个搬迁院落,房屋征收补偿基准价为44361元/平米。芍药居地区4栋楼、约600套房源将成为搬迁居民的奖励房源,搬迁居民将以均价7000元/平米的价格认购。但今年2月24日搬迁期限到期后,区政府将不再提供奖励房源。
据介绍,对接的安置房为芍药居西区,该小区周边配套设施齐备,地铁10号线和13号线在这里交会,紧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距中日友好医院也很近。根据房屋中介公司提供的数据,目前这个区域的二手房均价已经接近35000元/平米。搬迁居民奖励房源认购价仅为市场价的约五分之一。
据了解,此次钟鼓楼广场恢复整治的房屋征收预算金额将近4亿元。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李秋萌本报制图何将
作者:李秋萌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