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雷锋班”班长与沈阳日报共同启动此次大型报道活动。廉勇摄 |
实地见证·雷锋正能量
●2013年1月7日是“雷锋班”的第50个生日——
1963年1月7日雷锋生前所在班正式被国防部命名为“雷锋班”。
●2013年3月5日是毛泽东为雷锋题词50周年的纪念日——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将对一名普通战士的缅怀与敬意,凝聚成这样朴实无华的七个字:“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精神从此深深镌刻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雷锋班”双喜临门——迎来意义深远的“双50”。
此时此刻,党的十八大刚刚胜利召开,我们国家直面“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实,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而中共沈阳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又提出把“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作为全市人民共同践行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无疑是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
此情此景,让我们对“雷锋”有了更多的期盼与顿悟。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深深感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
人间五十年,岁月有痕迹。我们想知道,雷锋这个有着娃娃脸的阳光男孩,在这个熙熙攘攘的时代还能撩动我们的多少心弦?经历岁月洗礼,雷锋的传人——25任“雷锋班”班长都在过着怎样的生活,又有怎样的人生体验?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到底能从雷锋和他的传人们身上汲取哪些“正能量”?……
带着一份思索,带着一份好奇,带着一份坚定,我们从沈阳出发了。
从重庆到四川,从内蒙古到黑龙江,再从山东回到辽宁,我们马不停蹄,奔波在寻访“雷锋班”班长的路上,记录他们关于雷锋那些鲜为人知的记忆,倾听他们关于工作、生活、情感的感悟,实地见证从雷锋这个发光体辐射出来的那份能量。难得的经历,让我们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精神的洗礼与心灵的淘洗。我们是如此的幸运。
昨日,刚刚过完“雷锋班”的生日。今日,沈阳日报正式推出大型年度策划——《实地见证·雷锋正能量沈阳日报2013年度策划:全国寻访25任雷锋班班长》第一期:
讲述第一任“雷锋班”班长张兴吉的故事。
班长故事:一个可爱的老头儿
2012年12月1日,11点多。
带着一种崇敬,我们来到开国大将罗瑞卿的故乡——南充,一座位于嘉陵江中游的川北名城。过嘉陵江大桥,就在江边廊道上看到了一对年轻人在打羽毛球,我们这些东北客体验到一份慵懒和休闲。
在这里,我们要采访雷锋班的第一任班长张兴吉。
在南充市顺庆区模范街附近,我们与73岁的张兴吉老人会合了。“很高兴见到你们,老乡!”他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一脸的灿烂。在辽宁生活了10多年,这位四川老人显然已把自己当成半个辽宁人了。之前我们看过他的照片,本以为他很严肃,可事实上,眼前的这位老人很和蔼,有一种天然亲和力,瞬间融化了第一任“雷锋班”班长带给我们的压力,也卸去了我们征途的疲惫。领着我们过路口,张老拍一下旁边一个三轮车夫的肩膀,说:“你咋耍这里来啦?”
嘻嘻一笑,很撩闲的一笑。
一“咋”一“耍”,又是很“辽川合璧”的招呼。
一个可爱的老头儿。神情里又透着点小小的狡猾。
跟着他,我们到了步行街里的一个“小弄堂”。看着像个小弄堂,实际直接面对的就是楼梯口。“我家在9楼,没有电梯,接孙子,上街买菜,每天光上下楼就要四五趟,算是锻炼身体了。”到5楼,大家就气喘吁吁了。老爷子还是原来的节奏,一步一步登楼梯,腰不弯、气不喘。“张老身体真不错,比我们年轻人都好!”老爷子又嘻嘻笑了,还是一步一步走着,头前带路。73岁,已算高龄,老人有这样硬朗的身体很难得。
终于到9楼了。张老拿钥匙开了门,一只肥猫赫然蹲在门口。为了防止这个特殊的“家庭成员”捣乱,张老笑嘻嘻地把它抱到走廊,将其“放逐”了。从此刻开始,我们的采访也正式开始了……
有一种力量,叫知足
笑嘻嘻的张老,走在街头,就是一个普通老人。谁能想到,他曾经当过全国人大代表,受到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如今,这些殊荣已如过眼烟云,在他身上看不到痕迹了。
回忆峥嵘岁月,张老很知足。
↑这个家庭很幸福
这个家很简朴,很温暖。
简单的装修,木制的沙发,水泥地面,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
进屋不脱鞋子,我们少了些拘束。客厅旁,还有一台有些古老的缝纫机。我们聊天时,老伴陈天琼,一个和蔼、川音却重得让我们几乎每句话都得猜的老太太,在张老身边安静地坐着,织毛衣,偶尔笑着插句话……此时此刻,有一句话谁也没有说出,可我们“听”明白了,那就是:安详,知足。
这种安详与知足,几乎是每对夫妻终生追求却未必实现的。
家里住8口人,除老两口外,还有大女儿一家三口,二儿子一家三口。2002年退休后,张老当家里的“后勤部长”,负责每天买菜。琼姨,这位50岁才从农村到南充过城里人生活的老太太却天天“上班”了。琼姨的工作台就是那台缝纫机,她缝制的千层底布鞋和各式各样的帽子,让我们爱不释手。简直就是工艺品。每天,她都步行两三站路,到市场“练摊儿”。
琼姨戴上老花镜干活了。我们问旁观的张老:“帮琼姨卖货吗?”“他啊,卖不上价……”琼姨戏谑他,张老也不恼,说:“我不能卖东西,人家给个价,我差不多就卖了,到最后连本儿都收不回来。”
琼姨偷着告诉我们:“在家里,我威信比他高,四个儿媳妇(对我)评价比他好,都跟我好。”我们不禁莞尔。一个有趣的老太太,跟一个可爱的老头倒很登对。不过,张老起码还有两个忠实的拥趸——两个孙子。孩子们和张老关系好,尤其是15岁的小印烽很享受:张老坐沙发上,小家伙坐小板凳上,躺靠在爷爷腿上,或趴在爷爷膝盖上。说说笑笑,做做鬼脸。一副绝美的天伦之乐。
小孙子喜欢雷锋。问他为什么,他答:“学好就好,学坏就坏。”
小家伙说得居然有些哲学味道。
我们见证了一个幸福家庭。和谐,就在我们身边。
时下,当人们喊出“离婚都要钱”的时候,我们沐浴在这个家庭平淡而温暖的幸福中,深深地感到内心的幸福与家庭的财富并不成正比。直到现在,张老2000多元的退休金和琼姨“练摊儿”的收入,依然是这个家主要的生活来源。
↑ 媳妇15岁就跟他定亲了
在雷锋班,在部队,张老顺风顺水。
雷锋牺牲后,张老从三班被调回四班当班长。1963年1月7日,四班被国防部命名为“雷锋班”。几天后,沈阳军区举行授旗仪式,张老和副班长周述明从时任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将军手中接过班旗。“我控不住自己,浑身抖啊。我听到司令员小声说,这小班长真哆嗦啊。”雷锋,张老一生的兄弟。带着这份“紧张”,他接过了兄弟的枪。后来,他担任了运输连连长,建议点名时先点“雷锋”,全连都答“到”。
“雷锋连的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张老说,透着自豪。
不顺的可能是回家。由于交通不方便,张老每次回家都长途跋涉,来回倒车,光在路上就要七八天。“谁都年轻过,你们都了解那种感觉的……”张老笑嘻嘻说。每次回家都很急,急着见对象琼姨。他和琼姨相识是通过亲属介绍的。那时,琼姨才15岁。“有点早恋。”张老笑嘻嘻瞄琼姨一眼。1965年,他们结婚;1972年,张老转业。张老和琼姨“异地恋情”坚持了8年,婚后又两地分居7年。那个时候,琼姨才是家里的顶梁柱。她在四川蓬安农村,带着孩子务农,几年才盼着丈夫回一趟家。“给她带礼物?那时急着回家,什么也顾不上了。再说,我就是最好的礼物!”张老很自信。
其实,在心底,张老有句话没说出:感谢老伴,给了我一个这么温暖的家。
正是在琼姨的支持下,张老戴着“首任雷锋班长”的光环,走到荣誉的顶峰——
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国庆观礼……
生活,不能哭泣
人生,很难都一帆风顺。张老也有过“滑铁卢”。
他真正的生活考验从转业开始。
张老当过门市部的售货员。他被安置在省派出机构南充土产果品公司的一家门市部工作。干的第一件事是把雷锋的照片挂起来。可门市部在上世纪80年代受到市场的冲击,效益不好,面临倒闭。
张老干过个体运输户。单位不行,就自己干,毕竟还有一大家子张嘴等着吃饭呢。“我和亲属筹了一万多块钱,买了辆旧的中巴车,从蓬安到河舒跑个体运输。”一年多,他赔一万多(彼时一万可谓“巨资”)。雪上加霜的是,还出了一起事故——
车子太旧了,门都关不严。从河舒到蓬安的路上,有很多大山和大坡路。有一次上坡时,门突然开了,一个乘客被甩出去。人没受啥大伤,腿和手臂有擦皮伤。可问题是,这样太危险了。我有点伤心,不想再跑了。可不跑还不行,还得养家糊口。怎么办?我和亲属一核计,得,那就再弄个大车,安全点,继续干……我们凑钱,到银行贷款,花两万多淘弄一辆大巴车。原来的驾照开不了大车,我就重新考驾照。
可能,张老天生不是做生意的命儿——还是赔钱,三年赔三万多。
我们问他跑客运时票价是多少,他都想不起来了。张老不擅经营。还有一件小事可能是他“减收”的一个原因:老人、残疾人上车,他不收钱。“看他们的样子就心里难受,能不收就不收了。”现在回老家蓬安,还有些陌生的老人跟他打招呼,都是免费乘坐过他车的人。张老说:“不少老人已经去世了。”
“有时候想想也心酸,可生活得往前看。不能哭。哭着生活,啥病都来了,你能幸福吗?人生就是一点点地过关口。”到底怎样熬过那段艰难的岁月?尽管我们再三“诱导”,但张老都笑嘻嘻地一语带过。
“人不能生活在痛苦和牢骚中,那是跟自己作对。”说这么严肃的话,张老又“嘻嘻”笑了。讲自己的故事,张老也不忘提雷锋——“这小子,见人就一笑。”然后,他再补充上一句:“我也这样,养成习惯了。一天也笑呵呵。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后来,我们愈发明白了张老爱讲雷锋“笑嘻嘻”故事的原因:一种“笑嘻嘻”做人的道理,正是雷锋给予他的,如影随形,支撑着张老攻克生活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乐观与担当,是张老继承兄弟雷锋的一笔最宝贵的“遗产”。
后来,张老又回到土产果品公司当司机,几乎年年评先进。
再后来,他还到一家私营企业打工一年才退休……
张老始终“笑”着生活。
↑ 善良是一种习惯
“善良也是一种习惯。”这几乎是张老一家人的“共识”。
儿媳妇方晓梅告诉我们,如今骗子多,可老爷子每次见到要饭的都给钱,琼姨也是。“我问他不怕被骗啊。老爷子说,看他们可怜,给了心里才舒服。”老人的心肠真的很柔软。虽然损失点钱,可收获的是快乐。张老给我们讲了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管区里有个户籍员,经常跑东奔西的,帮这帮那的。而现在却是大家自发来帮他,他都80岁了,有什么不方便,很多人都照顾他。什么是好人?不管你曾干过什么、当过什么官,只要你老了,有人愿望照顾你,那活着就是有价值的。你就是好人。”
老户籍员是如此,张老也是如此。人老了,他们都在享受生活。
“我喜欢‘吹牛’,说说笑笑,即使有不痛快也散了。直到现在,我还‘吹牛’。退休后,我每天晚上看完《新闻联播》,就下楼,和一帮老伙计‘吹牛’,一个多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然后回家睡觉。”我们有幸见识了张老和老伙计们的“吹牛会”。都是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多是退伍军人,一位老人还曾是张老的领导。而张老的这位前领导正“吹牛”呢:“作为炮兵,我参加过越战、经历过生死,看到很多战友在自己眼前牺牲。所以,我们珍惜现在的生活!”他还揭了个底儿,“四川大地震那年,我和老张都报名去当志愿者,可人家嫌弃我们岁数大了,哈哈……”
窥一斑知全貌——张老这些人,都是珍爱生命的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