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杂志 > 精彩报道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2012全球流行语

2013年01月11日16:37
来源:《环球》杂志

  2012全球流行语

  2012年,当“世界末日”(Fin del mundo)在玛雅文化所在地之一墨西哥成为挂在人们嘴边的流行语时,整个世界似乎因此更多了一份低迷的气氛。

  在欧洲,“一团糟”的社会现实让“缩小贫富差距”等词语流行起来,法国人甚至鼓励人们“购买法国货”以振兴经济;

  在中东,政治乱局派生了多个有关人性特征的指代词,每个人都想知道“奥马尔·苏莱曼背后的人”到底是谁;

  在亚洲,新兴经济体代表之一印度似失去了笼罩自己的光环,“改革”一词从上到下,都那么让人头疼;一再拖延解散内阁的日本前首相野田,也让“近期”这个词有了新的解义;

  在拉美,一面是“忧伤”的阿根廷人为无法获得的美元发愁,另一方面巴西人以特有的奔放情怀,幻想着世界杯到来后一切都能有新改变;

  被总统选战轰炸了几个月的美国年轻人说:YOLO!(你只活一次!)那么,又何必斤斤计较呢?

  于是,《江南Style》随着“鸟叔”特有的骑马舞,风靡了整个世界;年末的中国人用特有的“走你”姿势,伴随“歼-15”一飞冲天。

  无中生有的末日并不需要躲闪,倒是活生生的2013年正向人们走来。

  《环球》杂志编辑部联合新华社国内外各大分社,为读者梳理出2012年度全球流行语,希望它们能最大限度地折射出最普通的人们对各自国家和社会的真实感受。

  韩国流行语:“哥是江南Style”

  《环球》杂志记者/于荣

  2012年11月14日,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天后”麦当娜个人演唱会。

  当熟悉的Give it to Me的音乐响起,台上的升降台突然升起,身穿红色西装外套、白色T恤衫及红色长裤的“鸟叔”PSY朴载相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紧接着,他和麦当娜两人贴身跳起了2012年最火的舞蹈——骑马舞,并大唱《江南Style》。

  江南Style,就是韩国今年的,也是世界的流行词。

  11月12日,是《江南Style》自其7月15日首次在YouTube上发布后的第120天,点击率已突破7亿次大关,成为到目前为止仅次于美国歌手贾斯汀·比伯“Baby”的神曲,排名世界第二。目前“Baby”的点击量是7亿9800万次,而近期“Baby”的日均点击量为30万到40万次,《江南Style》则是日均900万次。按照这样的速度,《江南Style》将在短期之内超过“Baby”,成为YouTube历史上点击率最高的视频。

  不仅如此,11月8日《江南Style》还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YouTube历史上被网友点击“喜欢”次数最多的视频。吉尼斯世界纪录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过去两个多月里网络上最不可思议最火爆的视频,在过去的一年中,从来没有一个视频可以被浏览超过1亿次,但是《江南Style》仅用不到3个月就创造了一个奇迹。”

  韩国首都首尔的江南区,是当地人眼中的富人聚集区,许多有钱人和社会名流在此居住,象征着“时尚”和“富裕”。而在《江南Style》的MV中,大部分的外景都取自于位于江南区的桑拿房、马厩、游艇、海滩、旅游巴士等。MV由韩国顶级明星卢洪哲、刘在石、泫雅等倾情相助,延续了PSY一贯的幽默搞笑风格,特别是其中的骑马舞颇具亮点。从表面上看,《江南Style》反映的就是当今韩国上流社会的风格,通俗的说就是“高富帅的奢靡生活”。

  不过,“江南Style”红透世界的原因,似乎与它对“高富帅”的讽刺并没多大关系。

  韩国三大主流电视台之一的MBC在名为《PSY Go,世界尽在江南Style》的纪录片中从几个方面解读了它的成功:搞笑、幽默的MV表达方式让其跨越了文化障碍,让人们即便不懂得韩语和韩国文化,也能会心一笑;PSY自编的舞蹈非常简单,容易诱导人们竞相学习,甚至自拍模仿,从而一再传播。

  从音乐风格上看,MBC的纪录片认为《江南Style》从头到尾反复出现的旋律甚至有“洗脑”功能,节拍也能让人情不自禁地兴奋起来。另外,社交媒体也被MBC视作流行度的助推器。“是YouTube和Twitter提携了我。”PSY在镜头中说。

  《江南Style》取得的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成绩令韩国人颇为自豪和骄傲,韩国媒体甚至用“国民英雄”来称呼PSY。

  现在,在韩国,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效仿《江南Style》创编自己的Style。学生有学生Style,甚至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版本。许多演艺明星也都竞相模仿骑马舞,在韩国各大电视台的娱乐节目中一遍又一遍地演绎着相同而又不同的“江南Style”。甚至连新当选的韩国总统朴瑾惠也在竞选宣传活动中大跳“瑾惠Style”舞,令众多支持者兴奋不已。

  不仅仅是在韩国本土,《江南Style》通过互联网病毒式的营销策略,让韩国流行音乐文化“逆流而上”,在欧美等流行文化的发源地同样引起轰动。包括“小甜甜”布兰妮、亚瑟小子在内的巨星歌手,都在电视节目上和PSY学起了“骑马舞”。美国总统奥巴马还在不久前表示:“我觉得我也能跳骑马舞。不过我觉得在就职典礼上跳这个舞并不合适。也许我会私下里给米歇尔跳跳。”在中国,最火的娱乐节目之一《非诚勿扰》上,男嘉宾上场的音乐,一度被换成了《江南Style》。

  这股《江南Style》流行飓风不知还将刮多久,但可以肯定的是,狂风过后留下的“江南Style”一词,至今会让全球数亿人一提到它就会想起韩国,想起那个长得胖胖的又总是戴一副黑眼镜来遮住小眼睛的韩国人PSY。

  来源:2013年1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亚洲其他地区流行语

  朝鲜:“向着最后的胜利,前进”

  (弥饶狼 铰府甫 氢窍咯 菊栏肺!)

  《环球》杂志记者/杜白羽(发自平壤)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4·15太阳节”(金日成诞辰100周年)盛大阅兵式上,进行了执政以来的首次公开演讲,他郑重承诺道:“保证不再让朝鲜人民过紧紧勒裤腰的日子,确保人民享受社会主义繁荣富强”,演讲最后一句“向着最后胜利前进!”配合以坚挺的手势定格。

  瞬间,“向着最后胜利前进”的标语红遍朝鲜全国,大城小镇街巷邻里,处处可见这句鼓舞人心的标语,“向着最后胜利前进”也成为大型集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最In的流行语。

  “我们只要跟着敬爱的金正恩元帅的英明指导,一定能够实现最后的胜利,前进!”朝鲜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朝鲜各地群众对首都新貌的采访画面,基本都会以此句开始或结尾。

  日本:“很野性的咯?”(ワイルドだろぉ?)

  《环球》杂志记者/李雪笛(发自东京)

  要问2012年日本最流行的一句话,日本当红搞笑艺人阿杉那句招牌口头禅“很野性的咯?”当之无愧。

  阿杉本名杉山英司,今年39岁,身高164厘米,体重84公斤。他从20岁开始就登台表演,但直到2012年参加搞笑艺人比赛才脱颖而出一炮而红,算是大器晚成。

  他的经典亮相则是学着健美运动员展示肱二头肌的动作攥拳举手,偏着头板起面孔,端起男中音用自恋的腔调盯着摄像机问一句“很野性的咯?”

  不过,事实上他所做的事情与野性毫不沾边,比如第一次表现“野性”,只是拿起一瓶超大可乐猛灌。但这种搞笑方式大受欢迎,使他成为2012年最忙碌的艺人,不仅参加了三档长期合作的娱乐节目,还拍了许多广告。

  阿杉的这句话也被很多年轻人活用在生活中,意思引申为“很厉害的吧?”。如果某个人做了一件自己很得意的事情,想要得到认可,就会说上一句“很野性的咯?”

  另外一个较为流行的词,是“近期解散”(近いうちに),而让它流行起来的是日本前首相野田佳彦。

  “近いうちに”原本的意思是“近期之内”要做什么什么,虽然没有约定具体时间,但按一般理解,“近期”应该不超过五六个星期。

  一直以来,日本政局的一大特点就是党派割据,分分合合,如果执政党想要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就需要与几个主要在野党通过多轮谈判博弈才能达成一致。野田所主导的“社会保障与税制一体化”改革法案也是因为几个党派的不合作一直难产。

  2012年8月8日,在与自民党和公明党就税制改革法案进行又一轮讨论的时候,野田作出了最后的让步,他答应,如果法案顺利通过,就在“近期之内”解散议会。8月10日傍晚,让野田赌上了政治生命的税制改革法案终于在参议院通过。

  接下来,大家关注的焦点就转到野田身上,他到底什么时候解散众议院重新大选?面对记者镜头,野田每次都会淡定而且底气十足地回答:“近いうちに解散”。

  但是,“近期”的有效期限随着野田的一次次使用,被一次次刷新,解散国会的约定从夏天拉长到秋天,又从秋天拖到入冬,让反对党和民众都有种被骗的感觉。于是,人们在等待“近期”来临的同时,也开始用“近期之内做某事”这样的句式讽刺那些做事拖沓,说话不算话的人。

  直到11月14日,野田在一次党首辩论中表示,决定11月16日,也就是8月8日作出“近期解散”承诺之后的第100天,正式解散众议院,重新举行大选。随后的记者会上,野田还是坚称,自己信守了对国民的许诺,属于在一般常识之内的“近期”解散了众议院。

  无论野田的常识对错与否,现在在日本,如果选用“近いうちに”这个词表达“我要在近期之内做某事”的意思,搞不好会被人直接理解为“我根本就不准备做这件事”。

  印度:“改革”(Reform)

  《环球》杂志记者/汪平(发自孟买)

  改革无疑是2012年印度最热门,也是争议性最大的词汇。

  作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印度近两年的表现堪称有点“糟糕”:首先是经济增速“告别”前几年8%、9%的增长率,2011年GDP增速变成为6.5%,而2012年则进一步下滑:根据印度政府的最新数据,前两季度GDP增长率分别为5.3%和5.5%。

  受人关注的是,因欧美债务问题影响,服务出口订单大幅减少,印度引以为傲的IT和外包服务业光环遭损,印度经济失去增长亮点。

  于是,9月14日晚间,已经80高龄的印度总理辛格出乎意料地宣布新一轮改革,颁布进一步开放零售、航空和广播电视等行业的一揽子改革法令,相应增加外资在上述行业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另外还决定出售大型国有公司股份,以应对经济增速日益下滑,避免该国主权信用级别再遭国际评级机构调降。

  改革的消息一经宣布,便引发滔天巨浪般的反对声。首先是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反对党发难,他们斥责改革措施损害中小商人利益,要求国大党收回法案。

  改革一时成为生活中不可绕过的热点话题,电视节目连篇累牍报道有关改革的议题及影响,请来各路嘉宾陈述辩论改革利弊,报章杂志也以改革为专题,来个全国大讨论。这个词成了代表印度2012年话题的风向标,左右着媒体的民众的舆论导向,印度经济将向何处去,也使得世界越来越关注这个国度。

  来源:2013年1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中国流行语:“走你”

  张颐武

  “侧屈腿,食指和中指指向飞机起飞方向,其余手指握拳,脸背对起飞方向”——这是一个被称为“走你”姿势的动作要领。短短几天内,从户外到室内,从办公室到卧室,从长发飘飘的女生到蹒跚学步的婴儿,从耄耋老人到“文艺小清新”,整个网络都充满了这个2012年最火的动作与“走你”这个热词。

  这个词来源于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战机后,舰载机指挥员在起降过程中各种复杂的手势动作。其中,起飞指挥员帅气、干净、有力的“起飞手势”成为最大亮点,受到网友的疯狂追捧和模仿,短短一天内,“走你”以及“航母Style”就登上了新浪微博热门话题首位,相关微博数量达到800多万条。

  这是2012年非常重要的一个词,它是年轻人通过网络,以非常幽默风趣的模仿秀表达的对国家发展的期许。它把网络里大家低迷的挫败感、对中国社会的看法全都表达了出来。中国现在有很多问题,包括腐败、环境污染、社会不公等等,新闻层出不穷,大家看到这种现象,以“走你”的方式让它们离开,并且伴以全民参与的快乐,就更有乐观正面的意义,是一种值得传播的正能量。

  近些年来,流行词都是网络主导,从网络开始流行,然后才扩展到全社会。现在媒体的发展就是从传统媒体向互联网发展,越来越移动化。大家都会靠微博、微信等网络手段来接收信息,依靠手机里固定的服务来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随时随地的及时性表现得越来越清晰。这肯定是将来的趋势,未来流行词的出现可能都是这种模式。

  略显遗憾的是,中国在2012年并没有出现类似韩国“江南Style”这样流行到全世界的词。但未来这种现象是必然的。对比韩国,我们应该更注重大众文化,因为它的作用越来越大,“江南Style”就通过一种很有活力的形式与全球接轨,其流行元素里包含很多国际通行的元素。中国将来会有流行词、流行音乐被全球注意,一方面是因为制作水准的提升,一方面是想像力与国际接轨的程度提高,让别人了解和接受的程度提高。随着中国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在软实力建设方面也一定会注意到这个问题。

  中国对全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问题不得不考虑到中国的因素。中国风、中国文化在海外流行的概率越来越高,这是很明显的趋势。但是现在不能太着急,因为还需要做长期的努力,莫言获奖是一个标志,标志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社会更加被别人了解。

  (《环球》杂志实习记者/蒲月涵采访整理)

  中国其他流行语

  “屌丝”:如果以词典解义,这个词真不是个雅词,尤其是姑娘家家的说起这个词,就没法儿听了。而相对于它的词面定义,现在这个词已然成了一种社会性的自嘲现象,与其属性毫不相关的人,包括男男女女都在争领这一名号。作家韩寒就说过,“我是纯正的上海郊区农村‘屌丝’”;台湾乐团“五月天”也曾说过,“走下舞台我们就是‘屌丝’。”

  有心理学家这样认为,使用这个词是设置“自我设障”,降低成功期望,这样成功的话会感觉很好,失败的话也没那么不舒服。

  “元芳,你怎么看”:元芳全名“李元芳”,是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里的重要角色之一,受到狄仁杰的器重。每当狄仁杰与他探讨案情时,都会使用“元芳,你怎么看”这句话,而元芳的回答也固定化:“大人,我觉得此事大有蹊跷”,“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2012年10月,这一惯有的片断被网友吐槽,并模仿形成了“元芳体”,产生各种版本,一天之内,元芳就被问了250多万次。

  “舌尖上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走红后,“舌尖上的××”也迅速成为热词,各大媒体上“舌尖系列”层出不穷,就连毫无关系的欧洲杯,也被冠以“舌尖上的欧洲杯”而做出各种专题。

  “甄嬛体”:《后宫甄嬛传》的热播因为其台词包括许多古诗风韵,而被广大网友效仿,并被称为甄嬛体。不少此剧的爱好者张口便是“本宫”、“小主”,描述事物也喜欢使用“这是极好的”、“不负恩泽”等词语。

  来源:2013年1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美国流行语:“GIF”

  《环球》杂志记者/孙浩(发自华盛顿)

  2012年感恩节前一天的午后,美国首都华盛顿沉浸在有些反季的暖阳中。距离白宫几个街区,地方其实不大的麦克弗森广场上已系上了红绿搭配的圣诞节装饰。那些不同颜色的帐篷、弹吉他的青年、懒洋洋晒肚皮的狗以及地面上的污渍已不见了踪影,仿佛已是久远的故事。

  2011年风起云涌的“占领”运动,的确将“占领”这个年度热词全面占领了美国人的口头和耳尖,时至今日却已是不同况味。2012年,浸泡在总统选战硝烟和社交媒体狂欢中的美国人又添了一连串词汇“新宠”。

  据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发布的结果,美国人排名第一的年度热词属于GIF的动词形式。

  这无疑又是一桩老树发新芽的词汇学案例。GIF一词早于1987年已诞生,是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的缩写,指一种空间较小、便于传输动态图格式。2012年,特别是经由备受年轻人推崇的社交网站Tumblr等平台,GIF被赋予新的生命力。

  “来关注世上的创造者吧!”这是Tumblr放在自家首页的标签语。区别于美国第一大微型博客网站推特,Tumblr更显“文艺范儿”,以图片、动图、视频、音频、链接等七个简单分类供用户发布,用户体验不俗。当然,动图是这个平台上最受欢迎的形式,人们可以简简单单就把搞笑、悲伤、惊险、讽刺等各种惹眼瞬间制作成动态图,在网络空间更迅捷地传播开来,似乎有着哈利·波特世界里那些“活照片”的魔法效果。越具戏剧效果的短暂瞬间,越能吸引人们的关注。

  你今天GIF了么?你把这个乐事GIF了吗?这很像我们已约定俗成地将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简写PS当成动词用。

  当Tumblr2012年10月宣布联手传统媒体把总统电视辩论也“GIF”之时,阵仗似乎更大了。对占据Tumblr拥趸主体的广大年轻群体,不用费时费力还提不起兴致地去看电视直播了,有一个创作团队在力争以最快速度将两位总统候选人或一语中的、或互相呛声、或尴尬沉默的动态画面及时呈现——因为短小,更显张力。当然,在这些网上看客眼里,政客的长篇大论或唇枪舌剑恐怕没什么吸引力,怎如动图博得会心一笑?

  不知牛津大学出版社的选择够不够接美国人的地气,但可以肯定GIF荣登榜首前肯定经历了激烈角逐。如果你问一个美国青少年的意见,或许很多人会提到另外一个缩写词YOLO,意即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活一次),含义就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这个词汇的“缪斯”女神是音乐人Drake,通过其畅销曲《座右铭》,用“你只活一次”这句话俘虏了大批高中生和大学生。很多年轻人开始把YOLO当成口头禅,特别是在网络空间上大热,为自己的念头、心愿、白日梦打气,劝自己珍惜机会、把握现在、别留遗憾。

  当然,年轻人难免叛逆又贪玩,不少人拿YOLO当成了为自己开脱的借口。比如,“真想吸大麻,YOLO!”“真想买下这贵死了的包,YOLO!”以至于有位年轻网友留言说,这些总把“人只活一次”挂在嘴边的朋友别忘了“人也只死一次”。珍惜当下,也须慎重选择。

  有中年网友说,YOLO犹如一道25岁的分界线,知情与否分列两边。

  YOLO似乎正有“主流化”趋势,就有老牌女主播在脱口秀节目里开设了“你的YOLO是什么”板块——这恐怕不是新新人类们乐于看见的结果。于是乎,已有热词的昔日拥趸在网上高呼“YOLO过气论”。

  热词也好像明星,有的蹿红快却昙花一现,有的很慢热却经久不衰。生命力几何,恐怕还要“边说边看”。若再联系上MOOC(“大型网络课程”缩写)、Nomophobia(没手机焦虑症)等年度热门词汇来看,掩饰不住的是人们对于“动”、对于“链接”继续升腾的渴望。无论如何,应该注意这些字母或笔画组合成的“镜片”,从中可以透视当前社会的某个横截面。

  美国大选流行词

  《环球》杂志记者/孙浩(发自华盛顿)

  深吸一口气,让我们再说一遍这个词——选举。距离2012年11月6日选举日已有一段时日,总统大选年的旺火似乎早已换成了清凉世界。可谁能否认,2012年经由大众媒体和竞选团队之口,人们耳边狂轰滥炸最多的词汇就是选举(election)。难怪乎在热传的视频中,有小萝莉哭喊着,受够了奥巴马和罗姆尼!其实更该哭喊的或许是来自最热门“摇摆州”俄亥俄州的居民们,最严重时,竞选广告每隔15分钟就会打断正在播出的电视节目。

  在旷日持久的选战中,或来自竞选团队有意兜售,或来自热点现象的带动,一些频闪词至少在短期内牢牢抓住了人们的注意力。

  大选流行语一,“Super Pac”,意即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根据美国最高法院2010年一项判例,这类外围政治组织只要不与某个政党及政客竞选阵营直接协调、不直接提供政治献金,其捐款和支出可不设上限。因此,在这场裁决后的首个总统及国会选举年中,“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大量涌现,在筹款和投放广告等方面行动尤为积极。

  大选流行语二,“47%”。

  白领带,燕尾服,共和党挑战者罗姆尼和现任总统奥巴马同类着装现身纽约年度重磅慈善晚宴。罗姆尼打趣道,竞选之旅常要身着牛仔裤、休闲装,而今终于换上“我和(妻子)安妮在家穿的衣服了”。台下,富豪名流立时会意,哄堂大笑。

  罗姆尼看似自嘲,实在挖苦对手。几乎贯穿2012年大选,奥巴马阵营不断针对罗姆尼的亿万富翁背景做文章,将罗姆尼描绘为与“99%”大众对立的“1%”极富阶层,因此政策立场难以考虑中产阶级选民需求。为此,罗姆尼阵营反击对手人为夸大阶级对立、利用“阶级斗争牌”来谋竞选之实。

  最突出的是,在卡特总统孙辈的斡旋推动下,有人曝出罗姆尼一段在富人筹款宴的言论视频。这位由商界巨擘转型的政客发表了所谓47%美国人放弃个人奋斗而全凭政府接济的“蛀虫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一度让罗姆尼阵营非常被动。奥巴马及民主党阵营无疑也乐见其自乱阵脚,没少拿“47%”说事。甚至有不少民主党人埋怨奥巴马没有在首场表现不佳的电视辩论中,以“47%”为武器向罗姆尼发起进攻。

  来源:2013年1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英国流行语:“一团糟”

  Omnishambles

  《环球》杂志记者/白旭(发自伦敦)

  最能总结英国2012年的词是什么?让权威的牛津词典来告诉你。

  不久前,牛津大学出版社把“Omnishambles”评为2012年度热词。根据牛津词典的解释,这个词表示局面完全失控后的各种混乱的状态。

  这个词本来是英国广播公司(BBC)2009年的讽刺剧《幕后危机》中杜撰出来的,用来形容英国政府官员工作中的一些状态,但是对于2012年的英国来讲却再适合不过。

  从2011年第四季度起,英国经济连续三个季度收缩,GDP分别下降0.4%、0.3%和0.4%。所幸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帮了英国一把,使得英国经济在2012年第三季度实现1.0%的增长,终于呈现出摆脱上世纪50年代以来持续最长的二次衰退的迹象。

  说到伦敦奥运会,的确也够混乱的。从巴西柔道运动员摔坏金牌到匈牙利国歌走调,从美国国旗被吹走到伦敦市长被吊在半空,这堪称是史上最“欢乐”的一届奥运会。

  而英国的媒体就没有那么欢乐了。“窃听门”丑闻风波还未平息,BBC即爆出已故著名主播性虐丑闻。而BBC高层正满头包的时候,其调查节目《新闻之夜》又涉嫌假新闻,真是没有比Omnishambles更适合的词汇来形容这一系列闹剧了。

  不光老百姓喜欢用这个词来调侃,《卫报》也对它偏爱有加,这个词多次出现在重要版面上,甚至成为英国政客之间互相攻击的必备词汇。

  工党领袖艾德·米利班德似乎特别偏爱这个词,他于4月在议会上讽刺保守党的财政预算时就曾经使用了这个词。

  “我们希望首相能够解释,为什么四周后唐宁街的每个人都说预算是‘一团糟’,”他说。

  顺便说一句,米利班德可是时尚达人。2011年他使用的“Squeezed middle”(受压迫的中等收入阶层)就被选为了年度热词。

  词典编纂人员菲奥娜·麦克弗森表示:“每个人都爱死Omnishambles这个词了,它很奇怪也很有趣,似乎能够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总结过去的366天中发生的很多事情。”

  “如果可以用它的影响力来描述这个词的力量的话,那么它有如此多的衍生词就是一个证明,”她说。

  其中一个衍生词是Romneyshambles,就是把美国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的名字和“混乱”这个词连在一起,起因是罗姆尼访问英国期间质疑伦敦能否成功举办奥运会,遭到了英国媒体嘲讽。

  针对英国国内对于是否该捕杀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獾,人们还造出了Omnivoreshambles——Omnivore是杂食动物的意思。

  “这些衍生词的大量出现说明了人们对Omnishambles一词的接受程度。”麦克弗森说。

  英国其他流行语

  除了Omnishambles之外,其他热词还有Pleb(庶民)和Eurogeddon(欧洲末日)。前者本是个过时的词,但是由于英国内阁成员安德鲁·米切尔使用它来辱骂警察使它重获新生,而后者则是由欧元危机演化出来的。

  伦敦奥运会使Medal(奖牌)这个名词成为了动词,意思是“获得奖牌”,而Mobot把莫·法拉赫的名字和“机器人”连在一起,用来形容这位英国长跑运动员获得奥运金牌后的庆祝舞蹈动作。

  来源:2013年1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欧洲其他国家流行语

  法国:“购买法国货”(Acheter Fran鏰is)

  《环球》杂志记者/梁霓霓(发自巴黎)

  2012年,购买法国货以及“法国制造”成为许多法国人生活中的关键字。

  “购买法国货”起先是法国民主运动党(Modem)总统候选人弗朗索瓦·贝鲁(Fran鏾is P閞ou)在2011年12月发出的一句总统竞选口号,虽然贝鲁止步法国总统大选的首轮角逐,但是,这句口号却吸引了法国民众。

  布鲁生活在法国的上阿尔卑斯省。每个周末,他去超市采购一周生活用品需要的时间都比一般人长,因为他有一个消费“原则”——买法国货。有包装的商品,他一定要看到“法国制造”字样才放进购物车。对于鲜肉等没有包装的产品,他会要求售货员出示法国原产地证明。布鲁说,自己这是在尽“公民义务”,坚信“买法国货”能促进法国的国内就业。

  由于深陷欧债危机,2012年法国整体经济形势低迷,大小企业收购、重组、倒闭、清算的消息几乎日日见诸报端,失业率屡创新高,造成民众人心浮动。“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法国产品质量虽好,价格却往往偏高,但是有一定购买能力的法国民众仍然希望以“经济爱国”的形式带动法国产品的消费,身体力行地保住法国企业日渐萎缩的市场份额和同胞们的饭碗。

  随着越来越多的法国人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网上涌现一批推销法国货的导购网站。为了帮助消费者识别法国产品,法国国际检验局推出“原产法国”的认证标识,产品只要被证明含有50%以上的法国元素,就可以获得这个认证标识。这些元素包括原材料、设计、制造、管理等等。

  据TOLUNA调查公司为一家名为“经济早晨”(economiematin.fr)的网站所做的调查显示,50.5%的法国人表示情愿花更多的钱购买一件法国牌子的礼物。具体一些来看,30%的受访者愿意多花10%的钱、13.3%愿意多花20%、5.8%愿意多花30%购买“法国制造”的礼物,还有1.5%愿意多花40%以上的钱。

  然而,在商品全球化的今天,只买法国货对于法国很多中低收入者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位名叫特利耶夫的法国记者写下了自己的购物体验:首先去商场了解哪些东西是法国制造。经过一周的时间发现,如同汽车一样,尽管是法国汽车,很多零件却是别国的产品,纯法国产品在市场上根本找不到。的确有不少家用电器是法国制造的,在洗衣机柜台,有波兰生产的洗衣机,价格499欧元,法国制造的洗衣机价格600欧元,我的薪水不高,只能买波兰制造的。再看化妆品,在超市看到的化妆品,除欧莱雅之外,多数是德国或者英国生产的,法国生产的化妆品只能在药店或者高档化妆品店买到,一般人买得起吗?

  有法国学者指出,法国应该从引以为豪的奢侈品制造业和发达的旅游业汲取行业成功的经验,加大人才培养和行业培训的力度,采取更加务实和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提高法国工业的竞争力,以应对全球化以及债务危机的挑战。

  俄罗斯:“总统选举”(выборы)

  “粮食减产”(зерно)

  《环球》杂志记者/曹妍(发自莫斯科)

  2012年前几个月,“总统选举”是俄罗斯媒体和网络上最热门的词之一。2011年底俄罗斯爆发反杜马选举舞弊集会之后,普京支持率下跌,这名俄罗斯硬汉甚至被怀疑是否会在总统选举首轮胜出。

  不过普京后半程发力,接连造势,逐渐在舆论场上占得上风。而在临近选举之前,选民心态也更趋务实。他们明白:总统选举并不是在茫茫人海中挑一个最好的,而是在现有的总统候选人中挑一个最不坏的。虽然普京确实不像之前那么受欢迎,但和亿万富翁普罗霍罗夫、老迈的共产党人久加诺夫、频出“雷人”之语的日里诺夫斯基等人相比,普京就是那个“最不坏”的。

  在3月初的总统大选中,普京最终以64%的得票率在首轮即赢得大选。

  另一个比较热门的词是“粮食减产”。

  从2011年到2012年,俄罗斯部分粮食主产区遭遇各种自然灾害,其中尤以今夏旱情造成的影响最为严重。目前俄罗斯粮食收割和清点尚未全部结束,据最新数字,2012年俄罗斯粮食总产量约达6800万吨,相比2011年减少近30%,给俄罗斯农业造成了330亿卢布(约合66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

  据此前俄罗斯电视新闻画面显示,俄罗斯萨哈托夫州一个农场的首席农艺师伊谢涅夫走在土地里,背后是大片枯黄的麦田。土地都被太阳烤焦了,土壤裂开拳头大的缝。伊谢涅夫对着摄像机镜头说,“土壤表面温度高达65摄氏度,甚至可以烤熟鸡蛋。”他从地里拔出一株麦穗,用手捻开麦壳,麦壳变成粉状,麦粒里边什么都没有,“因为缺水,谷粒没办法形成。甚至连蝗虫都直接飞过去,不停下来吃。”

  粮食歉收导致俄罗斯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并引发下游食品价格上扬,特别是以小麦为原料的产品涨幅尤为明显。一些旱情严重地区8月份面粉、通心粉、面包等食品涨价10%至30%。

  荷兰:“缩小贫富差距”(Nivelleeren)

  《环球》杂志记者/潘治(发自海牙)

  去年荷兰的流行语“削减”到今年热度不减,不过衍生出的另外一个词汇——“贫富差距”则更加引人关注。在因为财政赤字削减谈判未果而导致执政联盟垮台之后,荷兰首相马克·吕特又再度在2012年大选中获胜,但新政伊始提出的改革措施就招致激烈争议,尤其是医疗保险改革可能会加重许多人的负担,令“贫富差距”一词不仅充斥荷兰媒体,也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

  为了支持欧盟在欧债危机日益蔓延背景下采取的一系列紧缩政策,满足欧盟有关一国财政赤字不得超出其GDP3%的规定,荷兰政府从2011年即开始大力主张削减财政赤字。这一削减不仅仅对荷兰政府的花销造成影响,也影响到老百姓自家的钱包。为此,“削减”一词从2011年一直热闹到了2012年,直至前任执政联盟在2012年4月因为未能就财赤削减方案达成一致而垮台。

  然后,就在新首相吕特宣誓就任后不久,新一届内阁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尤其是关于医疗保险部分,立刻在荷兰媒体和民众中闹翻了天。根据这个方案,荷兰民众将告别相对固定的医疗保险费用,改成保费直接与收入挂钩,也就是说收入越多,缴费越高。这首先令庞大的荷兰社会中等收入人群增加了负担,其次也令其他各收入人群的公共医疗资源上出现被浪费的情况。

  事情愈演愈烈,吕特本人也在2012年11月12日晚间出来向民众致歉,说他本意虽然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但没想到会导致如此结果,并承诺将放弃上述医保改革方案,转而考虑从税收上进行改革。

  来源:2013年1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巴西流行语:“想想世界杯时会是怎样!”

  Imagine isso na Copa!

  《环球》杂志记者/王帆(发自里约热内卢)

  Imagine isso na Copa,这句口头禅2012年在巴西可谓无人不晓,人们但凡在茶余饭后调侃社会现状,都会用这句话来做结语。

  两年后的世界杯足球赛,将是巴西集中向全世界展示国家建设和大型国际活动组织能力的窗口,但东道国百姓许多人都清楚本国实力是几斤几两,眼下饱受诟病的球场施工进度、各行业不时出现的停摆以及大城市交通拥堵等等,似乎都在证明,所有的担忧不是多余的。

  好在巴西人天性幽默,也那么好面子,一句“想像一下,(这种事情摆到)世界杯时会是怎样!”在谈笑中表达了人们对这个国家的态度——巴西就是这样,爱怎样就怎样吧。

  在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上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小品式短片,几位由演员扮演的里约市民在不同场合把当地人的各种口头禅集中展示了一遍。这段模仿之前网上风靡一时的“纽约客的口头禅”的短片,已经被百万人点击播放,视频中的演员们每每抱怨市容环卫、交通设施或是服务水准之糟糕,都会用“Imagine isso na Copa”点睛,当地人看了无不发出会心一笑。

  2012年10月,巴西各地机场连续闹出好几起事故,有航空公司值机柜台系统瘫痪的,有飞机在跑道上“搁浅”导致机场长时间关闭的,弄得巴西航空业脸面无光。几乎是同一时间,连续发生了3起涉及多个州的大范围停电事故,连首都巴西利亚的议会、法院和各部委办公大楼都未能幸免。人们从网络、电视和报纸上看到这些消息,第一反应就是:世界杯时会是怎样?

  对啊,世界杯时会是怎样?请不要天真地期待巴西能够办一届“无与伦比”的赛事,在这个民族的思维里,大家开心就行,何必特别较真?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之都”,在每年2月的桑巴学校花车大游行到来前的最后一刻,桑巴大道的看台才会拆掉维修用的脚手架,人们掸掸工作服上的灰尘,几分钟后开始载歌载舞,似乎刚才的手忙脚乱全都没有发生过——就是这样的心态,这似乎比什么都强。巴西的另一个流行语:

  “中国生意”(Negocio da China)

  如今在巴西,怎样高估中国的存在都不过分。任何人的生活都离不开中国产品,吃的是中国菜,开的是中国车,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有关中国的消息铺天盖地,连当地人的日常用语中都加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

  在当地俗语里有一句话叫做“这是希腊语”,意为难懂的天书,现在人们更习惯把“希腊语”改成“汉语”来表达同样的意思。而更为流行的一句“Negocio da China”(中国生意),则是说一件事情非常有利可图或是一笔买卖十分划算。

  里约热内卢海滩的夜市上能看到各种廉价但不乏精致的小手工艺品,如果有游客试着跟店主讨价还价,店主往往会抛来一句:“这已经是Negocio da China了,你居然还想再便宜?”

  在巴西不少网上商城的首页上能够看到Negocio da China字样,下方陈列着各种限时优惠商品。在巴西消费者的眼里,“中国生意”是划算的同义词,是万万不可错过的。

  拉美其他国家流行语

  阿根廷“忧伤的美元”(Blue Dollar)

  《环球》杂志记者/叶书宏 赵燕燕(发自布宜诺斯艾利斯)

  “蓝色的美元”(Blue Dollar),这是阿根廷人对美元黑市的称呼。为何不是“黑色的美元”?有人说,“蓝色”更能体现浪漫的阿根廷人对于当前外汇管制的“忧伤”(Blue)和无奈。

  2009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频现,表现各有不同,对阿根廷来说具体表现在三“外”上:外贸持续下滑、外债压力增大、资本加速外逃,三者叠加导致的结果是,贸易顺差减少,外国投资下降,外汇储备面临探底。

  未雨绸缪,阿根廷政府自2011年10月开始实施严格的进口和汇市管制措施,目的是开源节流,囤积美元迎接很快要到来的还债高峰。据报道,截至2012年10月底,政府共计出台了23项汇市管制措施,就连个人出境购汇也需央行和公共收入部门核准。

  管制措施似乎初显成效,外贸盈余和外汇存底有所增长,代价则是政府“里外不是人”:对外,进口限制得罪了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墨西哥国把阿根廷告上世贸;对内,外汇管制开罪了国内企业和个人,挤兑、逃税难以遏制,通货膨胀、比索贬值更是让民怨沸腾。

  市场供求规律无法违逆,阿根廷人对于美元的需求“根深蒂固”,高压管制催生出活跃的地下汇市。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佛罗里达步行街上,被称作“小树”的黄牛党随处可见,尽管有税务部门的强力打压,但30%的价差实在让人无法抵挡诱惑。

  阿根廷人自己说,阿根廷的血液不是“红色”而是“绿色”,因为“绿色的票子”已经渗透所有经济命脉。农业贸易和期货市场,美元是定价的基准货币;房地产行业,美元是买卖双方都认可的交易工具;政府发行公债也只有美元债才受欢迎……

  难怪乌拉圭总统穆希卡打趣地说,除了美国,全世界阿根廷人跟美元最亲。此话不假:阿根廷4010万人口人均持有1300到1700美元,是世界上除美国之外人均美元持有量最高的国家,而邻国巴西人均持有量只有6美元。多数阿根廷人取得比索收入后习惯性购买美元存在国内外银行,仅在邻国乌拉圭,阿根廷人的美元存款就高达260亿美元。

  基于这种情况,阿根廷人似乎集体出现了缺少美元的“忧伤”,各类媒体上都充满了关于“蓝色美元”的讨论。不过,不能怪阿根廷人在货币选择上“崇洋媚外”的倾向,这实在是屡次受伤之后人仍所能做出的一种选择。

  阿根廷历史上,恶性通胀、本币贬值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社会财富之上。尤其是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政府冻结民众美元存款,对美元储蓄和债务强制比索化,民众对本国金融系统的信心大跌,囤积美元逐渐成了民众对抗本币贬值、通货膨胀和清偿风险的首选工具。

  墨西哥“世界末日”(Fin del mundo)

  《环球》杂志记者/赵珺(发自墨西哥城)

  两年前,电影《2012》的大红大紫将玛雅世界末日预言带进了人们的视线。而生活在玛雅古文明所在地之一的墨西哥人,今年常常挂在嘴边的流行语就是“世界末日”。

  根据古玛雅人石碑,人类的历史将在“某一天”结束,而这个日期换成现代历法就是2012年12月21日,因此有些人推断,世界将在这一天结束。在日常生活中,墨西哥人常常以此自嘲或互相开玩笑说,“放轻松,反正马上就要世界末日啦!”“嘿!这都快世界末日了,你怎么还这么畏畏缩缩的?”

  但据墨西哥玛雅历法专家埃斯特拉达·涅托介绍,世界末日的概念源于西方基督教。而对玛雅人来说,这个人类历史结束的日子,其实是玛雅文明觉醒之日,是一个新周期的开始。玛雅人相信,从2012年12月21日开始,他们将不再是边缘人群,这个民族的语言、服饰、生活习惯将会被全人类认识,所谓的世界末日其实是玛雅文明的重生日。

  公元前3000多年前形成的玛雅文明早已离奇消失,但如果他们活到现在,将会欣慰地看到自己的预言逐渐成为现实:玛雅文明确实开始为人所感兴趣。玛雅人曾经的聚居地——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中美洲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等国今年来游客数量猛增,许多人都是慕“世界末日”之名前来,而辗转留存的玛雅历法、象形文字等则成为了璀璨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后人世代铭记。

  来源:2013年1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埃及流行语:“奥马尔·苏莱曼身后的人”

  The One behind Omar Suleiman

  《环球》杂志记者/李姝莛(发自开罗)

  2012年的埃及,尼罗河畔仍回响着女歌唱家乌姆·库勒苏姆悠婉的歌声,古老埃及拿着曾开启灿烂文明的钥匙,等待剧烈政局动荡后能重启安稳静好的现世。这一年,埃及的许多年轻人带着历史推动者的自豪,空前地热衷政治,最In的流行语也几乎都与政治相关。

  比如,现在人们把一切神秘莫测、或过分严肃的人调侃作“奥马尔·苏莱曼身后的人”。

  2011年2月11日,当时的副总统奥马尔·苏莱曼在电视上宣布统治了埃及30年的老总统穆巴拉克下台。这段视频在网上流传很广,网友注意到,电视画面上苏莱曼的身后站着一个表情严肃、看似十分忧虑的人。

  “这个人的身份神秘,表情忧伤,仿佛代表了那个曾经高不可攀,但已经倒台的旧埃及统治阶级”,网友哈尼对《环球》杂志记者说。从此,埃及网友们带着“胜利的喜悦”称呼有这一特点的人为“奥马尔·苏莱曼身后的人”。

  穆巴拉克离开之后,穆尔西当选为埃及历史上首位民选总统。这一事件也成了埃及网友聊侃的焦点,他们时常用“备用轮胎”来称呼穆尔西,因为他原本并非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的总统候选人“第一人选”,走到台前是因为穆兄会原定总统候选人海拉特·沙特尔被定罪而失去竞选资格。

  穆尔西上台后重拳出击,先是上演“杯酒释兵权”和展示平衡外交,后又高调促和巴以冲突,并在国内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总统权力。于是,人们用“备用轮胎”来指代那些并非首选的备选人得势后出人意料地强势发力。

  2012年埃及政坛上崛起的并非只有总统穆尔西,其背后的穆兄会也由过去一直受政府打压的反对势力,一跃成为埃及政坛最举足轻重的力量。

  穆兄会以其超强的组织能力和多年基层活动积累下的广泛社会基础,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压倒性的优势,并最终赢得总统选举。

  目前,埃及国内正在开展针对总统日前颁布的新宪法声明的大规模游行示威,一方是抗议该声明的世俗自由派,另一方是支持该声明的穆兄会及其他伊斯兰派别。在这些游行中,穆兄会再次发挥了其超强的组织能力。

  穆兄会在议会选举、总统选举以及随后的大规模游行中的组织能力和支持率让众多网友震惊,一些人在网络上把穆兄会成员和支持他们观点的人称作“羊群”,意思是这些人忠诚、顺从且数量巨大,一声令下他们便可大规模出现,共同表达穆兄会的诉求。

  以色列流行语:“诈唬”(Bluff)

  《环球》杂志记者/郝方甲(发自耶路撒冷)

  “相信伊朗和以色列政府都明白,当我们美国说伊朗拥有核武器是不可接受的,我们是认真的……我可没诈唬(bluff)你们。”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2年3月初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他强调美国在伊朗核问题的立场,一句“没诈唬”同时说给伊朗和以色列两边听,一面威慑前者不要轻易试探美国在不许伊朗拥有核武器立场上的底线,一面安抚后者美国与其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暗示以色列不要单独对伊朗发动任何可能导致局势升级的实质行动。

  如果奥巴马所说的“诈唬”是指站在观望的立场上高调放狠话,那么以色列在2012年担纲主演了一场扣人心弦、高潮迭起的“诈唬”大戏,伊朗、巴勒斯坦、埃及、黎巴嫩、叙利亚等都是这场戏离不了的重要配角。

  从2011年底起,关于以色列可能单方面对伊朗核设施发动军事打击的传言甚嚣尘上。流言虚虚实实,全世界都在试图从以色列的每一个小动作、以官员表态的每一个句子中,分析军事行动的可能性和时间窗口。

  媒体追得紧,官员就得说得多;官员说多了,新闻报道量就更大;分析预测铺天盖地,就愈发显得这场仗箭在弦上,媒体就追得更紧……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色列人谈论“打不打?什么时候打?”的时候,都会借用奥巴马的这个说法互相问:他们到底是不是在诈唬啊?

  有人总结,从历史上来看,以色列的一贯行为模式是“要做才不说,越喊越不做”,是为了出其不意,在虚实间迷惑对方,更是为了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换句话说,“诈唬”其实是以色列惯用的手法。

  2012年11月下旬,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动名为“防务之柱”的军事行动,加沙武装人员向以境内发射数百枚火箭弹,以空军连续多天轰炸加沙作为回应。行动开始后,以色列紧急召集7.5万名预备役人员在加沙边境集结,为进一步的地面行动作准备。

  对一个总人口只有不到800万的小国来说,7.5万预备役意味着集结全国百分之一的人口准备参战,超过上两次战争征召预备役人员的总和。

  “这次政府应该不是在诈唬吧?7.5万人抛开工作和家庭来集结,总不能是来冬令营吧?!”一个开战后赶往以色列的外国记者在网上留言。

  根据官方统计,“防务之柱”行动开始以来,特别是以色列宣布集结预备役人员后,超过500名外国记者涌往巴以地区,为战争升级进行报道准备。同时,为了防止战争升级,国际社会各方连续到访巴以,加紧斡旋。

  随后,以色列宣布军事行动结束,预备役大军原封未动,解甲归田。

  “狼来了”喊多了的确真假难辨,可人们还是不得不“宁可错信一千,不敢放过一个”。

  来源:2013年1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