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任首相后,安倍晋三急欲访美,却遭遇奥巴马“冷脸”,转而南下出访东南亚国家。有报道说,安倍将考虑就日本亚洲外交基本方针提出所谓的“安倍主义”,主张在包括东盟、印度及澳大利亚在内的亚太地区构筑双边、多边等多重关系,甚至还计划致信北约联手应对中国。
在中日关系严重困难之际,安倍欲提出“安倍主义”,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它真能给中日关系乃至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带来什么影响?
资料图片:1月1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东京首相官邸出席记者会。新华社发
日首相拟提“安倍主义” 阐述对亚洲外交方针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相关人士11日透露,首相安倍晋三开始考虑从16日起访问东盟3国期间提出有关亚洲外交基本方针的“安倍主义”。内容将包括同在民主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等方面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开展安全、经济、能源政策等合作。
据分析,安倍希望借此构筑对华包围圈。安倍将访问越南、泰国及印度尼西亚,此访将是安倍第二次出任首相后的首次外访。
安倍重提“包围中国”梦想 据日本媒体2012年12月29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前重提“包围中国”战略,表示日本政府只有加强与包括俄罗斯、越南等在内的中国周边国家的关系、强化与美印澳的安保合作,中日关系才会修复。
安倍28日在首相官邸接受采访时称,日本有必要以日美同盟为轴心,强化与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在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在安全保障领域,发展日美印三国和日美澳三国的安保合作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地区的安定。”
在安倍重提这一颇具挑衅性的“包围”战略前一天,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表示,安倍已决定提前修订作为长期防卫政策基本方针的《防卫计划大纲》,以强化自卫队职能和威慑力量,配合美国去年出台的新国防战略。日本媒体指出,修订后的大纲可能将突出体现日本应对钓鱼岛问题和朝鲜导弹问题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分析人士认为,安倍“包围中国”的思维与他意图修改和平宪法的右翼政治理念一脉相承。在当选首相前,安倍便声称彻底改变日本防卫政策,寻求修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制定的和平宪法,使日本能够行使集体自卫权。
1月10日,菲律宾外长德尔罗萨里奥(左)在首都马尼拉帕赛地区会见到访的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当日,菲律宾外长德尔罗萨里奥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举行会谈,双方讨论了海上安全、双边贸易及日本向菲提供投资和发展援助等问题。新华社发(乌马利摄) ======“安倍主义” 远交近攻? ======安倍欲封死钓鱼岛后路 日本11日再次出动战机,应对中国海监一架螺旋桨飞机。同一天,中国国防部证实了10日中国有两架“歼-10”战机飞向钓鱼岛附近,原因是中国正常巡逻的飞机遭日方近距离跟踪。钓鱼岛上空的气氛开始“令人窒息”。有俄罗斯媒体说,亚洲希望和平,但正在为战争作着准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1日的强硬表达放大了这一预期。他说,在钓鱼岛问题上,“没有任何交涉的余地”。中国学者冯昭奎对《环球时报》说,这已成为日本右翼公认的“家规”。与此同时,安倍用“低姿态”和“价值观”向与日本存在岛屿争端的另一邻国韩国示好。这被认为是安倍构建对华包围圈的一环,更大的部分将试图在其下周对东南亚3国的访问中完成。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历史恩怨、现实利益纠葛以及决策过程中的“乱码”,令东北亚局势从未如此骇人。中日媒体昨天和前天都大量报道两国军机在钓鱼岛空域对峙的新闻,认为两国在逐渐接近“擦枪走火”的分析越来越多。
安倍叫嚣钓鱼岛主权不容谈判 【美联社东京1月ll日电】安倍晋三周五重申对华鹰派立场,称日本不会就有争议的无人群岛问题与北京谈判。
安倍发表此番言论时,美高层官员正计划于下周访问日本与韩国,敦促两国就另一起领土争端修复关系。
美国东亚问题首席外交官岸尔特·坎贝尔周四表示,美国将敦促各方在东海岛屿海上争议问题上"小心谨慎”。
安倍首访定在东南亚 牵制中国意图明显 首次外访便到东南亚并非出自安倍晋三本意。2012年12月26日上台后,安倍曾在第一时间将首次外访目的地定为美国,并计划参加1月21日举行的奥巴马总统连任仪式。然而,1月6日,美国回应称,由于日程繁忙,“迎接日本首相来访的准备时间不足”,安倍访美计划暂时被推迟至2月上旬。访美不成,安倍这才突击将外访目的地改为东盟三国。
不过,日本首相上任伊始就到访南亚、东南亚国家也早有先例。1957年,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就任日本首相之后,曾在访美之前,先访问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访美归来后,他又连接访问了当时的南越、柬埔寨、老挝、缅甸、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此次安倍出访前,日本副首相兼财政、金融担当大臣麻生太郎已先于1月2日至5日访问缅甸,外相岸田文雄也从9日至14日出访菲律宾、新加坡、文莱和澳大利亚四国。安倍内阁推进的这一“弧线外交”行动颇有效法当年岸信介之嫌。
有分析称,安倍上台第一个月未将施政注意力锁定国内的政治、经济困局,而是大举在亚洲推进“弧线外交”步伐,包围中国意图明显,更有意利用其在亚洲的外交得分与美交易,进一步协同美国将战略重心转向亚洲的步调,对中国加以牵制。
安倍晋三16日首访东南亚三国 强化对中国外交包围
日外交布局造势紧锣密鼓 安倍政权围堵中国不遗余力
======安倍外交四面出击======日外交布局造势紧锣密鼓 安倍政权围堵中国不遗余力 安倍晋三在正式就任日本首相后,其在外交布局和造势上可谓紧锣密鼓。除先后同美、澳、英、俄、印尼、印度、越南等国领导人通话,派特使访问韩国并指派外务次官访美,安倍又安排日本副首相兼财务相麻生太郎访问缅甸并宣布减免缅甸巨额欠债。而8日,日本又宣布,外相岸田文雄9日开始对菲律宾、新加坡、文莱及澳大利亚进行访问。
与此同时,日防卫省8日还宣布,将在今天下午,在东京的外务省举行有关日本与蒙古防卫合作的外务、防卫部门工作级别磋商的首次会议。
日报:安倍拟定“联美制华”外交大计 【日本《朝日新闻》12月30日文章】题:政策再转换外交安保政策以美为主盯住中国
“有必要站在俯瞰全球的视角上进行战略构想。”安倍晋三首相在26日就任后的首次记者会上如是说。28日,安倍先后与俄罗斯、越南、印尼、澳大利亚、印度和英国首脑进行了电话交谈。从地理上看,这些国家似乎构成了一张对中国的包围网。致力于军扩和海洋活动的中国因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网注)问题加深了与日本的对立。首相身边人士明确表示,与六国首脑的电话会谈意在“牵制中国”。
安倍在就任首相前后的历次记者会上均强调,“日中关系是21世纪外交及安保上的最大课题”,“无论如何要重新构建日美同盟的信赖关系”。
安倍晋三称将告知美方日本拟加速集体自卫权讨论
安倍欲加强日韩关系抗衡中国 【日本《每日新闻》1月5日报道】4日,日本前财务大臣额贺福志郎作为安倍晋三首相特使访韩,并和韩国候任总统朴槿惠会谈。在会谈中,双方呼吁建立面向未来的日韩关系。然而,朴槿惠却委婉地要求日方“直视”日韩的历史问题。为应对中国,安倍首相试图加强对韩关系,但从会谈不难看出,由于历史问题这一尖刺犹在,双方能否构筑面向未来的双边关系仍是未知数。
“希望两国新政府在诸多领域建立和两国国民信赖关系相配的双边关系。”日韩关系在李明博总统登上竹岛(韩国称独岛本报注)后遇冷,额贺在会谈中向朴槿惠传达了安倍首相改善日韩关系的强烈愿望。
一名外务省官员坦言,“日本希望避免日中、日韩交恶而中韩友好的局面”。
为抗衡中国,安倍政府的战略是改善日韩关系,并进一步巩固日美关系,派遣特使是新年伊始受首相官邸主导的外交的第一步。
安倍将致信北约联手应对中国 据《读卖新闻》报道称,日本执政党自民党众议院外务委员长河井克行计划15日至19日访问英国、法国和比利时,届时河井将会访问北约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与北约秘书长拉斯姆森会谈,并向其转交安倍亲笔信。
报道称,在这封信中,安倍呼吁北约和日本联手应对正逐步强化海洋影响力的中国。信中还说,中国频繁在钓鱼岛周边“侵入”日本“领海”和“领空”,“中国愈加积极地扩展海洋影响力,以及朝鲜的动向,导致东亚的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安倍在信中称,日本希望为“维护”东亚安定和繁荣扮演积极角色,并在地区战略环境变化等方面能与北约达成共识。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这封信称,日本与北约是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伙伴,希望与后者在安全保障方面强化合作。另有日本媒体称,安倍再次执政后,将强化日美同盟作为外交、安保政策的核心,如今谋求与北约强化合作,牵制中国和朝鲜的意图更明显。
安倍批中国“不负责任” 称日美韩联手可强硬制华
1月11日,一艘货船停泊在日本东京的港口。当日,日本财务省公布的速报数据显示,2012年11月日本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出现2224亿日元(约25亿美元)逆差,是1985年有比较记录以来单月第二大经常项目逆差。新华社发(关贤一郎摄) ======安倍做派前景如何======挑起对抗不得人心 日本错估形势小心“引火烧身” 可以看出,安倍为日本外交描绘了一幅相当“宏伟”的蓝图。可是,它究竟能实现几分呢?
首先是日本极力拉拢的韩国和东南亚各国。韩国将中国作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目的国,并希望中国帮助缓和朝鲜半岛的局势,根本不愿把自己放到中国的对立面;同时,韩国与日本同样有着岛屿争议,并对日本歪曲历史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而东南亚诸国也大多在与中国的经济往来中获益颇丰,除了直接与中国有领土纠纷的越南、菲律宾等少数国家,没有谁想要蹚中日争端这摊浑水。所以,日本拉起的“队伍”虽大,却没几个是真愿意出力的。
更重要的是,日本视为最大靠山的美国并不愿被人当枪使。美国“亚太再平衡”是有多重目标的战略,虽然包含制衡中国的意图,但也是要搭乘亚太经济繁荣的“快车”实现经济复苏,而快速发展的中国正是其借力的重要对象。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刘鸣表示,美国固然需要日本当马前卒,服务于“再平衡”战略,却不希望日本“冒进”,导致擦枪走火。近期日本频频在钓鱼岛搞小动作,现在更是发出了“警告射击”的叫嚣。在这种情势下,双方擦枪走火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而一旦在钓鱼岛发生某种对抗,造成人员或是舰机的损失,双方高涨的民意“烈火”将是灾难性的。要知道,战争这个幽灵一旦出了匣子,要它回去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安倍外交初露失败端倪 安倍晋三再次执政后,其内阁成员立即在中国周边开展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出访外交。与此同时,安倍不仅重申在钓鱼岛问题上“没有谈判的余地”,而且决定增加防卫费,在钓鱼岛海空与中国抗衡,并把野田内阁“购岛”闹剧引发的中国民众游行抗议和部分日企遭受的损失,归咎于中方。这预示着安倍对华外交可能重蹈野田覆辙。发展下去,安倍所谓的“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会否演变为战略对抗关系,值得关注。
安倍内阁最近一系列出访估计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对韩国,安倍希望 “加强拥有自由与民主主义、基本人权、法治等相同价值观的两国间的关系。”然而,在历史问题上安倍内阁与韩国很难有共同的价值观。韩国慰安妇的人权问题才是日本应该考虑的。对东南亚,安倍表示“除了经济之外,还将在能源、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强合作。”然而,目前除了菲律宾外长实用主义地鼓动日本修改宪法,增强军备,对抗中国以外,东盟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愿在中日之间选边站,更不用说在军事方面同日本联手对抗中国。
最近,安倍没等与美国事先商妥就单方面宣布将访问美国。其目的之一就是让奥巴马亲口宣布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赞成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把美国当“外交牌”来打,结果反遭延期。这堪称是安倍外交误判形势而失败的又一前兆。最近,美国屡次表示希望中日双方就钓鱼岛问题对话协商解决,冷静处理,而安倍却高调拒绝同中国谈判。日本既要美国为其撑腰又要利用美国对中国搞冒险,这在美国看来是很难接受的。因为那将是美日同盟第一次被日本所主宰,甚至存在把美国拖入同中国发生战争的风险。日本或许还没有意识到,安倍上台后推行“无限量化宽松”政策引起日元急剧大幅贬值以及在历史问题的右倾化立场,都已经引起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普遍忧虑。
日本不睦邻 经济难再生
日报认为美中警惕日本刻意贬值日元
这是2012年12月13日从中国海监B-3837飞机上拍摄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画面。新华社发 ======中日关系 何去何从======中国驻日大使就中日关系提出三点期待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8日在日中经济协会和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新年会上,就当前中日关系提出三点期待。
程永华说,2013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5周年,为此就中日关系发展提出三点期待:
第一,妥善解决当前问题。日本新内阁刚刚成立,对两国关系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中方希望新内阁继续奉行积极对华政策,面对现实,拿出智慧和勇气,按照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有关精神,相向而行,通过对华磋商找到妥善解决钓鱼岛问题的办法,推动两国关系重新回到正常发展轨道。
第二,致力于中日合作共赢之道。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在动荡不安中摸索前行,2013年形势如何发展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阶段,日本灾后重建和经济振兴任务艰巨。“和则两立,斗则俱损”。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中日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亚洲无可比拟,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两国走合作共赢之路,不但可以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巨大利益,也将促进本地区的稳定、发展和繁荣。中日双方要继续大力推进各领域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坚持友好交流。由日本政府“购岛”引发的中日关系僵局,造成两国各领域交流全面停摆和国民感情严重下滑。当前形势下,中日关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困难,中日双方不应意志消沉。民间友好始终是中日关系的特殊优势,两国要继续发扬传统,发挥各自优势,团结协作,大力推动民间友好与交流,不断增进两国国民的相互理解,改善国民感情,努力为两国关系改善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安倍对华新战略:先包围后改善? “通过价值观外交,能修复日中关系吗?”日本《读卖新闻》11日这样质问。该报称,现在日本的外交环境已与2006年安倍上一任期提出“价值观外交”时完全不同了。印尼《雅加达邮报》称,对于东盟而言,安倍新政府无法带来“显著的希望”,尤其是在对外投资这一领域,中国一直都主动为东盟国家提供“经济刺激”。韩联社报道说,鉴于中日力量对比的此消彼长,韩国新总统很可能打破惯例,在出访美国后,先访问中国再访问日本。法国电视五台称,面对历史问题和主权争端,仅靠一些有限的友善姿态,日韩关系很难有根本性好转。
“日中是一对不能离婚的夫妇,在这一段婚内争吵后,他们不得不面对对方。”11日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山本武彦仍表示“乐观”。《读卖新闻》援引日本内阁官房参与谷内正太郎的话表达担忧说,“对于21世纪的日本外交来说,如何与中国相处是最大课题”,这对于安倍政权而言尤其困难,尤其沉重。
日媒称“与中国做伙伴更重要” 日本媒体称,安倍政权的以上外交布局,旨在“推动与日本共享"民主制度"的国家开展价值观外交,谋求对华外交的有利形势”。
不过,安倍的这一“包围施压”战略,也引发日本媒体的质疑。《每日新闻》8日发表社论,呼吁安倍在“编制”对华包围圈时慎重行事,不要太露骨。
社论称,与竭力推动价值观外交相比,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与中国的政府首脑、外长对话,“推动中国成为日本"有责任感"的战略伙伴,共同参与维持地区秩序。”
社论还提醒安倍,必须处理好历史问题。
“如果(体现日本政府历史观的)新安倍谈话在内容上比村山谈话要后退,那要强化与亚太国家的关系将适得其反。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应多加注意,谨慎行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