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囧》 吃了什么药
原标题 [《泰囧》 吃了什么药]
新年伊始,影视界传出一新闻,《泰囧》票房超过11亿元了!好家伙,真了不得,这部乍看并不起眼、投资仅3000万元的国产贺岁片,竟然超过中国诸多著名大腕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姜文等所拍的任何一部亿元级大片,创造了令人瞠目的冬天神话!
《泰囧》吃了什么药,膨胀得如此吓人?此片剧情,说来简单:商界人士徐朗(徐峥饰)发明了一种名叫“油霸”的神奇产品,只须加入两滴,汽车动力大增。徐的创业伙伴高博(黄渤饰)与其在发展思路上有重大分歧,于是二人各自打算前往泰国找到大股东,获取授权,实现自己的想法。徐上飞机后,巧遇前往泰国游玩并为妈妈许愿的京城葱油饼摊主王宝(王宝强饰),二人结伴同行,一路搞笑、一路冒险, 一路与高博斗智斗勇,最终徐帮助王实现愿望,看淡并放弃所谓事业追求,返回家中,夫妻俩和好如初,安心过自己小日子。
就这么一故事,情节不复杂,主角只有三人,为啥能卷起一股空前的观影狂潮?细究其原因,首功还得归于“档期赶巧”四字,即,恰巧在去年12月中旬,恰巧在电影贺岁的旺季档期,除冯小刚那部苦难深重的《一九四二》和李安那部高深莫测的《少年派》外,没一部轻松愉快、能够契合人们欢欢喜喜贺新年心情的喜剧片,而《泰囧》恰似一个松软枕头,不迟不早,舒舒服服,垫到了千千万万观影人的脑袋之下,岂不是投其所好,正中下怀?所谓来早了不如赶巧了,需求与价值成正比是也。
故事新奇,是《泰囧》成功第二要素。不管大戏小戏,故事苍白您就没戏。缺乏好故事,是过去一些所谓大片票房失利的根本原因。《泰囧》的故事,源于徐峥到泰国旅游时的灵机一动,他将自己亲历的、听来的、看来的各种新鲜有趣故事攒在一起,用进影片中,勾起了观众对泰国这个有人妖、泰拳、大象等诸多神秘特产的国度各式各样的想象。假如,故事不是发生在泰国,而是发生在并无多少神秘色彩的诸如台湾、日本、新加坡等地,影片吸引力将大打折扣。
演员给力,是《泰囧》成功第三要素。王宝强,这位憨厚狡黠的草根明星,土虽土矣,但他那与生俱来满是泥土味儿的喜剧细胞,特招男女观众喜欢,凡其参与之影片,票房总是错不了。徐峥也是一搞怪人物,2011年曾与王宝强搭档《人在囧途》,也是二人一路耍宝,一路逗趣,赢得不俗口碑。此番,加上重磅“搞笑丑角”黄渤的倾情加入,三个臭皮匠,个个都挺棒,形成一股超强的喜剧号召力,影片要想不火,观众都不答应。
导演用心,是《泰囧》成功第四要素。徐峥虽是首次执导电影,但其功底实在不浅。此人脑子活络,做事肯动脑筋,上戏毕业以后,曾有多年舞台经验,做过先锋话剧导演,又曾在电视剧和电影中多次摔打历练。此番将自己多年从艺的感悟凝结于影片之中,终于显露出其驾驭喜剧的过人才华。
档期,故事,演员,导演……这四剂妙药,乍一看无甚奇特,凡投资电影者,无人不知,没有谁不想四管齐下,为观众熬出一锅人人叫好、喝了还想再喝的滋补靓汤。然而,只有《泰囧》,在每一剂的药量、时机、配伍等方面,都弄得那么恰到好处,都歪打正着地撞到了观众味觉和电影档期的“枪口”上,如此机缘凑巧,可遇而不可求,几乎不可复制。光线传媒因投资此片而可分成4亿多元,超出公司2011全年赢利的两倍多,其上市股价也一路猛涨。如此好事,还会有吗?我看,不会再有了。詹国枢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