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创意与创新、企业参观……在冀晓斌的日程表上,课程表占了重要的一项。今年33岁的冀晓斌,是山西一家煤炭企业的董事长,这个外人眼中的“煤老板”,如今爱上了听课。2011年至今,他与几位好友走遍大江南北,只为寻找新的知识和机会。
为何四处找课上?冀晓斌坦言危机感使然,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之下,与他一样的传统行业企业主们,正在寻找自己的出路。
初衷
山西“煤老板”组团学经济
“对未来没有规划很迷茫,又不敢乱折腾乱投资”
2012年10月,一个普通的周末,冀晓斌端坐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教室里,他的身旁有29个同学,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人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老板”。
冀晓斌上的课,叫做“创新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开课还不到3个月。顾名思义,能参与的学生基本都是企业家,虽然行业不同,但目的一致想给自己的企业发展找寻新路。
来自山西的冀晓斌也不例外,在外人眼中,他是令人艳羡的“煤老板”,但在他自己看来,他与传统煤炭企业的老板并不相同,自己的企业也面临危机重重:“我们是煤炭产业链条中的一个加工环节,在关系国计民生的煤炭领域,国进民退稀缺资源整合的潮流不可抗拒,我们这个加工环节迟早要遭淘汰。我们想创新,想要更高发展的愿景。”
与他有同样想法的企业主不少,光是与冀晓斌一起从山西来上课的就有六人,他们都是煤炭行业中的私企高管或国企高层,最年轻的是“80后”,岁数最大的则是“60后”。为了找新路,几个人已经上了小两年的课。
头一回上课是在2011年的3月,众人选择了北京某商学院后EMBA特训班。特训班还没学完,冀晓斌又听说了其他经济学院的经济课程,几个人就又报了名……一年下来,冀晓斌几人就报名了多个不同的课程:“最初是大家对未来没有规划很迷茫,又不敢乱折腾、乱投资,所以想出来走走交流交流,学习学习,扩大一下思维,开阔一下眼界,未来企业干什么,怎么去转型,究竟往哪个方向转,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课程
早上学管理 晚上练习“八段锦”
“给自己的企业寻找‘外遇’,企业的‘外遇’就是科学技术”
并不是所有课程都让冀晓斌如愿以偿,由于课程是学校安排的,冀晓斌等人并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甚至在课上,他们嗅到的气味仍是铜臭味。
“有些学校就是以收钱为目的,对学员的教育没有规划,很乱。”冀晓斌的课程收费通常都数以几万计,但所能学到的,却难以满足冀晓斌的需求,他把寻找机会比喻成“外遇”:“我们上课的目的就是给自己的企业寻找‘外遇’,企业的‘外遇’就是科学技术。对于多数学校而言,我们的学费也支撑不起学校给我们提供‘外遇’的基础。学生费用大部分被举办机构瓜分,留给学校的所剩无几。班费由班主任支配,也没有明细和同学们交代。他们觉得老板们的钱就是大风刮来的,或者抢过来的。”
更多时候,冀晓斌们还是能感到知识的力量,例如课上对于十二五规划的解读,让冀晓斌觉得放大了自己的思维。“听了关于十二五规划的一些大范围详解,还有很多关于企业管理的案例解剖与企业管理的手段,上课后感觉很新鲜。”除了传统的经济、管理课程,冀晓斌还学到了国学、周易,甚至奇门遁甲之类的课程。例如中科院的课程中,冀晓斌白天刚刚参观过北京的高新企业,晚上便是养生老师教授“八段锦”:“学习不忘养生,没有健康什么也没用。”
重新上学,结交人脉也是冀晓斌看重的一面。冀晓斌坦言,上课过程中确实碰到许多经营皮包公司的同学,也有不少学员来上课的目的就是忽悠其他人投资。不过仍有很多具有实力的同学,是真冲着学习而来,虽然不同行业的企业家未必真能有太多共同语言,但还是让冀晓斌找到了上学时的轻松感觉:“最美好的经历就是2011年7月16日,和著名企业家严介和去呼伦贝尔草原,我们在那里一边学习一边游玩,既增进感情又丰富阅历。”
进展
碰课上不如自己选课上
“边听课边考察,在考察大企业中丰富自己”
“时代在进步,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大家不进则退,我们也感受到了压力,更在积极寻找自我提升的途径与方法,以便更好融入这个进步的时代。”通过几门不同课程的学习,冀晓斌们有了新的想法与其毫无目的性地去“碰课”上,不如按照自己的需求“选课”上。
“将来的企业绝对离不了科学技术。同时,科学技术快速转换为生产力也离不开企业。我们想找找未来适合我们的科学技术有什么,或者是科学储备有什么。经过考察,我们来到了中科院。他们有全面的科技储备,也有闲置的研发储备无法推向市场。与此同时我们有很多企业没有资源或者没有实力搞研发,想研发的产品没地方去实现,而中科院恰巧能架起这样一座桥梁。”2012年7月,冀晓斌几人找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管理学院,此时学院正在筹划一个企业培训项目,双方一拍即合,一个多月后,“创新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就办起来了。1年时间,24天的课程,冀晓斌不仅要坐进中科院大学的课堂,还要和同学们飞到中国各地去参观标杆大型企业和科技研发创新机构。
去年9月,冀晓斌几人的第一课就是去联想集团参观,大企业的成长历程,让冀晓斌等人感到了差距;第二堂课,则是原深圳赛格数码董事长亲自授课,解读自己对宏观经济的理解。年底企业事务繁忙,学院和学员经过协商,下次上课定到了2013年初,“我们要一起到深圳富士康和华为集团考察学习。”
“老师给我们讲解实战经营技术,怎么去优化生产资源,连初中生都能听懂,而且就怕你不懂,手把手地教知识,让我们很感动。原联想集团副总裁给我们讲解联想是怎么样走过来的,各个时期的产品文化战略究竟是什么,怎么样竞争等等。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教学风格,在考察大企业中丰富自己,寻找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灵感。”冀晓斌把上课比作学开车,“学开车肯定要找一流的教练员学习,绝不能找二流的和不入流的教练员学习。”
未来
传统企业最缺转型信心
“老板们都去上课,说明我们的经济不景气”
“很多传统企业的未来面临危机,甚至有些企业的危机已经到来。我们的企业家,很多还满足于当一名‘搬运工’,只是将资源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从中赚取差价。如果没有改变,这些企业和行业都有可能崩溃。”科技管理学院院长霍国庆表示,如今“煤老板”早已不是公众传统印象中的暴发户,许多企业家都早已学过MBA、EMBA,“很多企业家有主动性寻找新的出路,而企业的出路最终是科技。新科技的诞生,会造就一个行业,也可能毁掉一个行业。”
霍国庆坦言,找课上的“煤老板”们,实际也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老板们都去上课,说明我们的经济不景气。因为经济景气的时候好赚钱,企业家没空跑出来上课。”
有主动性是一回事,有行动则是另一回事。许多面临抉择的企业家仍踯躅不前。
“许多企业家意识到企业转型的必要性,但真投资起来却很谨慎。例如煤老板想转型就不太容易,首先的问题就是没信心。原来搞煤来钱比较快,如果以后要搞技术,那么控制不了的东西太多,所以企业家有一种恐惧的心理。”霍国庆表示,“煤老板”之所以选择上学,就是要消除对于转型的恐惧感,“上的课多了,知识多了,就知道转型是怎么回事了,那么企业家对转型,就不会有那么多恐惧感。”
在现实中,上了不少课的冀晓斌们跃跃欲试:“已经有企业开始转变,这还是刚刚开始。”
手记
上课改变不了的
开豪车,戴名表,手指头粗的金链子脖子上绕在许多人眼中,“煤老板”就是暴发户的代名词。如今“煤老板”开始上课,走上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路,实在出乎一些人的意料。
毋庸置疑,“煤老板”找课上是经济形势所趋,也是企业家自身救赎的开始。然而企业转型单单靠老板上课,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犹记得2012年初,小微企业经营难问题频出,社会各界都为企业经营开出药方。除了企业自身问题外,企业生存环境也是一环。如有专家指出,经济政策变化过快,企业经营者往往“看不清未来”,于是选择追逐短期效益,放弃长远规划。对企业发展有利的技术研发更是无从谈起。
再比如对于企业的扶植政策,往往在一环环传导中被耗散,寻租、腐败导致扶植失效,反而便宜了钻空子的特权企业(这里面也有不少“煤老板”)。凡此种种,都是“煤老板”上课解决不了的问题,却是经济转型的顽疾疥癣。
说白了,“煤老板”上课要看企业主的自觉性,如何给企业建造公开、公正、公平的“考试环境”,在2013年还是重要课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