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让部队输在今天的基地,也绝不能败在明天的战场",这是张冀湘的练兵理念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陈辉张坤平
深秋,内蒙古。草原深处,数百辆坦克疾驰,卷起滚滚黄龙。数字化大厅内,演兵现场影像、交战三维动画、红蓝军指挥文书、战斗力指数曲线、装备和人员损伤统计,各种细节,尽收眼底。
这里是北京军区朱日和训练基地,解放军第一个信息化战场。数百个新战法训法在此产生,数十万部队于此得到磨练。基地集导调监控、战场仿真、辅助评估、综合保障、基地管理"五大系统"为一体,其设施先进程度堪称全军一流。
角逐千里,运筹帷幄。高级工程师张冀湘,是这个信息化训练基地的重要奠基人。
首创一流练兵场
15年前,这里只是一个设施简陋的装甲兵训练场。
1997年7月,中央军委为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需要,决定改造基地。次年1月,时任北京军区通信部自动化处处长的张冀湘被任命为朱日和训练基地副司令员,负责领导组织基地信息化建设。
基地信息化建设,一穷二白,张冀湘从最难啃的"硬骨头"开始着手。"五大系统"科技含量高、构成庞大复杂、投资大、风险高,张冀湘组织军事和工程技术专家攻坚破难,先后到北京、南京和武汉等地的20多个科研机构和院校考察咨询。
记录下上百万字的笔记之后,张冀湘和同事们历时一年,研究编写出200多万字《合同战术训练系统军事需求分析报告》和《五大系统建设总体规划》。
2000年底,"五大系统"通过了国家鉴定。专家组认为该系统属军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信息系统的先进水平。自此,我军传统的训练模式开始向信息化转型腾飞。
不过,对抗演习场面一度尴尬:激光仿真交战中,被"击中"的坦克还在横冲直撞。由于激光只能打直线,红蓝双方的坦克往往都躲在山包后面,谁也不露头。
战场上哪有这回事?张冀湘先是给战车加装了火控和油路闭锁装置,一旦被对方"击中",战车无法射击、自动断油,只能停下退出战斗。随后,他又在思考:真正的战场既有直射炮,也有曲射炮,既然激光不能模拟曲射炮,那么有没有办法寻找一种能模拟曲射炮打击坦克的手段?
一天,张冀湘正在冥思苦想,桌子上的手机响了,朋友发来一条短信。
短信!他眼前一亮——把曲射火炮的射击诸元用代码短信发到导调控制中心,进行弹道计算,如果目标匹配,再进行毁伤计算,这不就解决问题了吗?试验证明,这个思路确实可行,两秒钟之内就能判明曲射炮是否命中目标。"隔山打坦克"的难题解决了!
过去对抗演习,导演部出情况,红蓝双方自主对抗,人为评判。经常出现双方对胜负争论不休,互不服输,导演部变成了拉架的"婆婆"。
"为什么人的正常血压值是90~120毫米汞柱?这不是凭空规定的,而是经过大量数据统计出来的。"张冀湘说:"演习评估,就是对一支部队战斗力的体检,需要一张用科学数据说话的标准体检表。"
于是,张冀湘建议研发演习评估系统,让"数字裁判"筑起实战门槛。一次演练,红方指挥员下令:"预备队10分钟内投入战场。"不料被导演部当场否决:"卫星定位系统显示,红方预备队远在30公里外,10分钟不可能赶到。"演习战至残局,红方呼叫火力覆盖,张冀湘又亮起"红牌":"评估系统显示,你部炮兵分队弹药库存为0,无法实施火力打击。"
如今,演习的胜负全凭战场监视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对交战双方的战损、弹药消耗、战术运用等各种因素进行科学评判,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红蓝双方对胜负都心服口服了。
逼真模拟无止境
2007年,军委、总部把朱日和训练基地确定为我军复杂电磁环境建设试点单位。张冀湘与他的科研团队仅用15个月,就研发出"复杂电磁环境应用系统",组建了全军第一支专职复杂电磁模拟和监测的环境构设大队。
这年,"砺兵-2008"实兵对抗演习在基地打响,来自36个国家的110多名军事观察员观战。战斗开始,张冀湘下令实施电磁干扰。顿时,电磁风暴席卷演兵场,红方电台通信被阻塞,坦克和炮兵接收不到目标坐标,指挥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蓝方装甲集群溜走。
"我们施加的仅仅是轻度、中度电磁干扰,假如施以重度干扰,甚至能摧毁你们用频装备的电子元件。"张冀湘的介绍,让红方指挥员如坐针毡。演习结束,一则消息被世界媒体广为转载:中国军队第一个陆军复杂电磁环境应用系统,第一次成功用于实战砺兵。
"宁可让部队输在今天的基地,也绝不能败在明天的战场",这是张冀湘的练兵理念。这些年,他对逼真战场的模拟源源不绝。研制"单兵作战训练感知系统",士兵身上戴上感应器,导调人员就能知道士兵是卧倒还是奔跑、跳跃。
基地激光仿真模拟系统问世。加装了激光射击模拟装置的武器装备,一旦被对方击中,便会冒出彩烟,手中激光武器亦即自动闭锁,不得不退出战斗。
他的眼睛,还盯着世界。2010年,张冀湘出国访问,参观了瑞士国家训练基地,大开眼界:"人家也是用激光模拟火炮,但建筑物里有机关,一炮打过去,建筑物的灯光全熄,门窗哗哗颤动,像真的一样。"
回国后,他继续改进演习环境。又是一次演习,某旅担负穿插任务,途中遭遇雷场,发现地雷不再是以往用小土堆代替的"示意雷",而是埋在地下与真雷完全一样的"数字雷",必须用探雷器才能发现,排除与否,导演部的电脑上均有显示。
看了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张冀湘又在考虑"3D视景"技术在电子沙盘中的应用……
15年守在边地大漠,张冀湘却很"时髦",他散步时戴的手表上有GPS装置,可以精确计算步行距离。宿舍的茶几上,放着两台平板电脑。这些新潮数码产品对于张冀湘来说,有更多实际用途:手表带GPS,在戈壁滩上不会迷路。受到平板电脑的无线通信和数据传输功能启发,他设计出单兵携带的"腕带调理终端"。
15年过去,张冀湘带的研究生,有的当了师长。可他的职务没有变动。随着任职年限来临,组织决定发挥他的特长由副司令员改任高级工程师。在我军基地信息化建设上继续拼搏,张冀湘无怨无悔。□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