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科技奖人物
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力学专家遵父命不经商 学兄长科技报国 师从钱伟长、钱学森--
郑哲敏:听恩师话研力学
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
中共中央、国务院1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郑哲敏是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王小谟是雷达工程专家,被称为"中国预警机之父"。
遵父命要好好读书不走经商路
89岁的郑哲敏最令人难忘和喜欢的是他的笑容,笑容中透着的那份孩童般的天真和机灵很容易让人忘记他是当今中国力学界德高望重的泰斗。郑哲敏是著名的力学家,同时还是三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等职。
在他的身上,有许多同时代科学家的共同烙印:聪颖好学、名校出身、师从名师、游学西方、归国报效、成就斐然……但对于这一切,他本人只是淡淡地说:“都是机缘和运气。”
如今,他业余喜欢散步和听音乐,最喜欢听巴赫和贝多芬。
在郑哲敏的人生中,父亲是第一个对他影响深刻的人。
父亲郑章斐出生在浙江宁波的农村,自幼家贫,念书不多,但聪敏勤奋,16岁时到上海打拼,从学徒做起,最终成为著名钟表品牌“亨得利”的合伙人,分号遍布全国多地,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
郑哲敏于1924年出生在山东济南,是家中次子。8岁那年,父亲对他说,经商让人看不起,以后不要走做生意这条路,要好好读书。在郑哲敏的印象中,父亲没有一般商人的恶习,他正直善良,崇尚文化,决心不在子女中培养一个商业接班人,不娶一个姨太太,朋友也多是医生或大学教授。在家庭的影响下,郑哲敏与家中兄妹也都一生刚正不阿,一心向学。
1943年,郑哲敏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被西南联合大学(抗战期间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在昆明合办的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录取,因哥哥郑维敏已在此前一年考入西南联大,郑哲敏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西南联大,和他从小敬佩的哥哥同样进入了工学院电机系。
进名校坐飞机上大学师从“二钱”
因家境富庶,当年郑哲敏是坐着飞机去昆明上大学的。然而,1943年至1946年在西南联大读书的三年里,学习和生活条件却很艰苦。课堂就设在茅草房里,他有机会见到梅贻琦、沈从文、闻一多等著名教授,他们简朴的生活让他印象深刻。
因为觉得和哥哥学不同专业,能对国家有更大贡献,郑哲敏从电机系转到了机械系。然而,最终他还是走向“力学”这条理论研究的道路,因为他遇到了第二个对他影响深远的人——著名物理学家、“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
多年后,郑哲敏回忆道,钱伟长对他的重要影响,一是使他从此确定了研究力学的道路,二是钱伟长重视数学和物理等基础学科,对他影响很大;三是钱伟长是当时有名的“进步教授”,积极参与爱国学生运动,还常跟学生讲对美国社会的认识,认为美国“虽有很多科学创造,但都不能为人民所用”。
1948年,经过清华大学、北京市、华北地区及全国等四级选拔,同时在梅贻琦、钱伟长、李辑祥等人的推荐下,郑哲敏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唯一的“国际扶轮社国际奖学金”获得者,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
在那里,郑哲敏用一年时间获得硕士学位后,跟随年长他13岁、当时已誉满全球、即使在美国社会也家喻户晓的钱学森攻读博士学位。钱学森也因此成为他人生路上第三位影响深远的导师。
回祖国开创爆炸力学学科
1955年,郑哲敏与钱学森师生俩终于相继回国。在此后的50多年里,郑哲敏的科研人生始终与钱学森如影随形。
回国后,郑哲敏投奔恩师钱伟长。当时中科院还没有力学所。钱学森回国后,创建中科院力学所,郑哲敏参加了这项工作并成为该所首批科技人员。
因中苏交恶,苏联专家从中国撤走。
1960年,郑哲敏受航天部门委托,研究爆炸成形问题。钱学森预见到一门新学科正在诞生,将其命名为爆炸力学,并将开创这门学科的任务交给了郑哲敏。
从那时起,郑哲敏在研究解决爆炸加工、爆破、核爆炸、穿破甲、爆破安全、高速运动的稳定性以及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质等应用问题中,对创建和发展这门学科作出了贡献。
为中国导弹上天、改变中国常规武器落后状况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84年2月,郑哲敏接替钱学森出任力学所第二任所长。
“中国预警机之父”研制关键时期遇车祸年轻时爱唱京剧、拉胡琴王小谟:遵父母命搞科研
如果王小谟没有去做预警机,那么他会做什么?答案也许是唱京剧,也许是拉胡琴,也许是成为摩托车运动员。
但是命运没有如果,50年前,王小谟遵从父母的建议走上了国防科研这条道路,并在每一个命运的拐点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蜕变,直至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预警机之父”。
文艺骨干爱唱京剧拉得一手好胡琴
王小谟性格爽朗,与人们印象中科学家沉闷刻板的印象毫不相符。
尽管现在的王小谟几乎天天泡在单位搞研究,但年轻时,他可是文艺骨干和运动健将。
大学时,他是学校摩托车队的成员,是京剧团团长,这在那个年代也绝对算得上是时尚前卫又“拉风”的事了。
从小在大杂院中听着票友们“咿咿呀呀”的京剧成长,让王小谟拉得一手好胡琴。
中学时,北方昆曲院要选拔一批年轻人,王小谟是被选中的一个,然而家里不许他唱京剧,希望他能够就读国防建设的专业。
于是,王小谟听从父母的安排,进入北京工业学院无线电系就读,从此开启了他的雷达人生。
对于这次决定人生命运的重大选择,王小谟很是洒脱而淡然:“那时候年纪小,没有非要做哪一行不可。无线电我也很喜欢,初中就开始组装矿石收音机,高中时就有很多人让我帮忙组装五灯收音机,搞出点响动我就特别高兴。”
淡然洒脱的人生态度一直伴随着王小谟,他自嘲在大学时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没想到大二时因为相位没有讲清楚,物理口试才得了2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挂科了。
讲到这里,他又哈哈大笑起来。
就这样,王小谟度过了快乐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
1961年,他进入国防部第十研究院成为一名军人和科研工作者。
主动请缨要求自主研制预警机
说起自己的70多年漫漫人生路,王小谟言语间充满了爽朗的笑声和洒脱的韵味,年轻而有力的声音让人将他与一位70多岁的老人完全联想不到一起。
如今,预警机已经成为现代空中作战体系的核心,是从国土防空向攻防兼备转型的关键技术装备,是一国技术实力的重要标志,至今世界上只有美、俄等少数几个国家具备研制能力。
我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研制了名为空警—1号的预警机,但终因国力和技术基础极度薄弱未能成功。
上世纪90年代初,透过海湾战争人们看到了国家装备预警机的紧迫性,预警机研制又一次提上了日程。
王小谟主动请缨,与十几位老专家联名上书,要求自主研制预警机。
自从空警—1号研制失败后,我国雷达界一直处于技术积累和储备状态,十几年间,科研人员总结出了“两高一低”的技术难点,并已单项攻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王小谟热切期待着中国能够尽早拥有自己的预警机,然而他没有想到,这一想法一经提出,他迎来的不是技术上的挑战,而是不绝于耳、长达五年的质疑与争论。
关键时期遭遇车祸还患淋巴癌
1996年,王小谟受命担任圆环预警机工程中方总设计师,提出采用大圆盘、背负式、三面有源相控阵新型预警机方案,这是一个大胆的方案,世界上没有成功的先例。同时,他坚决主张并且部署安排了国内同步研制,并做出了样机。
2000年,当外方单方面中止合同时,他又积极向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建议,力主自力更生开展我国预警机装备研制。在王小谟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大型预警机的研制终于在国内立项。
预警机研制成功了,整个国家都为之骄傲振奋,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年近七旬的王小谟在研制预警机的过程中曾经在夏日40摄氏度和冬日零下30摄氏度的机舱熬过数月,条件的艰苦和熬夜加班已经成为他眼中最平常不过的小事。
让身边人捏了一把汗的是,在预警机研制的关键时期,王小谟在外遭遇车祸,腿部严重骨折。雪上加霜的是,王小谟又被诊断出患有淋巴癌。
所有人都开始焦虑了,然而,病床上的王小谟却镇静而从容,一边输液一边和设计师探讨交流研制问题,病情稍有好转,他又像往常一样出现在试验现场。当压力与病魔同时来临时,王小谟让人们看到了平静与坚定的力量,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奇迹与可能。
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由王小谟主导研制的预警机作为领航机型,引领机群,米秒不差飞过天安门广场。看台上的王小谟流泪了,这是预警机研制以来,人们第一次看到王小谟流泪。
文/记者李洪鹏综合《中国科技奖励》(科技部主管)、《人民画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