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报:台湾高校缺生源 两岸招生交流应对等互利
2013年01月18日15: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 [澳报:台湾高校缺生源 两岸招生交流应对等互利]
中新网1月18日电 《澳门日报》今日刊发文章称,两岸招生交流应对等互利,扩大学历承认范围才能解决台校生源不足的困境。
文章摘编如下:
马英九日前表示,“政府”计划扩大对大陆高等院校学历的采认,以进一步把大陆“二一一工程”的学校学生也纳入来台求学。所谓“二一一工程”,是指二十一世纪一百所重点大学,目前共有约一百一十二所,“二一一工程”的学校也包含大陆先前“九八五工程”的三十八所顶尖大学。如果成事,那台湾所承认的大陆高校将大幅增加两倍。
目前台湾仅承认大陆较顶尖的四十一所大学学历,包含“九八五工程”内的卅八所大学与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三所专业类学校。
马英九的这些计划,是他在“全台大专校院校长会议”等场合上透露的,他强调“扩大陆生来台求学是他未来任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推动有关计划的前期工作即将展开。马称,近期内政府准备就此一计划与中国大陆达成协议,希望让目前承认的“九八五工程”大学再扩张,把“二一一工程”大学也纳入,同时考虑招收大陆专科生来台修读二技学位,让校园中各方学生有更多的竞争与合作机会。马英九就新的政策宣示,意味着台湾当局愿意以扩大大陆学历采认来换取陆方开放更大范围的陆生到台升学,以解决台校生源不足的困境。
扩大对大陆的招生范围,一直是台湾高等院校,特别是私立大学的愿望,马英九的宣示,对台湾教育界来说,无疑是个令人鼓舞的喜讯,这也预示着两岸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将进一步扩大与深化。
事实上,最初台湾愿意招收陆生并非仅着眼两岸的教育交流,更多的是因台湾高校生源不足,只靠从本地应届高中招生已难以满足,需要有外来生源补充,大陆是最大的生源所在,招生最有可为。二一年八月,台湾“立法院”通过“陆生三法”,为陆生赴台求学提供了法源。但与此同时,当局也订定了一些限制,即所谓“三限六不”。“三限”中包括“限校”和“限量”。“限校”是仅采认大陆顶尖的高等学校学历,即前面所提到的四十一所学校;“限量”则是总额限量,上限为当年招生总额的百分之一(每年不超过二千名)。
然而,两届招生过去了,成果很不理想,招收到的陆生不到四千人计划额度的一半,比目前每年到大陆读书的三千多的台湾学生还少。究其原因,固与录取制度的设计有关,但应跟台方的设限导致大陆开放陆生赴台范围有限也有关系。以至在两岸的招生简章上出现的户籍地只有“四省二市”,没有大陆的六个沿海城市。更主要的是开放的高校级别也不够宽,大陆目前尚规定“二本线”(成绩可录取省、市的次重点大学)以下学生不得赴台修读学位。许多台校都期望这部分院校陆生生源能救台大学。
由于台湾大学院校师资、设备都有一定的水平,若开放大陆专科生来台修读二技“专(科)升本(科)”,一来可减少部分技术学院的招生压力,二来修读两年就可成为大学生,相信也能吸引更多陆生。
采认学历,扩大招生,两岸各有所求,需要对等互利,互释善意。例如,开放大陆专科生到台“专升本”,也要看大陆能否采认台湾二技学历。大陆方面过去对台湾“三限六不”及不承认“二一一工程”大学学历颇有微词,如果台方要大陆采认二技学历“专升本”,那台方采认“二一一工程”学历自然会大有帮助。
台湾有人担心扩大开放学历会引致陆校对台生的磁吸效应。有分析认为,由于台方目前在采认学历方面仍有不少关卡,例如,现时如果取得大陆四十一所大学其中一所的学位,仍需通过“教育部”的学历甄别试才会被采认;若是硕、博士论文,还要经过“教育部”审查;大陆医事学历目前仍不获采认。因此,相信扩大开放学历带来的冲击很有限。
扩大两岸招生合作,应该在对等互利的基础上磋商,并让招生工作逐渐回归到市场运作,总不能老用“保护主义”的思维处理。若能如此,两岸的教育交流将会大大推前一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