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气田净化厂(上);普光气田开发前的当地居民罗家(左下);如今罗家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右下)。
中新网1月21日电(能源频道 王珊珊)1月1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石化“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这是中国石化迄今为止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最高奖项。一向低调而神秘的“西气东输”工程,因这项荣获国内科学界至高荣誉的科学技术而备受关注。
“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究竟是怎样的技术?在这项技术获奖的背后,是科学家们怎样的探索和钻研?这项科学技术又会给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中新网能源频道将揭开其“神秘面纱”,一探究竟。
中国石化首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月1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石化“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这是中国石化迄今为止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最高奖项。该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曹耀峰作为特等奖项目代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颁奖。
随着能源紧缺困境频现、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加大,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地位日益突出。2011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占23.7%,而我国仅占4.5%,大力开发利用天然气是我国能源发展的紧迫需求,也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点发展方向。
2003年,中国石化在四川东北地区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高含硫气田普光气田。2005年,中国石化启动了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关键技术研究,2006年全面开展了普光气田开发建设,毅然挑战特大型、超深、复杂山地高含硫气田开发这一世界级难题,并将其作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川气东送”工程的主供气源。
经过近七年的技术攻关和工业化应用,工程建设者们攻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石油人努力探索的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实现了普光气田的安全高效开发,创新形成了“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成果,并在普光气田实现了工业化应用,是我国石油工业的一大创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开发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核心技术的国家,对国家天然气发展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
开发普光气田到底有多难? 但在过去很长时间内,作为“西气东输”工程总指挥的曹耀峰都谨慎面对媒体对“西气东输”工程,尤其是对普光气田的宣传。“普光气田的开发建设需要挑战诸多世界性难题,有人说我们是"坐在火山口上工作",一点也不为过。”现在想起普光气田开发建设的那些日日夜夜,坐镇普光整五年的曹耀峰仍不禁唏嘘。
开发普光气田是公认的世界级难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超深高含硫气田储层特征及渗流规律复杂,投资风险高,必须攻克少井高产高效开发的技术难题;二是高含硫化氢天然气腐蚀性极强,普通钢材几小时就会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必须攻克腐蚀防护技术难题;三是天然气高含硫化氢和有机硫,必须攻克高含硫天然气特大规模深度净化和硫磺安全储运的难题;四是硫化氢浓度达1000ppm就会致人瞬间死亡,普光气田高达150000ppm,必须攻克高含硫气田安全控制难题。
普光气田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规模的海相整装高含硫气田,其建成投产,实现了对我国海相高含硫天然气资源的大规模应用,产出的天然气和硫磺这两种国家紧缺物资对国民经济建设意义重大。
因普光气田而改变的生活 普光气田成功开发,实现了几代国家领导人“川气出川”的夙愿,为沿线六省二市70多个城市2亿人提供了优质清洁能源,极大地推动了沿线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为“西气东输”沿线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改变。
饱受“电荒”之困的江浙企业因为“西气东输”而有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名扬海内外的“瓷都”江西景德镇开始用天然气烧纸陶瓷,传承历史的同时,又能降低污染坐拥碧水蓝天。
而在“西气东输”的源头普光气田周边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1万多人搬入新居,达州市成为“中国气都”建成天然气化工园区,增加2万多个就业岗位。为了不让农民利益受损,中石化按照城镇建设相关标准为2500多户搬迁居民给予经济补偿,建设了“气都新村”。
今年67岁的罗伟元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巴山腹地的山坳里,他和父母弟妹一直住在上世纪20年代建造的木质结构简陋的老房子里,日复一日过着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烧火做饭的山村生活。
老罗一大家子在2008年搬进了新村,在有电有水的新村里当了一名“保洁员”。感叹现在过的好日子时,老罗伟元总要感慨地念叨:“妈妈走的有些早了,她没能享受到现在的美好生活,真是有些遗憾啊!” (中新网能源频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