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近日报道《北京台湾街缘何风光难续?》引起政协委员关注,在昨天的市政协分组讨论现场,北京市台联党组成员、副会长,全国台联理事郑大委员讲述了北京的两处台湾街目前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参加讨论的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吉林对此回应说,他会向市政府领导汇报台湾街的发展问题,尽快统筹解决。
郑大委员表示,位于石景山区的台湾街和位于东城区前门地区的台湾文化商务区目前已开街两年多,但运行得都不好。“现在台湾街里顾客稀少,石景山区的台湾街只剩下20多家台湾商户,台湾街的台湾本土风味越来越淡,而且台商和管理方的纠纷很多。”郑大委员认为,台湾街从“开街”时的热热闹闹,渐渐变成现在的门庭冷落,这里面有台商本身水土不服的问题,“台湾士林夜市一年四季都可以经营,但在北京不可能”;此外,也有台湾街规划和运营不善的问题。
吉林关切地询问:“台商们主要反映的问题有哪些?”郑大委员将台湾街的问题归纳为:先天不足,管理不力,特色不突出,扶持不够。郑大认为,台湾街在规划上研究不够充分,有点儿仓促上马的感觉,很多问题考虑不周,台湾街内和周边的交通、水电、空调设施不够完善,经营场所夏天很热,冬天很冷,这些问题迟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郑大委员说,虽然台商现在正在搞活动自救,但台湾街需要调整是在所难免的,一些台商可能会退出,郑大希望有关方面依照《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充分考虑到台商的利益,做好台商的工作,即使台商退出了,也不要让他们失望而归。
“咱们老说,好事儿要办好;好事儿办不好,还真不如不办。”听完郑大委员的发言,吉林的回应坦诚而直率。他提出,北京市应该创造好的环境,有利于台商到北京投资和发展,政府的工作要更切合台商的实际。
作为北京市政府台商权益领导小组组长,吉林表示,北京市是重视台商权益的,希望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台商到北京投资、发展。吉林认为,台湾街的问题应该明确牵头部门,明确政策和措施,同时他也指出,台湾街要想成为北京市民向往的旅游区和商业区,没有较长时间的培育是不行的,仅靠纯粹的商业运作也会出现问题。
“政协会议结束后,我会把这个问题带回市政府,向市政府领导汇报,尽量统筹协调解决。”最后,吉林又回应郑大委员说:“我同意您说的那句话,如果确实是政府考虑不周,先天不足,需要调整的话,不能让台商寒心,要把一些利益关系处理好。”
本报记者 邱伟 阎彤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