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全面加快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新华网专访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 新华网江西频道1月26日电 赣南苏区贡献特殊、地位特殊、面临困难特殊。为帮助和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以“国发”文件出台的第17个区域发展政策。《若干意见》分量之重、含金量之高,在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的区域政策中实属罕见,对全国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和重要示范作用。
《若干意见》给赣南苏区带来了哪些发展机遇?围绕贯彻落实《若干意见》赣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哪些举措?半年多过去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又取得了哪些成效?2013年江西两会期间,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做客新华网江西频道“中银非常关注 2013江西两会特别访谈”,与广大网友一起畅谈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心得与思路。
《若干意见》出台是中央给予赣南苏区的特殊重视和特别关爱 主持人:欢迎收看新华网江西频道“中银非常关注 2013江西两会特别访谈”节目,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的嘉宾是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书记,欢迎您,和网友打个招呼吧。
史文清: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来到新华社江西分社,与大家交流。借此机会,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赣州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这对赣州乃至江西省来说,都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若干意见》的相关情况?
史文清:《若干意见》出台,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由此成为国家战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赣南苏区人民殷切关怀,国家部委鼎力支持,江西省委、省政府有力领导,以及赣州全市上下协力同心的结果。特别是中央给予了特殊重视和特别关爱,在文件研究出台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作出多次重要批示,强调赣南苏区贡献特殊、地位特殊、面临困难特殊,应予特殊支持。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明确具体、字字深情、句句厚意,饱含着对918万赣南苏区人民的赤诚大爱。一些中央老同志心系赣南、情倾老区,以博大胸怀和满腔热情倾力玉成。《若干意见》的出台来之不易,其分量之重、含金量之高,在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的区域政策中实属罕见。
先说分量之重。我是从这样几个层面来理解的:
从全国来看,这是以“国发”文件出台的第17个区域发展政策,中央把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比肩齐重,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全省来看,这是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之后,江西第二个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从而构筑起江西“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
从赣州来看,《若干意见》寄托着10.82万赣南籍革命先烈的奋斗理想,承载着赣南苏区人民几代人数十年的孜孜追求,直接关系到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牺牲和贡献的918万赣南父老乡亲,能否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更深层次来看,中央的这一英明决策,对全国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和重要示范作用,彰显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情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凝聚民心民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若干意见》出台后,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网民议论的焦点,据不完全统计,仅半个月时间,网上相关帖子就有62.9万多条,充分体现了广大网民对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关注与期待,表达了赣南苏区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感谢与感恩;国际社会也给予积极评价。赣南大地,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满脸稚嫩的学童,从老红军老战士到革命烈士后代,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无不喜逐颜开、额首称庆。有的点鞭炮、放焰火、舞龙灯、演采茶、唱山歌,欢天喜地胜似过年;有的吟诗作赋;有的挥笔撰联;有的写感谢信,用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内心的喜悦。一些老俵煮好鸡蛋,提上米酒,捧着花生米和黄元米馃送到当地党委、政府,希望转达对中央的感激之情。老俵们从骨子里念共产党的好,记共产党的恩,教育子孙后代坚定不移跟着共产党,日子一天会比一天好!一位老俵写了这么一幅对联:“千好万好,不如共产党的政策好;天大地大,不如共产党的恩情大”。现在赣州天时、地利、人和,议发展、谋发展的热情更加高涨,热爱党、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其次是含金量高:
和其他区域发展战略不同的是,《若干意见》是一个综合性规划,结合赣南的实际,量身定做了整体性、系统化特殊扶持政策,涵盖了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开放创新等各个方面。一些政策突破常规,支持力度空前。
以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为例。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明确赣州市自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这一政策殊为难得,带来重大利好。
一是具有独特性。赣州是华东地区唯一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的设区市,而相对于西部地区,赣州又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到长、珠、闽和港澳台地区交通便利,综合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
二是具有优惠性。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比法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幅度达40%,这将给企业带来立竿见影的减负效应,极大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具有广泛性。所有设在赣州的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都能享受这一政策,涵盖了内、外资鼓励类及江西省投资优势产业中1120多个子行业,将直接惠及赣州钨和稀土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脐橙等20多个产业。随着产业转移力度加大和技术升级,受益范围还将更广;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完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赣州将会有更多产业从中受益。
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的实施,必将促进赣州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同时,有力吸引沿海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进驻赣州,吸引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以及核心业务、核算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等职能性总部向赣州转移聚集,对赣州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总部经济等,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文件出台以来,前来赣州考察投资的客商大幅增加。
再比如,《若干意见》明确,对赣南苏区的建设项目提高投资补助标准或资本金注入比例,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市级配套资金等,这意味着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赣南苏区的直接资金投入。特别是公路、水利、保障性住房等建设项目执行西部补助标准,将大大减轻地方建设资金压力。
《若干意见》给赣南苏区带来了五大发展机遇 主持人:刚才您用“分量重、含金量高”为我们概括了《若干意见》的主要特点,非常精当。那么您认为,《若干意见》给赣州带来了怎样的发展机遇?
史文清: 可以说,《若干意见》的出台,使赣州的发展环境在短时间内得到系统优化和质的提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带动经济进入快速发展、赶超跨越期。我认为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带来战略地位新提升。《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给赣州作出五大战略定位,赣州在国家生产力布局和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必将加速成为全国区域经济增长重要一极。
二是带来经济发展强动力。赣州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支援、央企对口帮扶等政策叠加,以及国家在项目、资金等方面全方位的倾斜支持,加上赣州地处华东、面向沿海的区位条件,赣州成为“中部的西部”、“老区的特区”,将迅速构筑“政策洼地”和区域性发展高地,聚集各类生产要素,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
三是带来基础设施建设大提速。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定位,昌吉赣深客专、黄金机场改扩建、赣龙铁路扩能改造等基础设施先行,犹如及时雨、雪中炭,将迅速打通赣州至珠三角、厦漳泉地区的快捷通道,连接东西、贯通南北,显著提升赣南交通优势、区位优势,使特区优势辐射延伸到赣南,同时把广阔的内陆市场推向沿海地区。
四是带来创新开放新格局。国家鼓励先行先试,设立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三南”加工贸易示范区等开放创新平台,在城乡统筹、扶贫开发、投融资、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等方面探索实践,将增强体制机制活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感到,关注赣州就是发掘宝贵商机,投资赣州就是开创美好未来。
五是带来民生事业大改善。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优先解决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等突出民生问题,将最大程度惠及老区人民,极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而汇聚起振兴发展的民心民力。同时,各级干部在争取政策出台和贯彻落实中,更新了观念,磨砺了意志,开阔了视野,铸就了务实作风,为发展担责更加坚定自觉。
我们深切感到,推进振兴发展,既是重大机遇,更是沉甸甸的历史责任。《若干意见》出台后,我们举全市之力,认真抓好落实,全市上下从表象到本质、政风到民风、物质基础到精神状态、发展动力到发展格局,都发生深刻变化,政策效应逐步显现。2012年,在严峻复杂宏观经济形势下,全市经济稳中趋好、好中趋快,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收入保持或接近“两位数、三字头”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和周边四省八市。地区生产总值1508亿元,增长11.9%,增幅在全省排位为近16年来最前(列全省第4),比2011年前移4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加1878元;固定资产投资1110.9亿元,增长35.5%、增幅居全省首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3069元;财政总收入230.82亿元,增加50.5亿元,人均财政总收入增加590元;公共财政收入141.3亿元,增加31.25亿元,人均公共财政收入1674元,比2011年增加365元、相当于2006年全年水平(371元);财政支出突破400亿元,增长29.5%,总量居全省设区市之首,人均财政支出增加1075元,增长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6.97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三;各项贷款余额1283.18亿元、增长23.9%,贷款总量和增量在周边四省八市中均位列第一。赣州经济的量与质都明显提升,跨越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更为重要的是,国家特殊的关怀温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灿烂前景,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全市上下发展信心空前提振,创业激情空前强烈,加快发展的内在能量不断累积,释放出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
未来8年“分步走”努力创造一个“黄金发展期” 主持人: 听了您的介绍,我们对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充满了憧憬和期待。能不能围绕《若干意见》的实施,谈谈赣州今后的发展构想,为我们描绘一下未来的发展前景?
史文清:《若干意见》勾画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若干意见》确立的目标任务,进一步优化完善发展思路,明确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总的思路是:围绕全面加快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驱动、信息化为引领,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大力推进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着力打造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和区域性金融、物流、旅游中心,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加快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为此,我们制定了未来8年分步走的奋斗目标,也就是“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八年大跨越”。
“一年一变样”即2013年: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基本到位,农村饮水安全、校舍危房改造、农村用电改造基本完成;昌吉赣深客专、黄金机场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力争开工建设;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等重大平台建设有实质性进展。
“三年大变样”即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600亿元,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三年翻番”,突出民生问题有效解决,交通、能源等薄弱环节取得较大突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80%以上。
“五年上台阶”即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五年翻番”,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3600亿元,人均水平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达50%以上,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显著提升。
“八年大跨越”即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实现三个“翻两番”,力争分别突破7000亿元、6000亿元、1000亿元,人均主要经济指标接近或基本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
通过八年艰苦奋斗,赣南这块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红土地,将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抓紧每一天,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件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努力创造一个“黄金发展期”!
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振兴发展开局大事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赣州在推进振兴发展中,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首要任务。您能不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史文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赣南苏区民生欠账大,最重要、最急需解决的就是民生问题。我们坚持民生优先,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集中力量解决突出民生问题。
赣州农村危旧土坯房数量大,且大多建于建国前后,经年越岁,岌岌可危。早日告别土坯房、过上新生活,是许多农民朋友一辈子甚至几辈子节俭持家的最大心愿。我们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振兴发展开局大事,半年多时间完成了10.6万户改造任务,春节前改造户基本都能搬进新居。老俵发自内心地说:“党的政策好,政府贴钱帮老百姓盖新房,这是破天荒第一次。”
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一方面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另一方面有效拉动了内需,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据测算,2012年全市改造的10.6万户危旧土坯房,总投资近百亿元,创造增加值近56.5亿元,其中,可直接形成人工工资等建筑业增加值23亿元、带动地产水泥、砌砖销售等工业增加值23.5亿元、交通运输业增加值近10亿元,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6%。同时,去年我们还解决了99.2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给3.69万烈士子女发放了定期生活补助,为“两癌”妇女免费实施手术、为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等,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振兴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今年,我们力争把剩余的绝大部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到位,实施124.89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工程;建设2.22万套公共租赁住房,改造1.37万套棚户区;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每个县建一所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每个乡镇建一所敬老院、一所规范化公办幼儿园;统筹解决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车安全问题;解决残疾人、孤儿、五保户和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生活问题等,努力为群众谋求更多福祉。同时,加快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保、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进程就是加速城镇化的进程 主持人:未来一个时期,城镇化将是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您能谈谈赣州在城镇化发展方面有什么考虑吗?
史文清:实施《若干意见》,为加速城镇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和条件;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将促进投资稳定增长,持续扩大消费需求,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成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强劲引擎。从这个角度说,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进程,就是加速城镇化的进程。我们将着力解决四个关键节点问题:一是构建集约高效的城镇体系,解决城镇空间科学布局问题;二是发展壮大城镇产业,解决城镇物质支撑问题;三是促进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四是传承历史文脉和保护自然生态,解决地域文化特色和生态宜居问题。
总的想法是,以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为龙头,以瑞金、龙南次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为依托,以县城和特色中心镇为支点,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同时结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打造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城镇之间通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连接,促进交通网络和生态网络有机融合、城市集群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
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关键是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最终是实现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在实践中,一方面,我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职教园区,根据城镇就业创业需求、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定向、订单培训,提升进城农民职业技能,使他们成为产业工人,或者从事家政、餐饮、保洁、物流等服务业,实现稳定就业。另一方面,推动社会保障市民化、居住方式社区化,让进城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比如,住房保障方面,在工业园区就近建设公共租赁房、廉租房,租售并举、先租后售,让进城农民培训在职校、就业在企业、居住在园区。通过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摒弃小农思想,培养现代文明素养,实现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脱胎换骨的转变,从而真正扎根城市。
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主持人: 振兴发展,任重道远。赣州市委、市政府将采取怎样的措施,确保发展思路和目标落到实处?
史文清: 你提的这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人们都说:三分决策,七分落实。实现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一靠作风实,二靠本领硬。我们将大力弘扬苏区精神,认真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双向全覆盖”,持续抓好“永远热爱党 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振兴发展的深厚力量。加大干部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各级干部的理解力、执行力和操作力,增强统筹协调、管理经济、项目运作和驾驭复杂局面的本领,以干部能力转型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大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之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以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态度,一点一滴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奋发向上、争创一等,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实现振兴发展宏伟蓝图!
主持人: 非常感谢您今天来演播室与新华网的网友交流。看到这么多朋友关心、关注赣南苏区的振兴发展,您有什么感想? 最后请您跟我们的新华网友说几句话。
史文清: 非常感谢新华社江西分社提供这样一个跟大家交流的机会!感谢媒体朋友和广大网友对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关心支持!我们坚信,有中央深切关怀,有江西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竭诚相助,有赣州全市上下共同努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美好愿景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期待各位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赣州发展进步!热忱欢迎大家到赣州作客! (来源:新华网江西频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