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周,“房×”新闻集聚起来的全民关注持续了7天,从惊呼神木县“房姐”的多套住房,到惊诧于“房姐”的多个户口,又意料之中地发现了“房婶”、“房神”……每一个都是多套户口傍身,每一个都在挑战公众的心理防线,以至于出现了这样的调侃:如今,如果您没有多套户口,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成功人士!
情理之中的,“房姐”在多地的假户口被注销,帮她上假户口的民警被禁闭,公安部成立工作组,但这些都不能阻挡公众的质疑:曾经被我们视为天条的户口政策是怎么被他们突破的?这一个个的蚁穴是不是说明户籍管理确实存在混乱的现状?到底是什么制度漏洞造成了户籍管理的混乱?只是“房姐”一个人的户口问题需要公安部派工作组去调查吗?公安部门的彻查应该有多彻底?“房姐”事件能给我们足够的警示,从而变坏事为好事吗……
关注焦点
为何不是房而是户?
1月16日,有关神木“房姐”的帖子成为网上热帖。此后几天,在媒体关注下,“房姐”龚爱爱不仅被曝出多套房产,还被挖出至少有4个户口,其中1个落户北京!公众对于“房姐”的关注迅速集中在了多户口上。为什么是多个户口而不是多套房产成为关注焦点呢?
户籍制度是社会管理的基础秩序,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骆小明:
多户口的出现让财产公示的反腐制度在中国未生先亡,只要稍加腾挪,贪官就可以以清官的账目示人。现在说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多户口让老虎看起来像猫咪,苍蝇看不到动静,那还怎么打?
竹立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多重户籍,这是社会管理中一个非常大的漏洞,其后果之严重怎么说都不为过,这也是公众如此关注这次事件的原因。能拿到多重户籍的人多数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权力的人。有多个户口,也就有多个护照,因此多重户籍不仅会成为他们隐匿财产、贪污受贿的渠道,也容易成为他们外逃的工具。
户籍制度是国家的根本行政制度,是基础秩序,是做好社会管理的最低要求,这本应该是一条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如果户籍制度混乱,何谈秩序、公正?
多户口频出,漏洞究竟出在哪里?
“房姐”们多户口的事情被曝光后,公众除了表示震惊之外,最大的疑惑莫过于他们是如何绕开各种限制,为自己谋得多个户口的。虽然牵涉到的各地警方纷纷表示将相关民警停职并关禁闭,公安部也派出了工作组,但具体的操作流程却还没有公之于众。不把漏洞在哪里大白于天下,就无法回答公众的疑问,也无法杜绝今后出现类似事件。说到漏洞,本报也许能提供一个思路
“补录”人口过程中,
程序设计上的漏洞也许该是调查的重点方向
北京市融商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曾坦言,一个人有这么多户口,对普通人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办成的?希望公安机关公开此事的调查结果。
为了尽快给公众答疑,记者也进行了多方努力。在各地公安部门的官方网站上,基本都有申报户口的审批程序和需要提交的证件证明,申请入户分为出生入户、工作调动落户、父母子女或者夫妻相互投靠入户、招聘人才落户、回原籍落户、无户口人员落户等情况,各地公安部门分法略有区别,但基本是16到18种。每一种入户都需要审批的程序,一般包括到派出所申请、分(县)局审核、市局批准三个基本程序。而需要提供的证件证明少则五六份,多的达到十几份,包括申请书、身份证、户口簿、单位人事部门档案或者街道办事处证明以及其他必要的证件证明等等。审查程序不可谓不严,必要证件证明不可谓不多,那么漏洞究竟在哪里呢?
户籍管理是一个专业工作,行外之人不好擅自揣测,不过本报2009年12月15日曾经曝光过一起类似的事件,其中的关窍也许对这次的甄别排查工作有所启发。
那是由检察院提起的一起诉讼。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当时非常详细地向本报记者介绍了北京某派出所户籍民警张达(化名)收取“好处费”为一个外地来京人员子女制作出本地户籍的操作流程。
第一步,张达盗用了B派出所一位民警的用户名登录到“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户籍操作就是通过这个平台进行。每位民警都有属于自己的用户名和相同的初始密码。),然后,他把王某的户籍信息输入,这样在系统中就有了王某的户籍资料。
第二步,他又输入了C派出所一位民警的用户名,试出密码后,他把这个假户籍从B派出所迁到了C派出所。
第三步,一个月后,张达来到C派出所,谎称王某的户口本丢失,需要打一份户口登记表。C派出所的民警打开系统,看到了王某的户籍资料,就给张达打出了登记表。于是,这个假户口不仅在公安内部的系统中可以查到,而且还有了户口底卡。
结果,王某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就得到了一个北京市户籍。
按照这样一个操作流程,一个小户籍民警就能够成功绕开之前提到的各种审批程序和必须提交的文件证明,凭空制作出一个“户口”来。这个案件宣判后,检察机关工作人员曾经做出提醒,在户籍管理逐步从卡片式进化到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数年里,在录入过程中,一些被遗漏的原户籍人口会拿着户口本到派出所要求“补录”,这个添加的过程就被某些人利用,成为系统的一个漏洞。
系统程序上还有一个重要漏洞就是程序设计上的问题,一个民警能独自完成一系列操作,最终获得户籍,说明户籍民警的权力过于集中,严格的程序设计应该是户籍民警输入信息后再由其他领导审核、批准才能成为形式和内容都合法的“新户口”。
“房姐”的户口是否也是类似渠道获得?或者通过“房姐”现象,又发现了新的程序疏漏?我们拭目以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