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
耿学鹏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圣玛丽亚市“吻”夜总会大火遇难人员家属28日在市内公墓悼念亲人,不少人的情绪由悲痛转为愤怒,要求官员就这起事故给出答复。警方当天证实,已拘捕夜总会一名老板等3名涉案嫌疑人。
民众情绪转为愤怒
从天没亮开始,一些遇难人员家属在圣玛利亚市内公墓为亲人举行葬礼。
遇难者亲友守着各自亲人的墓碑,一些人低头祷告,一些人泣不成声,一些人紧紧相拥,表情痛苦。一处墓碑旁,一名男子蹲在地上,一只手掩面。
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先前宣布,为这起悲剧的遇难人员举行为期三天的全国哀悼。火灾发生时,一些圣玛丽亚联邦大学学生正在夜总会内聚会。校方向媒体确认,火灾遇难人员包括这所高校的101名学生。
公墓葬礼中,人们的关注点逐渐从哀悼亲友,转向警方调查、法律诉讼和官员不作为现象。
埃丽卡·韦伯陪同女儿到公墓参加女儿同学的葬礼。他告诉路透社记者:“我们没有办法相信市政部门、警方的能力,他们怎么能让1000多人在那样的(防火)条件下办聚会? ”
警方暂时拘捕三人
警方官员米歇尔·维默曼确认,警方拘捕“吻”夜总会老板之一埃利桑德罗·索尔以及事发时演出乐队的两名成员,包括乐队主唱。
维默曼告诉法新社记者,警方“暂时拘押3人”,对夜总会另一名老板发布通缉令。
夜总会经营人员和演出乐队均推卸责任。
一名地方官员告诉巴西“环球”电视台记者,夜总会营业执照已于今年8月过期,还没有续延。但夜总会经营方在一份声明中说,夜总会有经营许可,防火措施接受过消防官员检查。
尽管官方还没有确定火灾起因,不少调查人员推测,乐队演出时燃放焰火触发火灾。只是,乐队吉他手罗德里戈·马丁斯提出质疑。他告诉巴西《圣保罗页报》,夜总会屋顶“有不少电线,电线短路”可能是起火原因。
安全隐患值得反思
这次火灾显露不少疑点,表明那家夜总会存在安全隐患。
按照幸存者的描述,夜总会在室内燃放焰火,紧急出口不足,没有逃生引导标志,保安人员一度阻止人员逃生,至少一个灭火装置失灵。
巴西对娱乐场所和餐馆有不少安全规定,一些规定的部分内容彼此重复。只是,各地执法力度不一,一些经营人员有时贿赂官员以维持营业。
这起夜总会火灾的调查可能会持续多年。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家夜总会2004年12月起火,190多人丧生。阿根廷一家法院6年多以后就这起事故对多名乐手定罪。
不过,至少一些人开始反思改进措施。南里奥格兰德州议员德奥利韦拉在个人微博客留言,说他和其他议员将寻求禁止夜总会等场所在密闭空间内举行焰火表演。他说:“我们打算引入这项议案,尽管它不能挽回任何生命。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