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来信:不要让压岁钱“压出”人情压力
原标题 [记者来信:不要让压岁钱“压出”人情压力]
新华网济南2月15日电(记者吕梦琦)给孩子压岁钱是过年习俗。然而,春节期间记者回山东老家探亲发现,压岁钱在一些地方渐渐演化成一种“面子人情”,不仅越给越多,而且成为一种不得不为的事。
26的刘荣是山东淄博十里铺村的村民,今年过年她一出手就给了小外甥1000元的压岁钱。尽管靠搞个体经营,刘荣去年的收入达到了七八万元,但是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加起来有六七个,一圈压岁钱发下来就要五千多元。对此,她本人坦言压力很大。
“我也可以不用给这么多,但我好多同学过年都给自己的侄子外甥压岁钱,而且差不多都是这个数,我总不能比他们少吧,不然太没面子了。”她说。
同样,家住在城区的淄博市民王贵和老人也有相似的感受。今年,他给孙子和外孙女的压岁钱是每人3000元,这项支出成了他春节最大的开支。他说:“春节前和邻居们聊起这个话题,他们有给3000元的,有给5000元的,所以我和老伴今年决定给孙子和外孙女每人3000元的压岁钱,给少了怕人家笑话我们老两口小气,也怕人家误会我们不疼孩子。”
在山东莱芜,类似情况也普遍存在。在高庄镇涝坡村,村民吴秀斌给侄子侄女的压岁钱是每人300元。他告诉记者,他自己其实并不想给这么多,因为自己外出打工一年也就挣4万多元,但如果给得少了怕亲戚笑话,认为他在外面混得不好。
记者发现,给小孩发压岁钱,对于在外地务工或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更是一种压力。他们平时不经常回家,虽然收入不多,但回家时为了面子,也不得不“摆摆阔气”。
就这个现象,记者采访了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赵雨林,他认为给孩子大额压岁钱并不可取,一是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二是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容易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相互攀比的不良习惯。
记者认为,给孩子一点压岁钱,聊表一下对孩子的关爱,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意思到了就行,不能形成互相攀比的风气。否则,民俗就会变了味。
作者:吕梦琦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