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一轮反腐:打铁还需自身硬 编者按 1月21日至22日,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反腐部署也因此更加明晰。
同时近来中央和各地有关部门查处腐败案件也在提速,各地也不断探索深化官员财产公示等反腐新路径,网络反腐等民间反腐形式也日益成为制度反腐的重要补充方式。
一系列的新部署和新动作让老百姓感受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理腐败的坚定决心,也预示着我国新一轮反腐已经开启。
中央力推反腐新部署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就反腐问题频频发声,措辞甚为严厉,可谓振聋发聩。中央进一步加大反腐纠风力度,李春城等高官相继被免职或接受调查。各地也查办了一批腐败官员,人民群众对党惩治腐败充满期待。
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权威专家普遍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发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动员令,也为实现“三清”目标绘就了路线图,中央新一轮反腐部署更加明晰。
目标更加明确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外媒体的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打铁还需自身硬”,表明了中央反腐的坚定决心。
其后,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会议上,他更以“亡党亡国”来警示腐败滋生的危险,习近平总书记还以“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来提醒全党反腐的深远意义。
2012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主持召开座谈会,倾听专家学者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这次座谈会因为“敞开讲,说真话”的会风,带来了巨大持久的社会回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认为,政治决心是推进反腐败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廉洁政治”,“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不少专家认为,这是反腐败的终极目标首次被正式确立,将成为指导今后反腐倡廉建设的总方针。任建明说:“只有目标彻底和科学,才能在其指导下制定出科学的反腐败战略。”
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主任何增科认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党和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政治承诺。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用了一个形象说法,表明党将进一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也表明党更加注重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专家表示,在万众期待之中,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党中央防治腐败的信心,也迈出了建设廉洁政治坚实的一步。
路线图更加清晰 权威人士表示,如何看腐败、怎样反腐败,最能体现一个政党的力量。沿着从严治党的政治逻辑,保持生死存亡的忧患意识,明确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应该是我们党反腐倡廉的主轴。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求是》杂志研究员黄苇町说,腐败现象短期难以根除,这是一个现实问题。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常”、“长”二字,体现了党对反腐倡廉形势的清醒认识,既宣示了从严治党的决心、长期作战的恒心,也进一步强化全党和全体人民反对腐败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总书记特别强调严明政治纪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程文浩说。黄苇町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当前有少数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意识淡漠,个别地方和部门对中央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在经济快速转轨、社会加速转型的特殊时期,各说各话、各行其是对党是非常危险的。
为严明政治纪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人们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表示,要继续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他还强调,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要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专家指出,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如何进一步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是当前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脚步更加坚实 “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
陈良宇、薄熙来、刘志军……这些年,我们党严肃查处了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这向全党全社会表明,党所说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
中纪委二次全会提出,要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贪污贿赂、腐化堕落案件,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
全会同时要求,深入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重点纠正金融、电信等公共服务行业和教育、医疗、涉农、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开展市场中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高级干部腐败影响大,动摇群众对党的信任;群众身边的腐败面积大,直接侵害群众利益。”黄苇町说,“老虎”“苍蝇”一起打,才能遏制腐败、赢得民心。
“分析以往腐败案例,腐败分子大都是从不良作风滑向腐败堕落的。在中纪委全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了很大篇幅讲改进工作作风,揭示了改进作风与防治腐败的密切关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堵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总书记的话非常有现实针对性。当前,党内存在的奢侈浪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腐蚀党群、干群关系。总书记的话,无疑给全党服了一副清醒剂。”黄苇町说。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督促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改进调查研究和会风文风。
厉行勤俭节约,制止奢侈浪费,严肃整治公款大吃大喝和公款旅游行为,继续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接待场所等楼堂馆所建设,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和领导干部出访活动。
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并开展抽查核实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指出,八项规定对改进工作作风开了一个好头,总书记特别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这为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从源头防治腐败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全会在提出改进作风具体措施的同时,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八项规定贯彻落实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制定监督检查办法和纪律处分规定,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强化日常监督,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反腐败是一场持久战。反腐倡廉不仅关系党风政风建设,关系党的事业的成败,也是解决中国深层发展问题的一个抓手和切入点。新一轮的反腐集结号已经吹响,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十八大确定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记者 周英峰 赵超)
基层反腐正深入探索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如何打造制度的笼子,如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已经成为当前各地反腐的重要课题。在各地探索中,领导干部家庭财产公开制度试点、科技监控权力风险点等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基层反腐探索如何持续推进值得关注。
财产公开 期待立法固化 近期,广东省在珠海市横琴新区和韶关市始兴县,开展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的试点工作,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据悉,始兴县526名副科级及以上干部的家庭财产相关资料春节后将在内部网上公示。
同以往一些地区进行的官员财产申报和公开试点相比,广东本次试点具有三个鲜明特征:一是试点不再是一区一市凭借一己之力展开,而是由省委有计划地部署推进;二是从申报走向公开;三是按计划完成试点后,将逐步推开。
中共广东省委2012年11月发布的《从严治党五年行动计划》要求从2013年起,推行考察对象廉政报告制度,考察对象在接受组织考察时,要如实填报个人家庭财产、投资经商、廉洁从政等情况,并以适当方式在谈话对象中公开。
与此同时,江苏省淮安市也在“拟提拔干部”中率先实行财产申报公示,范围包括市管的处级干部、市直单位和区县管理的科级干部,申报内容主要在拟提拔干部的单位内部公示。
而在浙江省磐安县,“干部财产任前公示”在竞争性选拔干部中探索试行。磐安县对群众特别关注的干部的房产、车辆、收入、投资等4项内容在网站公示,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从上世纪80年代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首次提出,到2012年以来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在申报基础上试点财产公开,20多年的历程从字面上看仅是“一词之差”,实际上却是重大的跨越。
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探索,为官员财产公开迈出了重要一步。但专家认为,应尽快通过立法推动财产公开制度固化下来,为官员“晒家产”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说,领导干部财产公开必须走法律程序,可先由地方人大立法,再上升到国家立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最近表示,高度重视反腐倡廉的立法工作,将涉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修改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监察法等法律,以及研究论证建立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方面的法律制度等列入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有效监控权力风险点 为了“廉洁办世博”,上海市曾探索将信息技术融入工程项目、特许商品经营、票务合同等管理,将监督关口前移;为了廉洁援疆、廉洁兴疆,援受双方充分依托电子监察系统,对援疆资金和项目实时动态监控……这些“时髦”的做法,是地方纪检监察机关近年来在监督方法上的有益探索。
科技手段使更加严格的制度反腐具备了可操作的基础。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倪星认为,当前,由于户口、房产、投资等个人信息分属不同部门掌握,导致了个人信息碎片化和“数据孤岛”的形成。这给相关部门挖掘线索、查办腐败案件带来了一定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不少地方引入智能化信息技术,在腐败问题易发高发的风险点上建立了电子监察系统,并尝试建设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
据悉,广州市开发的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系统,可以对行政执法行为涉及的9个方面共16个高风险点进行实时监控、在线监察,确保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另外,当地纪检部门整合公安、工商、国土房管、税务等部门信息资源,着手建设预防腐败信息系统,通过信息比对筛查功能寻找反腐线索。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可达认为,现代科技手段具有程序性、公开性的特征,与预防腐败的制度相结合,能够发挥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的强大功能。通过“制度+科技”的这种新型反腐方式,以前许多看不见的隐性权力变得可控、可查、可纠,压缩了权力滥用的空间。
在广州、温州等地,政府部门还为公务车安装了GPS监管系统,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但是我们注意到,这项改革在取得一定突破和成效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社会质疑。倪星等专家认为,广州等地安装GPS监管系统一年多来,几乎从未公布过检测数据,也没有第三方机构对此进行核查监督,科技反腐还需要更多的制度规范。
形成监督合力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必须首先让权力公开,必须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使监督覆盖到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
在落实预防腐败制度建设中,近年来福建省探索按照“权力取得有据、配置科学、运行公开、行使依法、监督到位”原则突破难点,坚持依法梳理审核全省各级机关行政审批、处罚、许可、强制、确认等行政职权,从严规范行政裁量权,公开行使权力的主体、依据、运行程序和监督措施。
在完成浩大的清权、确权工作量基础上,福建省坚决落实亮权、督权;福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法制工作机构和效能建设机构,不断加强对执行裁量标准、落实相关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裁量标准是否适当、配套制度是否及时跟进,适时组织评估校正。这些工作都保障了亮权、督权工作的有效开展。
据悉,通过公开规范权力运行等制度建设,福建各级行政机关自由裁量空间大大压缩,同时全省绝大多数审批事项的承诺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40%以上,提前办结率达90%以上,这些都起到了有效防控权力滥用造成的廉政风险。
专家指出,公开权力运行后,我们必须关注如何让监督更加有效的问题。我们注意到一些地方监督机制一直在不断完善,但监督不力的案例时有发生,这就需要理顺监督机制,打破反腐机构条块分割的局面,形成监督合力。
如何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广西等多地也进行着有益的探索。针对群众关心的各种热点话题,广西人大多次召开联组会议,邀请相关部门到会进行面对面询问。
相关人士指出,人大监督的目的在于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和司法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如何更好地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专家表示,深入总结新一轮基层反腐探索的各方面经验是加速推进下一步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符合中央精神的前提下,要鼓励各地大胆探索反腐新路径。(记者 毛一竹 程群,实习生 罗素英)
让民间反腐健康发展 重庆多名厅局级干部和国企高官因不雅视频被免职、郑州“房妹”父亲被立案调查、神木“房姐”事件持续发酵……岁末年初,中国民间反腐热潮迭起。借助民间网络渠道,十八大以来的短短数月间,已经有不少腐败分子被民间举报掀翻落马。
民间反腐释放出的强大威力也引发人们对民间反腐走向的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拓展反腐败的领域和渠道,如何为公众参与反腐创造更好的制度平台,我们在思考着,也在探索行动着。
民间反腐的效能 2013年1月17日,有关陕西神木“房姐”的帖子在网上热传,帖子称时任神木县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的龚爱爱在北京有20多套房产,总价值近10亿元。龚爱爱事件成为近期民间反腐的又一典型案件。1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此案件挂牌督办。
自去年11月以来的短短3个多月时间内,民间反腐热潮迭起。值得一提的是,此轮民间反腐与以往信访和寻找民间维权人士代言不同,几乎无一例外借助网络发帖或微博举报,进而受到舆论关注,最后是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中央党校副教授吴辉认为,较之于传统的信访和寻找代言维权的渠道,网络反腐还具有匿名、操作便捷、举报成本低等多种优势。这将成为未来民间反腐的重要形式。
另一方面,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不断强化来信、来访、来电和网络举报等渠道,收集来自民间的反腐信息。中央纪委监察部建立了监察部官方网站、国家预防腐败局官方网站和信访举报网站,设立了中央、省、市、县四级12388举报电话,受理群众举报。
据悉,2012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的案件中,案件线索来源于信访举报的占41.8%。中央纪委相关负责人近日也表示,提倡实名举报,凡是实名举报的,优先办理,及时回复。
面对民间反腐,一些基层干部也倍感压力。一位县处级干部告诉记者,老父亲70大寿,本想请亲戚、朋友摆上几桌,热闹热闹。但又怕万一声势大了,或者酒桌上曝出不当言辞,引来一身麻烦,最后只好放弃。
“我现在出席公开场合的活动,都要浑身上下检查一遍,生怕穿着、随身物品哪有不当的地方。发言时更是深思熟虑,能少说的尽量少说。”一位与记者颇熟悉的基层干部说。他坦言,民间反腐确实让一些官员不再无所顾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指出,民间反腐的参与性、社会性、公开性,能有效补充权力机关内部自我监督的不足。
民间反腐的背后 记者调查发现,纵观此轮民众举报的诸多案例,被查官员大多因艳照、情妇、名表等吸引眼球的“花边事件”而事发。在网络上,这些内容更容易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因而也更容易吸引关注。
雷政富事件爆料人朱瑞峰曾对媒体坦言,情色反腐是一个很高效的方式,但靠这种方式来进行反腐斗争有点“荒诞”的意味。
“在如火如荼的民间反腐中,并不是所有举报人都出于正义,其中一些举报人是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产生利益冲突而选择网上举报,这一点令人深思。”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主任何增科说。
据报道,举报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单增德的便是他“被弃”的情妇。而雷政富的不雅视频拍摄于5年前,当地商人想通过偷拍视频的方式来要挟他,视频最终被公之于众。
基于泄恨动机、依靠猎奇心理终究难当大任,民间反腐需要注入更多的正义和理性、责任和担当,才能步入良性循环。
“民间反腐是一把双刃剑,反腐部门只有充分认识到这点,才能用好民间反腐力量。”中国社科院尹韵公研究员表示,由于民间反腐是在网上大张旗鼓地公开信息,这样容易打草惊蛇,让举报对象及早准备,事先串供或销毁证据,这样就会加大查处难度。
相关专家认为,当下所谓民间反腐的“成功”,更多带有一种“墙外扔砖,砸到谁算谁倒霉”的色彩。一些深层次的腐败问题,如重大决策权行使上的腐败、隐蔽的商业贿赂等,往往是民间反腐难以触及的盲点。
让民间反腐健康发展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以法律形式保护公民个人及法人信息安全,建立网络身份管理制度,明确相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赋予政府主管部门必要的监管手段。
决定通过后,一些公众担心,出台《决定》会影响百姓通过网络发表监督批评意见,以及举报和揭露贪污腐败行为。对这一担心,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是没有必要的”,《决定》只是为了保护公众的信息安全。
这位负责人认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纪检监察等有关机关还要切实采取措施,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对通过网络提出监督、批评意见,举报违法犯罪行为的群众予以切实保护,对滥用职权、打击报复等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查处,依法追究责任,决不能姑息纵容。
不过他也提醒,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包括利用网络,应当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专家表示,一些民间组织,比如社团、行业协会、商会等,应在促进我国依法行政、防范公共权力滥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实现民间反腐与制度反腐的有效对接,关键是要既能让网民反腐的热情和积极性找到制度化出口,又要让相关部门所具备的侦查和威慑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专家建议,要进一步增强社会的民主氛围,继续扩大公民参与、推进基层民主、推广政务公开,为民间组织参与反腐败创造良好的条件。相关政府部门要创造条件提高民间组织反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民间组织必须保持自身的清廉,加强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提升民间组织形象,增强民间组织反腐倡廉的能力。
一位民间反腐网站负责人说:“大家要自律,并相互监督,绝不能做任何违法违规之事。”受访的多位专家认为,民间反腐需要呵护,也需要规范,两者的良性互动,才能保持民间反腐的健康持续发展。(记者 杨玉华 蔡敏)
警惕腐败“麻木症”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当前腐败案件多发与对腐败现象麻木、见怪不怪的社会心态不无关系,值得警惕。
一些腐败干部中不同程度存在“圈子主义”“关系是第一生产力”等潜规则,不少摆在台面上的制度规定在“潜规则”面前败下阵来。同时“窝案”“串案”在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腐败案件中占比不小。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腐败官员在被查处后竟然表示,自己是因为“倒霉”才被查出来,对自己的腐败行为不以为然。腐败观念在一定范围内的蔓延,一些腐败者的抱团行为值得警惕。
这种对于腐败见怪不怪的现象,会导致领导干部真心拒贿却被有些人讥为“呆”“假”“傻”;而不法商人通过找关系行贿去包工程揽项目,则又会被一些人称为“有能力”“有门路”“有眼光”。一些贪官和不法商人一旦马失前蹄,落入法网,一些人背后就有“后台不硬”“赶上他倒霉”之类的议论。
腐败在一定范围内被视为“正常”,这种现象危害极大。这会让权力拥有者从内心麻痹自我,放纵自我,最终走向犯罪。这也会助长“水至清则无鱼”“小节无害”“能干事小贪也无妨”“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等荒谬的说辞大行其道。
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警惕“不收礼不放心”的办事逻辑的蔓延。“有关系靠关系,没有关系找关系”,一些人担心自己没关系、不送礼不好办事,想着法子找关系,认为办了事,收点礼也正常。更有甚者从送礼品、找关系中尝到了甜头,把“走后门”当成一种行为方式。找关系实质上就是找权力,借权谋利,这也加速了一些腐败的发生。
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铲除腐败发生的土壤,不断加强廉政文化的建设。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树立一种反腐倡廉的公民文化,要进一步培育和形成“腐败可耻”“找关系是助长腐败”的社会风气,狠刹“笑贫不笑贪”的歪风。
相关部门也要为社会监督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强化民主监督意识,健全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严惩打击报复举报者行为,让每一个人都乐于监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
有所敬畏才不至于失去分寸。领导干部更应当时刻保持对道德准则、党性原则、党纪国法的敬畏,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敬畏人民、敬畏权力。如果失去这种敬畏,为所欲为,贪得无厌,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文 何晏 杨玉华)
作者:周英峰 赵超 (来源:半月谈)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