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洱
“如果回顾中国科协的历史,从历届主席,从李四光、周培源、钱学森、朱光亚、周光召等老一辈科学家所引领的文化风潮和他们提倡的科协文化中可以看到,科协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热爱祖国、献身科学、追求真理、服务人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市科协名誉主席陈佳洱在近日举行的钱学森科协文化思想与当代文化建设研讨会上如是说。
陈佳洱认为,科协文化是一种精神特质,这种文化首先应体现出科协人共同的精神特色、价值观以及相应的行为规则和方式,反映出科技工作者群体的共同特征。另一方面,科协作为广大科技工作者之家,应有自己的家文化或组织文化。
谈到各位科学大师,陈佳洱说,他们都把自身事业追求和人生价值同国家的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科学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报效祖国为最高目标,在倡导一流的科技事业中谱写人生的辉煌。
“他们始终坚持"献身、创新、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三老四严"的作风: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严肃、严格、严密、严谨。他们探索科学新知,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全心探索自然科学规律,努力在世界科学前沿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为人类和平发展和文明进步拓展空间,用科学技术引领未来。”
陈佳洱认为,建设科协文化首先要在各级科协组织中弘扬共同的精神特征和价值观,规范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的热情和活力。
另一方面,科协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家,在这个“大家庭”里,首先要牢固树立以科技工作者为本的文化理念,把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科协的根本任务,经常倾听科研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心声和诉求,帮助他们排解在科技研究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并建立起良好的人尽其才的生态环境,让科研人员能心无旁骛地专心研究,并唤起他们建设和发展科协组织和科协文化的使命感、责任感。
陈佳洱认为,要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从科学大国转变成科技强国,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的驱动力。因此,促进先进科技和产业的深入融合,先进成果惠及民生,应是科协文化又一特点。科协要引导科技工作者让更多的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更多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
此外,为了促进科技工作者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科协要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学术论坛或交流会,培育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文化,鼓励不同学术思想观念、不同方法路线在会议上进行交流,让它们碰撞爆发出创新的火花。
陈佳洱特别提到,培育和激励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科学工作者在科技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成长,是科技事业未来希望之所在。老一辈要把发现、培养和举荐年轻人才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加自觉地当人梯,努力为国家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
科协也应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激励青年科学家中的优秀人才,确保他们能够承担科研工作,使科技界和全社会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在科协文化的熏陶下大量涌现。
科普文化是科协文化的传统特色,陈佳洱认为,科协人应大力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更好地为全面提高科学素质服务。科协应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推动全社会科普工作广泛开展,不断加快、加大科技知识向全社会传播的速度和广度。 (来源:中国科学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