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沈阳北市场:棚户区没了 变戏法的回来了

原标题 [沈阳北市场:棚户区没了 变戏法的回来了]
  中新社沈阳2月27日电 题:沈阳北市场:棚户区没了 变戏法的回来了

  作者 孙林

  27日午后,沈阳北市场里一片安静,街边的古玩市场和各类店铺开门迎客,不时有行人驻足留影,或走进商铺购物。

  3天前,这里汇集了四面八方赶来的艺人、商贩:唱戏的、摔跤的、耍刀的、卖麻花的、做糖画的……从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超过130万人次游客到这里逛庙会。沉寂多年的北市场好似穿越时光,变回100多年前那个热闹的“杂八地”。

  北市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北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市场“汇集五行八作、辐揍商贾游人”,与北京天桥等并称中国四大“杂八地”。

  但此后多年,北市场逐渐衰落,直至成为沈阳市区最后的棚户区之一。夹在高楼大厦当中的北市场,是沈阳一道尴尬的“风景”。

  业余摄影爱好者刘滨用镜头记录了北市场的颓败。1999年,出现在刘滨镜头里的胡同两边挤满了破败的平房。刘滨回忆说,胡同最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行走在其中,脚下的路常被污水和淤泥阻挡。

  当时北市场棚户区半数以上住户甚至没有上下水,打水、如厕都要走很远。不断有本市居民迁出,很多外地务工者住进来。

  北市场亟待改造。围绕这场即将到来的改造,不同力量在此“博弈”,有地产商急于开发商业项目,也有人提议要保留文化功能。

  2000年,21名沈阳市和平区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快北市场改造,恢复拓展北市场功能的议案”,引起官方重视。很快,官方推出改造北市场的规划,欲将其建成民俗文化商贸街区。

  此后,北市场历经数次改造,棚户区越来越少,大型花鱼古玩市场进驻其中。2011年,北市场还剩下最后一片旧建筑,当时的住户赵莉如今已46岁,她告诉记者说:“结婚生子都在老房子,一直盼着动迁,真要离开了,却因为舍不得而哭了。”

  伴随着棚户区改造,一些消失已久的老技艺老戏法出现在北市场街头,民间艺人们也重聚于此。今年,北市场更是“破天荒”在春节期间举办了庙会。

  北市场文化商贸特色街区建设指挥部介绍称,从3月开始,北市场将启动“文化特色商贸街区”建设。未来,奉天剧场、大观茶园、广生堂药铺等过去北市场代表性建筑都会得到恢复。

  元宵节那天,刘滨用镜头记录了北市场庙会人山人海的情景,他说,“就像回到了小时候。在我印象里,这种全家老小逛庙会看戏法的热闹画面,已经在都市里消失很久了”。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