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中国书画界的“官崇拜”
本报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不久前的一次换届掀起轩然大波,原因是书协主席、常务副主席等领导加起来足足有64位之多(两人为兼职),成员中多数都是退休或在职政府官员、企业家。一个并没什么实权的“虚职”,竟如此受青睐。对比收藏市场上,各书协、美协、画院领导几千到数万元不等的作品行情,不难看出“官衔”背后的利益推动。
艺术“官衔”乱象
陕西省书协领导多得如此令人瞠目结舌并非独创,早在2010年,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改选时,“选出”的协会主席们便多达24人,还有26位顾问,总数达50位,这在当时引起各方热议。
这不仅是陕西书协、美协的特色,在全国的艺术协会已成普遍现象。更有甚者,北京一家民办的国家书画院,将“副院长”官职主动送上门,谁愿意当掏钱就行。
山东济南的一位读者曾向当地报社披露,自己已经是第N次接到该书画院寄来的催促履新的“通知”。实际上,他连毛笔字都不会写,画画就更是外行,更谈不上审核条件中的“在书画艺术的创作与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和“在艺术界、社会上的影响力”了。
起初,他还以为该书画院每月会发1200元钱的职务津贴,后来发现在各种装帧精美的证书文件中还夹带了一张很不起眼的收费1200元(“副院长赞助费”)的单据,原来“凡受聘为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以上职务的艺术家须向国家书画院赞助1200元经费”。
很多书画家都隔三岔五地收到过类似评官、评奖的通知,在一些展览等艺术活动上还会有人发类似的“小广告”,不过这些单位团体送上的头衔、名誉,大多是以收费为前提的。
据央视报道,一位练习书画的退休老人竟然受到许多国字号的单位团体的青睐,在支付一定费用的前提下予以各种头衔和荣誉称号。然而在寻访这些团体单位时,不是难觅踪影,就是只有一两个称做工作人员的接待者。
相比之下,官方的书协、美协可不是随便什么人掏钱就能进的,要谋个官衔就更难了,没背景的人能进入艺术官场吗?不论是何种性质的艺术官衔,为什么人们如此热衷,想尽办法给自己戴一个官帽,一定有背后的缘由。
背后的利益链条
曾任陕西省书协顾问的肖云儒对媒体坦言:关键原因在于名与利,当一届书协主席,作品价位上涨,五年下来要比工资高上百倍。
于是有仕途不畅或临近退休的领导干部转移到书法阵地,有爱好艺术的边缘人士借此进入主流社会,有爱好附庸风雅的企业家靠此打造儒商,也有背景强大的人什么不做先占个位置等等。
按照他们的逻辑,加入了书协、美协协会,就是国家承认的书法家、美术家了,要是当了协会的官员,说明成就更胜一筹,如果当了协会的主席、副主席,那就应该是艺术大师级别的了。所以书协、美协会员的作品都有一定的市场行情,当然按照官衔大小,其作品价位也是逐级递升,最顶端的是主席们的作品行情。如果哪个理事的作品卖得比主席还贵,反而被认为不正常了。
初入门的收藏者哪知道谁是真正的艺术家,谁是狐假虎威。企业家收藏难得有时间与精力研究专业问题,反正资金不是问题,先捡名头大、市场行情好的买,大不了花钱买教训。对于那些以书画送礼的人来说,官衔就是最好的包装,哪管作品是否名副其实,只要那人别太快从协会领导职位退下来就行。而接受书画礼品的人,多数人都不想长期收藏,更愿意短期能转手变现,官衔大的作品会更容易一些。协会领导官衔身份,成了艺术名利场的敲门砖。
一些人看好了艺术官衔的市场需求,而书协、美协门槛高,一般人挤不进去,他们就另起山头,成立什么世界书画联盟之类的,反正名头越大越响越好。而那些由此处花钱买到官衔的人,更得拼命忽悠卖作品,以赚回成本。
艺评人士牟建平认为,有些退休官员就是学过几年帖,对联、行草能写几笔,充其量是资深“票友”、“粉丝”,但他们经过多年官场历练,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人脉资源,是专业书法家不能比的。但他们并不愿意当普通会员,而是要有官衔,究竟是为了公利,还是私利,不用分析就明白。
写字就是写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相关管理机构觉得书协、美协多选几个领导又不用国家财政出钱,而且退休官员也得罪不起,反正自娱自乐无伤大雅,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那些懂艺术的收藏者是不会相信,追捧的都是圈外人,企业家等只认名头,是不懂得鉴赏的人。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是靠作品说话,而不是官衔、头衔。”牟建平说。已故著名画家吴冠中在2010年曾经直言批评美协、画院的弊端。很多画家都想进美协,他们千方百计与美协官员拉关系,拍马屁,进入美协后努力获得一个官职,有一个头衔,好去办展览,或者进画院吃皇粮当专业画家,把画价炒上去。
一些海外的拍卖公司多年来一直不愿意拍卖中国书画,而选择了中国当代艺术,除了赝品困扰,中国书画作品定价和审美,不能被西方的收藏者认同,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书法界人士表示,权钱交易这已经不是书画界的“潜规则”,大家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书协比美协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懂书法的人也能进入书协,只要当上主席、副主席,作品立马就非常好卖,一个字几千、几万元。“现在没有书法家了,写字就是写钱。”她悲观地说。
他们说
田野:收藏追风导致“官衔”乱象
现在的收藏很热闹,他们往往只认头衔和职务。有些收藏界人士竟扬言说:我只收藏各级美协秘书长以上的东西。在他们看来:美协主席的作品比副主席的好,副主席的作品比秘书长的好,秘书长的作品比普通会员的好。这样一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收藏观念导致美协官员扎堆。
这些作品几十年后只能是一堆垃圾。在这里我无意贬低各级美协的官员们,有些领导也会画出好的作品,但这种专业的领导太少了。这也造成了一种新现象,那就是导致一些想暴富的画家不惜重金花钱买官,有些人甚至为此争得头破血流,从而导致社会上印发小册子,“卖官”等招摇撞骗的现象。(田野系画家)
朱其:张晓刚的收入不如国画家
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数据和美国是没法比的,因为美国的当代艺术根本不上拍卖会,每年作品一出来就直接由基金会收藏了。所以排行榜说张晓刚年收入超过欧美大艺术家,其实很荒唐。张晓刚的年收入可能连国内一些国画家都比不上,一些国画官员年收入几千万甚至上亿。他们是各地的美协主席、画院院长们,他们的画是不上画廊也不拍卖的,都是别人拎着现金在家中直接交易的。(朱其为艺评家、独立策展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